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有汜

先秦·佚名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江水决堤啊又流回,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和我相随。没有我相伴相陪你,终有一天你会懊悔
江水静流啊积沙岛,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和我相交。不再相聚便离去,将来一定忧伤不已。
江水改道啊又成河,心爱的人儿别处飞,从此再不来看望我。不见一面就离去,将来再号哭有何益。

注释

江:长江。汜(sì):由主流分出而复汇合的河水。
归:荣归故里。妇人谓嫁曰归。
不我以:不带我。我,媵自我也。
渚(zhǔ):水中小洲。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水中小洲曰渚,洲旁小水亦称渚。”
不我与:不与我相聚。
处:忧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处’,假借为‘癙’,实为‘鼠’”《诗经·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鼠思,忧思也。
沱(tuó):长江的支流名称。或以为与“汜”同。
过:至也。一说度。
其啸也歌:啸是唱歌没有谱和调的意思。有“狂歌当哭”的含义。一口出声,以抒愤懑之气,一说号哭。闻一多《诗经通义》“啸歌者,即号哭。谓哭而有言,其言又有节调也。”啸,蹙口出声,以舒愤懑之气,言其悔时也。歌,则得其所处而乐也。

赏析

  全诗三章。三章诗的开头都是写景。“汜”、“渚”、“沱”,上面的译文都从支流这一意义上翻译,而在弃妇心目中,这一条条不同的支流都是看得见的具体存在。她住在“汜”、“渚”、“沱”一带,她丈夫当年从水路而来,最后又从这些支流中的一条乘坐小船悄然离去。从表现手法说,各章的首句都是直陈其事,用的是赋体;从江水有支流,引出“之子归”的事实,则在赋体之中又兼有比兴的意味。

  诗中的丈夫是一位薄情郎。在三章诗中,那弃妇分别用“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来诉说丈夫对她的薄情。“不我以”,是不一道回去;“不我与”,是行前不和“我”在一起;“不我过“,是有意回避,干脆不露面。丈夫在感情上是如此吝啬,做的是那样地恩尽义绝,无需再添加笔墨,其薄情薄意已如画出。

  诗中的弃妇是一位自信心很强的女人。她相信自己在丈夫感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而预言丈夫今日的背弃行为,日后必将在感情上受到自我惩罚,这就是各章结句所说的“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其啸也歌”。值得注意的是,丈夫将受到的感情上的自我惩罚与他背弃自己妻子的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我以”引出“悔”,“不我与”带来“处”,“不我过”导致“啸歌”。其愈是绝情,其后果也就愈加严重。当然,这只是弃妇一厢情愿的假想之辞。事实上,那男子很可能事过境迁,在感情上并不引起任何震动。对于理解这首诗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弃妇自信的论断日后是否会成为事实,而是隐藏在这一论断背后的弃妇思想感情的复杂性。弃妇设想故夫日后会后悔今日的背弃行为,其中就隐含了弃妇对于夫妇关系重归于好的企盼;预言故夫今日的轻率必将招致日后的痛苦,这又泄露出弃妇恨过于爱的报复性的心态。这是她的软弱,也是她的坚强。由此决定了这首诗风格上的特点,既一唱三叹,极尽缠绵,又柔中见刚,沉着痛快。

  此诗每章的前三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其中第三、四句重出——男子的薄情集中表现在这一句,女子的痛苦不幸也根源于这一句,因而采取了反覆咏叹的形式。重出的这一句子中的关键字,各章不同。从一章的“以”,一转而为二章的“与”,再转而为三章的“过”,愈转愈深,丈夫如何薄情,做妻子的又是如何痛苦不幸,都因了这一关键字的置换而得到一层深于一层的表现。全诗形式整齐,结构严谨,用字精审,笔法却极为自然,语言又十分浅近,达到了精工与自然、深入与浅出的完美结合,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全诗以“江有汜”起兴,反复申述,大意是:不让我陪嫁,你会后悔的,你就痛苦去吧,你就一个人哭去吧。诗中“有”字为语助虚词,“汜”、“渚”、“沱”都是具体的水名,“以”、“与”、“过”都是动词,表示“陪同”(随嫁)的意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商人妇。古代有一夫多妻制,商人在经商的地方娶了妻或妾,离开江沱返回家乡时将她遗弃了。她满怀哀怨,唱出了这首悲歌以自我安慰。

  猜你喜欢
鸦轧齐桡,□冬叠鼓。浮骖晚下金牛渚。莫愁应自有愁时,篷窗今夜潇潇雨。
杜若芳洲。芙蓉别浦。依依艳笑逢迎处。随潮风自石城来,潮回好寄人传语。
六十三余七十翁,颇从静里得些工。
阴阳理向尘尘见,天地心於物物同。
荔挺生来元不死,葭灰塞处自能通。
古今宇宙浑如眩,康节何烦企下风。
好山横翠幕。更一水流烟,嫩阴成幄。薰风转林薄。笑劳生底事,漫嗟离索。霞觞细酌。尽流年、青镜易觉。算芙蓉、玉井香翻,不减旧阶红药。
寂寞。草玄空老问字人稀,也胜投阁。骑鲸后约。追汗漫,记寥廊。便风帆高挂,云涛千里,谁道蓬壶水弱。任蟠桃、满路千花,自开自落。
巨方信天开,嵽嵲土山口。
岂惟控内外,势不漏飞走。
一夫或当关,可敌万夫守。
山河此襟带,怙险圣所否。
明皇晚倦勤,意恃太平久。
绝艳荒真妃,转盼六宫丑。
禄山假天性,恩豢不知厚。
铁骑长驱来,哥舒苦徒手。
吾君畅道德,四海一父母。
人心自固结,兹关复何有。
树花禽语恰逢时,真意相关两绝奇。
独坐黄昏先得月,呼僮点笔和梅诗。

罂粟花开别样鲜,阿芙蓉毒满台天。可怜驵侩皆诗格,耸起一双山字肩。

每将佳果比佳人,自笑多生与种因。粤艳闽香消受遍,不曾嚼蜡视横陈。

圣学千秋久舍藏,救时深切信奇方。欲凭《论语》平天下,半部谁怀一日长。

鬓影花光撩乱俱。纷纷蝶翅接蜂须。共斗南唐金叶子、阿谁输。

宝抹红缄香菡萏,冰绡白映玉芙蕖。陶令闲情何所寄、美人图。

十六天魔女,分行锦绣围。千花织步幛,百宝贴仙衣。

回雪纷难定,行云不肯归。舞心挑转急,一一欲空飞。

平原门下客三千,毛遂当时独妙年。脱颖机锋吾已得,治安筹策子何先。

江淮故道苍烟锋,楚汉孤城落照边。今日送君何限意,秪将忠孝足家传。

重梅过了犹悭雨,幸有南薰在以槐。
燕子亦於贫者薄,今年全不见飞来。

燕掠风帘,桃红藓砌,先生知否。漫说春寒鸳梦暖,却讶莺啼柳。

新诗一卷,芸窗细读,合把浓香熏透。笑檀郎、耽清坐,难掩侬、短长吟口。

花魂月魄,钏痕钗影,怎教多情消受。才子佳人,天长地久,总入词人手。

消闲却忆,小园梅绽,曾酿半壶冬酒。好沉醉、研磨私评,那人领首。

壮哉波心之石生绝奇,凌空屹立势如飞。鸾翔凤翥不足数,白龙跃出昆明池。

溟濛烟雾惊波里,巨鳌鼓鬣参差起。中流隐隐障狂澜,冯夷却扫三千里。

银车驾马呼天来,坐令屏息如衔枚。长鲸俯首不敢动,空馀蜃气成楼台。

飘风暴雨何迅速,深谷为陵陵为谷。惟有厓门两岸边,鹭渚鸥沙接平陆。

朝朝暮暮变桑田,青山绿水自年年。渔舟贾舶閒来往,帆樯不断行人烟。

洪涛巨浸今千载,潮落潮生长不改。毋乃龙宫推出铁昆崙,来与乾坤镇沧海。

镇沧海,何嶙峋,若比朝中是直臣。

东阁经年别,穷愁客路难。望尘惊岳峙,怀旧各云散。

茵醉恩逾厚,樯敧兴未残。冯唐嗟已老,范叔敢言寒。

玉烛调魁柄,阳春在笔端。应怜扫门役,白首滞江干。

朱门古殿明湖曲,玉座凝尘舞蝙蝠。三世五王同一堂,一一英姿耀冕服。

斗牛占象霸图开,市中术者豫章来。劲旅摧巢八百里,都兵破越穷天台。

闭门天子孽自作,妖鸟罗平扫如箨。铁券功名衣锦城,丹青图画凌烟阁。

《杨枝曲》罢天亡唐,江东端不失孙郎。打球御马于阗带,英雄意气何堂堂。

枕畔金铃惊五夜,罗刹奔潮千弩射。玉册金符尚父名,新罗渤海纷相下。

五百功臣息战尘,三楼画栋照千春。牢盆海上横戈日,何意江山作主人。

奕叶依然承土宇,宫殿排云事歌舞。卵鷇家家按籍来,器服年年输内府。

八十年来王气消,石镜尘昏大树凋。箧书虽满客归国,折简无烦又入朝。

子阳季孟空雄壮,自作安丰甘退让。居人生不识干戈,父老至今思保障。

陌上花开缓缓归,歌声已断昔人非。青蘋无复村农荐,芳草空留羽士悲。

龙山突兀余残照,可怜异代还祠庙。阶墀赑屃立丰碑,句奇语重褒忠孝。

剔藓扪碑一慨然,短墙邻并玉津园。江外冬青缠野草,珠帘何处问通天。

伤哉道学不容时,力抵先生蹈至危。
槐棘佥谋虽日伪,草茅公论实难欺。
苍梧千里地虽远,白首一心天自知。
借问西山近何似,白云长护紫阳碑。

闲将一段秦川锦,裁作人间巧妇衣。几度著来呈伎俩,暗中曲调少人知。

怀玉昔经游,星移二十秋。山川旧图画,俦侣散浮沤。

无计寻丹药,何由驻碧眸。识途称老马,踯躅逐骅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