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之方中

先秦·佚名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定星十月照空中,楚丘动土筑新宫。度量日影测方向,楚丘造房正开工。栽种榛树和栗树,还有梓漆与椅桐。成材伐作琴瑟用。
登临漕邑废墟上,把那楚丘来眺望。望了楚丘望堂邑,测量山陵与高冈,走下田地看农桑。求神占卜显吉兆,结果必然很安康。
好雨夜间下已停,吩咐驾车小倌人。 天睛早早把车赶,歇在桑田劝农耕。他是正直有为人,内心充实又深沉。良马三千多如云。

注释

定:定星,又叫营室星。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宫室。于:古声与为通,作为之意。 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濮阳西。
揆(音葵):测度。日:日影。
榛、栗、椅、桐、梓、漆:皆木名。椅,山桐子。
虚(音区):一说故城,一说大丘,同“墟”。
堂:楚丘旁邑。景山:大山。京:高丘。
臧:好,善。
灵:善。零:落雨。倌:驾车小臣。
星言:晴焉。夙:早上。说(shuì税),通“税”,歇息。
匪:犹“彼”。直:特也。秉心:用心、操心。塞渊:踏实深远。
騋(音来):七尺以上的马。牝(音聘):母马。三千:约数,表示众多。

赏析

  此诗分三章,每章共七句。首章写在楚丘营建宫室。古代科学技术还比较原始,建造宅邸需要定向,只能依靠日星。定星每年夏历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黄昏时分出现在正南天空,与北极星相对应,就可准确测定南北方位。至于东西,揆度日影也可确知。又十月后期方届农闲,严寒尚未至,古人于此时修宫筑室,自是相当科学。至于栽种树木,古代在宫殿庙宇建筑旁需植名木,如“九棘”“三槐”之类,也有一定规定。楚丘宫庙等处种植了“榛栗”,这两种树的果实可供祭祀;种植了“椅桐梓漆”,这四种树成材后都是制作琴瑟的好材料。古人大兴土木兼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这对今天也是一种启发。“爰伐琴瑟”,很有意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国之初就考虑到将来能歌舞升平,琴瑟悠飏,可见深谋远虑与充满自信,非苟且偷安者比,由此让人品尝出诗中隐寓的褒美之意。首章写的是群体劳动,那样的科学规划,那样的紧张有序,那样的自豪自信,在颇为整饬而略带进行曲色彩的诗行中,读者仿佛触摸到了卫人重建家园时那种明朗而又热烈的欢快脉搏。可是,人们不可能自发盲目劳作,也不可能群龙无首,这一大规模工程究竟由谁擘画和领导的,由此造成小小悬念,自然折入二章的倒叙缘由,章法安排上具有跌宕之势。

  二章追叙卫文公卜筑楚丘的全过程。全过程包括二个层次:尽人事,敬天命。前五句为尽人事,先是“望”,后是“观”。望是登高远望,登上漕邑故墟,眺望楚丘。“望楚”的重复,说明端详得极其细致,慎重而又慎重。此外。还考察了附近的堂邑和高高下下的大小山丘。这显示文公有丰富的堪舆风水知识。“观”是降观,下到田地察看蚕桑水土,是否宜耕宜渔。这都是有关国计民生的根本大计,作为贤君自然不会疏忽。这五句从“登”到“降”,从“望”到“观”,全景扫描,场面宏远,在广阔雄伟的背景上刻划了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的文公形象。最后两句写占卜,经“天意”认可,人事才算定局,它有助于今天读者认识古代历史

  与二章大刀阔斧手笔迥不相侔,三章却于细微处见精神。三章写文公躬劝农桑。“好雨知时节”,有一天夜里春雨绵绵滋润大地,黎明时分天转晴朗,文公侵晨起身,披星戴月,吩咐车夫套车赶往桑田。这幅具体的细节描写图,要传达的信息也不言而喻:文公重视农业生产,亲自前往劝耕督种。由小见大,文公平时夙兴夜寐劳瘁国事的情景,都不难想见。

  三章的最末三句是全篇的结穴,揭出题旨:他可不是平庸的一般的人,他的用心是多么的实在多么的深远啊!全诗叙事,都用赋的手法,从赋中让人品味出赞颂的韵味。“匪直也人,秉心塞渊。”二句虽然也是赋,却有更多的抒情色彩。由于文公“秉心塞渊”,崇尚实际,不繁文缛节做表面文章,才使卫国由弱变强。一、二、三章的所有叙写,无不围绕“秉心塞渊”而展开。

  诗末句“騋牝三千”,好像与全诗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构成一种因果关系。上述卜地、筑宫、兴农种种是因,此句是果。兵强马壮,常体现一国的富强,在文公治理下,卫国确实日臻富强。《诗经原始》也高度评价文公治卫,称其“不数年而戎马寖强,蚕桑尤盛,为河北巨邦。其后孔子适卫犹有庶哉之叹,则再造之功不可泯也”。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卫文公的晚年或死后,是追叙当时情事,具有史诗性质。它与《大雅·公刘》写周人先祖公刘带领周民由邰迁豳时相地形、建京邑、治田地等颇相类。这篇风诗意在歌功颂德,称颂的对象则是卫文公。

  猜你喜欢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自《汉书·食货志》

十二持刀斩贼首,白金奉母儿偿酒。转战生擒三鹞归,分镇卢州划疆守。

土桥伏起兵未交,踣腾他骑驰风飙。反斗直前挟其槊,颓垣跃入虎怒哮。

追者辟易乃脱兔,飞章曲直中朝诉。千金为赗何足多,度外置之以国故。

师回铜陵驾小舟,葛衣络臂箭伤喉。白龙鱼眼一奇货,田雄挟作归命侯。

事不可为剌吭死,手腕血溅长江水。风涛夜作鬼雄呼,酒气鞭声黄闯子。

两郎放荡不自羁,春物寂寥宁得知。能读离骚饮美酒,头白江翁殊复奇。

群峰高拥碧嶙峋,亭宇清华气象新。
两岸烟云先向日,一林花木暗藏春。
溪明夜阁轩窗月,风断晴桥井邑尘。
好酒满樽诗满轴,主人曾不倦行人。
土有失所偶,难甘蓬荜微。
拔剑出东门,感愤不顾归。
贤哉彼嘉匹,逐逐牵其衣。
愿同此{檀木换饣}粥,节义安得违。
况今谓清世,不可复为非。
无邪烦艾子,有愠赖桐孙。
休夸富贵,莫骋荣华。无常事紧堪嗟。休学云阳朱判,利锁名枷。好继风仙悟道,弃家缘、仙路无差。长久志,炼凡心似玉绝尽纤瑕。度日唯凭乞化,憨憨地,逍遥云水生涯。常处常清常静,常有黄芽。无中功成九转,现胎仙、手掌灵砂。恁时节,与山侗,同步烟霞。

已过溪云几十重,忽闻林外一声钟。欲寻人处无人问,满地纵横是虎踪。

梅癯竹润楚兰馨,相约凌波作四清。
最爱此君秋一片,湘江烟火晓初晴。

咿轧篮舆从事衫,泥途滑滑石巉巉。急援野莩填沟壑,敢避行难似陇函。

春气顿回萎草木,长林惊见古松杉。一夫弗获真吾愧,谁道鲁山非傅岩。

夹城烟淡草霏霏,晋俗相传禁火时。
御苑梨繁花盛发,帝园桐嫩蕊初披。
尘微蹴踘人将散,雨细鞦韆索半垂。
游骑寻芳还斗酒,九门谣诵乐重熙。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
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
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阴谷冰埋术,仙田雪覆芝。
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
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
虽怀丹桂影,不忘白云期。仁者终携手,今朝预赋诗。
花浓白板桥,处处绮罗娇。
玉树非新曲,遗风似六朝。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昭君怨》)
日华离碧海,云影散青霄。(《早日》)

河西有牵牛,皖尔何皎洁。河东有织女,晶莹若冰雪。

欲渡河无梁,佳期杳难结。望望不可穷,黯然五内热。

涕泪湿支机,乌鹊仍寂灭。

闲人喜种花,劳者艺其粟。种花春已荣,艺粟晚粟熟。

方当游赏时,贱腹粟贵目。岂知收获候,贵贱有翻覆。

翩翩轻薄儿,早岁惊华毂。兀兀老著书,英名重渠禄。

幽兰咽露漂嫣紫,雌凤凄吟秋月死。富平年少娇无愁,一生玉软迷花底。

十二峰头聚碧烟,弹破湘江五十弦。青陵台下双栖鸟,不化鸳鸯化杜鹃。

无情网罥秋千索,行骢莫绾游丝弱。散云团雪不成声,银瓶绠断蛟龙攫。

玉钩斜湿疏疏雨,笙囊绣袜埋香土。横塘西畔袅西风,莲花褪尽莲房苦。

紫姑箕转异香焚,邻女相期卜素心。几度含羞娇不语,指环笼袖拜深深。

新酒初香菊半含。月也三三。日也三三。登高已约上崭岩。世事相担。风雨相担。头上茱萸颠倒簪。身在河南。心在江南。渊明何日解征骖。俯也何惭。仰也何惭。

长桥跨通川,明星动川底。风吹桥上人,云随衣带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