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攲枕犹存舒卷声,覆寒时与寝衣更。价廉功倍人人燠,一幅春风造化成。
旧家池馆追凉地,伤心十年前后。去燕空帘,疏萤小扇,难遣寻常时候。
阑干似旧。算花下黄昏,几回垂手。满院筝尘,翠阴门掩数行柳。
江南赋情最久。俊游零落早,欢事稀有。丝竹凋年,湖山费泪,销与西风词酒。
园居半亩。笑双鹤栖依,占人清瘦。见月登楼,过秋知健否。
陕郊得时雨,生意始来复。存者事稼穑,还者葺墙屋。
安知凋瘵馀,政可致新福。辟除正广术,区井表深渎。
均齐定恒志,忠厚保敦笃。岂无忧世士,受仕在刍牧。
为义苦多违,好名常不足。治书肃将指,善类庶有勖。
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泪痕未燥讵终朝。行闻玉佩已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