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乘舟

先秦·佚名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你俩乘船走了,船儿飘飘远去。多么思念你呵,心中烦躁不安。
你俩乘船走了,船影渐渐隐没。多么思念你呵,切莫遭遇灾祸!

注释

二子:卫宣公的两个异母子。
景:通憬,远行貌。泛泛:飘荡貌。景:闻一多《诗经通义》“景读为‘迥’,言漂流渐远也”。
愿:思念貌。
养(yáng羊)养:心中烦躁不安。
瑕:训“胡”,通“无”。“不瑕”,犹言“不无”,疑惑、揣测之词。

赏析

  此诗的写作背景,据《毛诗序》所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毛诗序》云:“《二子乘舟》,思伋、寿也。卫宣公之二子,争相为死,国人伤而思之,作是诗也。”毛传云:“宣公为伋取于齐女而美,公夺之,生寿及朔。朔与其母诉伋于公,公令伋使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又杀之。”刘向《新序·节士》则说寿知其母阴谋,遂与伋同舟,使舟人不得杀伋,“方乘舟时,伋傅母恐其死也,闵而作诗”。现代学者有认同“闵伋、寿”之说者,但持不同意见者亦多。闻一多先生猜测它“似母念子之词”(《风诗类钞》),也有学者断为一位父亲送别“二子”之作,均相近似。倘若要将它视为妻子送夫、朋友送人的诗,恐怕也无错处。总之坐实诗的本事,似乎比较牵强,还是将此篇视为一首送别诗比较合适。

  这一次动情的送别,发生在河边。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两句点出送别地点发生在河边。两位年轻人拜别了亲友登上小船,在浩渺的河上飘飘远去,只留下一个零星小点,画面由近而远。“泛泛”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波光粼粼的场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送行的一行人在岸边伫立,久久不肯离去。骋目远望,悠悠无限思念之情。此处直抒送行者的留恋牵挂之情,更将送别的匆忙和难分难舍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两位年轻人所乘之舟,早已在蓝天之下、长河之中逐渐远去,送行者却还痴痴站在河岸上远望。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这两句,是用祈祷的方式,传达情感上的递进和转折,恐怕只有亲人、朋友、爱人才会真正如此设身处地地惦念。在这割舍不断的牵念中,很自然地浮起忧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同是一首送别诗,《邶风·二子乘舟》写得远比《邶风·燕燕》单纯。全诗无一句比兴,诗中的意象,只有“二子”和一再重现和消逝的小舟。情感的抒泻,也没有《燕燕》那种“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的细节表现。但它的内涵却极为丰富:因为画面只有飘飘远逝的二子、船影,其余全为空白,便为读者的联想,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因为背景全无,甚至也不知道送行者究竟为谁,其表现的情感便突破了特定限制,而适合于“母子”、“男女”、“友朋”,成为一种具有极大涵盖面的“人间之情”。它之能够激发各种身份的读者之共鸣,而与诗人一起唏嘘、一起牵挂,甚至一起暗暗祈告,也就毫不奇怪了。

创作背景

  毛诗序中说,此二子是指卫国公子晋的两个儿子伋和寿。他们为兄弟情谊,争先赴死。卫国人感其精神,就编写了这首诗歌。

  猜你喜欢
覆盖无分实与虚,太平有象史官书。
园林底用夸末至,山水惟应访遂初。
润到青蔬尤脆美,老添苍桧更扶疎。
是中广莫天同大,□□何妨有傲狙。
且来东堂日,相值柳桥西。
痴莺吊落花,全学娇儿啼。
肯为祁山住,晴浮草木春。
溪晴随砚转,心远与鸥亲。
几佐弦歌旧,宁矜硎刃新。
萧规元好在,传语憩棠人。
飞梦去,闲到玉京游。尘隔天高那得暑,月明云薄淡於秋。宫殿锁金虬。冰佩冷,风扬紫绡裘。五色光中瞻帝所,方知碧落胜炎洲。香雾湿帘钩。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乱文龟殼细相连,惯卧青绫恐未便。
洁似僧巾白*布,暖於蛮帐紫茸毡。
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
但恐娇儿还恶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天色低澹澹,池光漫油油。轻舟闲缴绕,不远池上楼。

时物欣外奖,真元随内修。神恬津藏满,气委支节柔。

众处岂自异,旷怀谁我俦。风车笼野马,八荒安足游。

开颜陆浑杜,握手灵都周。持君宝珠赠,顶戴头上头。

示我超然句,能令滞念开。
盍移瑞岩刹,为我入城来。

时辈区区耳尽聋,姓张夫子在关中。孤松节操乖今俗,独凤文章得古风。

至宝却须三献捷,病鸾终看一飞雄。儒家自是诗书将,又况潜心郭令公。

一顷园池半种梅,更将窠石傍梅栽。爱风爱月随宜看,合是诗家带得来。

五更风打头,来兮嗟嗟欸乃。船开努力齐兮欸乃。

力把柁立兮欸乃。努力上滩,水平平缓兮欸乃。北风雨雪,吹我寒兮欸乃。

日渐渐冥兮,谁济此川欸乃。

金陵烟草绿,玉塞霜天白。
万里隔关山,年来断消息。

晓日穿花透翠帷,环儿软语诉分离。发肤之外皆君赐,妾自倾心君不知。

平生酷爱山,嗜好如猿狙。行将脱尘俗,上与浮云俱。

斯人不可作,凄恻感时艰。力尽娱亲老,心劳作吏还。

容华销簿领,髀肉落关山。历历平生事,临风涕泪潸。

藻烟布地不须芟,云鸟依人著隐衔。
雨歇江干依一裛,风平树杪没孤帆。
冬深蜃岛天长黑,潮入渔汀水不咸。
只好钓车聊日计,海门到处斗巉岩。

掩映花间,隐约帘前,春痕数重。见桥横水榭,湘纹遥接,廊环幽径,亚字疏通。

锦幔难遮,金铃无碍,一抹斜阳下绣栊。堪怜处、护绿阴宛转,香影玲珑。

旧游怕觅芳踪。忆数遍、东风冷露中。正闲吟柳絮,玉纤轻拍,倦调鹦鹉,翠袖微笼。

寂寞人归,依稀梦断,愁似回肠九曲同。空惆怅、剩年来别泪,相共凝红。

峰涧烟波翠霭浓,危亭飞耸到晴空。
鸳来菡萏红香里,人在琉璃翠影中。
洗出岚光全是雨,卷回秋暑却因风。
使君夜宴冰壶里,更有银河一派通。

数遍铜壶漏半欹,嘐嘐底事报偏迟。闺人好梦底更勖,壮士雄心一剑知。

秋草野桥霜印外,晓风茅店月斜时。老夫封事明朝急,听汝连番嘱侍儿。

云绕千峰驿路长,谢家联句待檀郎。手持碧落新攀桂,
月在东轩旧选床。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
孔门多少风流处,不遣颜回识醉乡。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