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的人一般讲求修心养性,与世无争。也讲因果循环,众生平等。这首作品里也有这样的观点出现。可能这正是作者隐居前最后对红尘的回顾,里面还有看破尘世的意思。
像许多隐士一样,诗人也曾远足游历,因此寻到了心中理想的隐居地点,这可能是武当山,又可能是华山。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华山上也有道观。深山历来为修道者的所爱,因为山中就连四时也不于山外的相同,有安静的环境,又有简朴的生活必需品,如山泉、野蘑菇、山野菜、古刹遗迹也是山林里保存的最好。因此诗里最后也表示诗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山林,隐居起来的。这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印记。
说他看破红尘,其实在第一句里“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中就点明了。后面的两句可以说是对这一句的补充说明,最后则是对立志归隐修道的表白。红尘游遍,唯有青山是最向往的,说明对诗人来说俗事已经是如过眼云烟般了,诗人通过十年的磨砺,终究决定归隐修道,这除了消沉,还有一种独特的清醒。这从后面对选择归隐的解释“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中可以领会到。说诗人隐居有时代因素,也是因为这两句中还有对世事的一些批评。最后表露出的对自然的欣赏和喜爱似乎说明了他并非不爱热闹,繁华的世间,只不过逃避的是不该有的战乱和人祸罢了。大自然的生机正是诗人向往的,他要远离的是腐败和颓废的环境。所以诗里就有“野花鸣鸟一般春”这样的句子。与其说诗人想弃世,不如说诗人是想洗刷自己的思想,用朴素的生活历练自己,以达到修道的本来目的。
一真那有黑白业,佛橐枉用为书箧。人人反照自图成,说甚一花开五叶。
了无结习便超脱,因有挂碍生怖慑。山鬼窟中求活计,玄关欲透知何劫。
匝天遍地自心源,若解承当真要捷。树林水鸟皆法音,露柱幡竿光炜烨。
世上盲聋喑哑人,试问道师作么接。
春意渐归芳草。故国佳人,千里信沈音杳。雨润烟光,晚景澄明,极目危栏斜照。
梦当年少。对樽前、上客邹枚,小鬟燕赵。共舞雪歌尘,醉里谈笑。
花色枝枝争好。鬓丝年年渐老。如今遇风景,空瘦损、向谁道。
东君幸赐与,天幕翠遮红绕。休休,醉乡歧路,华胥蓬岛。
攀枝投石笑群儿,活剥生吞不待时。时过更愁零落尽,中间消息几人知。
事缘难易始相成,楹直宁当企栋横。坐论岩廊从自贵,退栖林壑未为轻。
俗情熠耀阴中火,世路摴蒱马外坑。要使襟怀似云月,太虚无处不偕行。
一湖冻玻璃,月夺雪色白。照天八百里,岳气混溟泽。
蛟龙蛰冬穷,那敢吞素壁。众阴呀然开,冰骨几欲坼。
森森古东州,万物谢雕画。木叶风以尽,荒岸送萧槭。
我来始秋䖅,荷苇删所积。颠倒南山影,屈注济水脉。
谓是矜乍见,莫便穷姽婳。兹焉卜三年,临湖住官宅。
半奁青铜镜,早晚鉴几席。红情伫花溪,绿意及柳陌。
美景宜可常,岁寒倍相惜。近旬雪弥天,呼月来咫尺。
空明互激射,清濯肝与膈。翻笑湖主人,拉为看湖客。
君子有酒浆,并坐乐今夕。齐菘嫩甲剪,汶鱼细鳞擘。
杯行勿逡巡,一举轰系百。三更殷钟鼓,衣袂冷侵迫。
策我羸马归,回首湖不隔。佳境托邂逅,古怀话畴昔。
明晨约登楼,看此雪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