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旄

先秦·佚名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牛尾之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邑郊。素丝束束理分明,良马四匹礼不轻。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敬?
鹰纹大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近郊。束帛层层堆得好,良马五匹选得妙。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报?
鸟羽旗帜高高飘,人马来到浚城郊。束帛捆捆堆得好,良马六匹真不少。那位忠顺的贤士,有何良策来回报?

注释

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干旄(máo):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以状威仪。干,通“竿”“杆”。旄,同“牦”,牦牛尾。
孑(jié)孑:旗帜高举的样子。
浚(xùn):卫国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县。
素丝:白丝,一说束帛。纰(pí):连缀,束丝之法。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良马四之:这里指四匹马为聘礼。下文“五之”“六之”用法相同。
彼:那。姝(shū):美好。一说顺从貌。子:贤者。
畀(bì):给,予。
旟(yú):画有鹰雕纹饰的旗帜。
都:古时地方的区域名。《毛传》:“下邑曰都。”下邑,近城。
组:编织,束丝之法。
予:给予。
旌(jīng):旗的一种。挂牦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
祝:“属”的假借字,编连缝合。一说厚积之状。
告(gǔ):作名词用,忠言也。一说同“予”。

赏析

  此诗写一位尊贵的男子驾车驱驰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车马隆隆,旗帜飘扬。接下来是对旗帜和车马的特写:旄是“素丝纰之”,用素丝织的流苏镶在旗帜的边上,可见其色彩鲜明及飘扬姿态;马是“良马四之”,四匹高头大马驾车而行,十分气派,意气风发。

  第二、三章意思相近,但比第一章旗帜越来越漂亮,距离浚邑越来越近,车马排场越来越盛。而离目的地越近,其情越怯。

  此诗全用赋体,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但完全重复的句子仅“彼姝者子”一句,这似乎也突出了那位“姝者”在全诗中的重要性。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西方美人’,亦称圣王,则称贤以姝,亦无所疑。”持“美好善说”的毛诗说以为“姝者”是卫国好美善的大夫,持“访贤说”的朱熹则以为“姝者”是卫国的贤人,但他们都认为“之”指代的是卫大夫。毛诗说以“之”为“贤者乐告以善道”(《毛诗序》)的对象,朱熹以“之”为“答其礼意之勤”(《诗集传》)的对象。“之”指代的应是上文的“彼姝者子”,若取“访贤说”,那“之”必然是指被访的贤人。“何以畀(予,告)之”,正是访贤大夫心中所想的问题:将赠送他们什么东西以示礼敬?将告诉他们哪些事需要请教?

  关于诗中是“四之”“五之”“六之”,《毛传》解为“御四马也”“骖马五辔”“四马六辔”,认为“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是说大夫驾车建旌旄而行。对此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服马四辔皆在手,两骖马内辔纳于觖,故四马皆言六辔,经未有言五辔者。”又引孔广森语曰:“四之、五之、六之,不当以辔为解,乃谓聘贤者用马为礼。三章转益,见其多庶。《觐礼》曰:‘匹马卓上,九马随之。’《春秋左传》曰:‘王赐虢公、晋侯马三匹。’‘楚公子弃疾见郑子皮以马六匹。’是以马者不必成双,故或五或六矣。”

  从诗艺上说,“在浚之郊”“在浚之都”“在浚之城”,由远而近,“良马四之”“良马五之”“良马六之”由少而多,章法是很严谨的,而“何以畀之”“何以予之”“何以告之”用疑问句代陈述句,摇曳生姿。如果按“访贤说”,那么此诗反映访贤大夫求贤若渴的心理可谓妙笔生花。

创作背景

  《鄘风·干旄》一诗,古今解其主旨之说甚多,各家之说,可谓洋洋大观,但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毛诗序》为代表的“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二是以《诗集传》为代表的“卫大夫访贤说”,三是现代一些学者所持的“男恋女情诗说。

  猜你喜欢
盈盈秋月不余分,叶露悬光可数尘。
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寺外山皆石,门因凿石开。野花黄类菊,寒笋绿黏苔。

官为看田至,僧方乞食回。一双檐际鸽,空觑出生台。

现成个,见得到,行得到,说得到。须弥灯王,狼籍不少。

非弃清明乐隐居,特因景范面鸳湖。观澜兴罢春风软,濯足歌残夜月孤。

照貌不须临玉镜,洗心常得近冰壶。几回鱼跃鸢飞际,识破中庸率性图。

碧崖道士拍洪肩,白水真人觅玉泉。
我似东轩无一物,阁山风月不论钱。
细观才满一轮月,静坐能销万古心。
莫向洪炉烘醉客,只宜清夜定禅林。

莞城香角,血格油沉,收藏奁内女儿心。买来薰被,费尽麸金。

双烟缭绕,又到春深。

几夜风雪,飘洒梅林。偏愁冻杀绿衣禽。一般双宿,忍使寒暗。

氤氲两翅,覆尔兰衾。

石梁飞雪赤城霞,察岭欢溪处士家。金策君曾鸣玉过,西流曲曲尽桃花。

汉朝冠盖尽臣元,穷海累臣抱独冤。请剑便须游下地,结缨何处是中原。

青泥不化苌弘血,白浪空归伍相魂。斜日悲风柴市里,行人千古掩啼痕。

一岁中间孙再见,马家谁数白为眉。冰轮满正中秋夜,光岳完当丙子期。

书卷家传满欲付,麒麟抱送梦堪思。从今好学汾阳颔,尚见箕裘克绍时。

朝昏吹沙天宇窄,暮昏吹沙地载薄。视天昏冥畏其压,视地震荡忧其坼。

一春三月昏不息,局天蹐地劳筋力。波涛翻空霹礰怒,行路之难行不得。

安得重云十日雨,洗眼去眯分白黑。

双锡香岩望又虚,柏林回忆侍巾初。雁翎各散予偏远,狮乳同餐尔自馀。

五石城边音寂寂,万松坪下步徐徐。会须连袂依霜鬓,未必罗浮剩旧庐。

绿水园深借卜居,一区元亦称吾庐。喧忘车马便高枕,业在江湖得著书。

夜半商歌竽籁接,雨中春服薜萝疏。向来鹿性今还癖,五岳三山信所如。

夜久闻羌笛,寥寥虚客堂。山空响不散,溪静曲宜长。

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虚然异风出,髣髴宿平阳。

道人名止庵,其实无所止。不搆草木庐,不斸土石址。

惟于寓居堂,揭扁字盈咫。伟哉磐石书,古隶遒且美。

廛市固烦嚣,自得尘外致。开扃睨龙泉,岚光动阑几。

中函玉笈文,鳞比积经史。朝翻暮紬绎,刻志究玄理。

著书混三教,牵令同一轨。示予得披阅,愧未参奥旨。

出语如涌泉,辨析至于是。性心既超脱,好尚世所异。

朝行携赤藤,逍遥舜江市。夜息数清漏,灵台湛秋水。

我尝问道人,请析止之义。仁敬慈孝信,五者孰可已。

道人笑未言,欲答如有拟。缗蛮黄鸟声,翛然起岑蔚。

银沙满路马蹄乾,貂袖笼鞭夜不寒。边塞行踪谁为写,万山奇雪月中看。

失却青丝素发生,合欢罗带意全轻。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独文君与马卿。
落日照江东,思君讯便风。
栖迟定何处,约莫过残冬。
小隐时曾到,安书久未通。
处怜心易老,盘屈似寒松。

山外仙居接太微,铁桥中隔又疑非。行行拾得金光草,莫向桥西住不归。

短褐持蔬自奉宾,驎之父子水潾潾。古人冷淡今人笑,反命厨人代野人。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