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得体,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衣衫。我送到他执教的书馆,等他回家来我捧上精美丰盛的晚餐。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美好,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罩袍。我送到他执教的书馆,等他回家来我捧上精美丰盛的菜肴。
看我夫君穿上那黑色礼服多么舒展,破了我又为他新作一件像样的罩衫。我送到他执教的书馆,等他回家来我端上一桌丰盛的好饭。
缁(zī)衣:黑色的衣服,当时卿大夫到官署所穿的衣服。宜:合适。指衣服合身。
敝:坏。改为、改造、改作:这是随着衣服的破烂程度而说的,以见其关心。
适:往。馆:官舍。
粲(càn):形容新衣鲜明的样子。一说餐的假借。
好:指缁衣美好。
席(xí):宽大舒适。古以宽大为美。
这首诗中洋溢着一种温馨的亲情,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首描写国君与臣下关系的诗,还不如说这是一首写家庭亲情的诗更为确切。当代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一首赠衣诗。诗中“予”的身份,看来像是穿缁衣的人之妻妾。孔颖达《毛诗正义》说:“卿士旦朝于王,服皮弁,不服缁衣。退适治事之馆,释皮弁而服(缁衣),以听其所朝之政也。”说明古代卿大夫到官署理事(古称私朝),要穿上黑色朝服。诗中所咏的黑色朝服看来是抒情主人公亲手缝制的,所以她极口称赞丈夫穿上朝服是如何合体,如何称身,称颂之词无以复加。她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如果这件朝服破旧了,我将再为你做新的。还再三叮嘱:你去官署办完公事回来,我就给你试穿刚做好的新衣,真是一往而情深。表面上看来,诗中写的只是普普通通的赠衣,而骨子里却唱出了一位妻子深深挚爱自己丈夫的心声。
全诗共三章,直叙其事,属赋体,采用的是《诗经》中常见的复沓联章形式。诗中形容缁衣之合身,虽用了三个形容词:“宜”、“好”、“席”,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无非是说,好得不能再好;准备为丈夫改制新的朝衣,也用了三个动词:“改为”、“改造”、“改作”,实际上也都是一个意思,只是变换语气而已。每章的最后两句都是相同的。全诗用的是夫妻之间日常所说的话语,一唱而三叹,把抒情主人公对丈夫无微不至的体贴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郑风·缁衣》这首诗,旧说多以为这是赞美郑武公好贤之德的诗篇。《毛诗序》谓:“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
竭作朝筑陂,独劳暮锄菜。草烟栏犊卧,船响篱犬吠。
残年迫耄及,农事不敢废。儿曹强学馀,努力事舂硙。
死丧虽甚威,后死方有事。门中二十口,舍我谁将寄?
致书使亟来,恶瘴犹为厉。汉阳我赁屋,规以安汝辈。
三棺当暂厝,閒岁待我至。解衣斸苍山,和土将血泪。
筑成名恨冢,偿我无穷意。炳乎汝勿归,父死叔尚在。
东行吾计定,世乱重抱耒。
三日山中游,溪山未全究。却羡畬田人,春晴斸烟岫。
云南正月半,杨柳青满湖。浮舟出郡郭,逌然如画图。
汪汪千顷波,晴沙畅平铺。和风弄舞燕,微澜漾浮凫。
赤脚两桨女,妙称樗散徒。踏舷唱小梅,浩气淩八区。
沐氏旧西园,宛在似篷壶。早树发初绿,粉墙明精庐。
诸渔集门曲,幽清无鸟呼。何人构层楼,倒映水府居。
凭阑纵周眺,心目乃以舒。群山从北来,柘城烟有无。
九十九水窦,足锸十万夫。夕阳转西山,岩观正模糊。
何处昆阳州,风帆尽南趋。俯仰一杯酒,襟怀千载馀。
霸业垂扫尽,苍茫留此潴。海风送黄鹤,思便朝清都。
弟妹各牵衣,白云不可呼。长啸动归桡,月上东城隅。
小窗虚幌明于画,幽栖别饶佳胜。斜汉流天,纤云让月,三五流星耿耿。
苔阶翠冷,又风飐流萤。一灯青映。渐有蛩吟,秋意悄然出莎径。
更筹听过四转,镇澄思息虑,宛入禅定。万籁无声,三霄自碧,一味新凉初迎。
甘芳沁茗。早浣尽尘襟,太虚同净。为相词仙,素心应共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