杕杜

先秦·佚名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密生。独自流浪好凄清。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父兄弟亲。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又青。独自流浪多悲辛。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姓兄弟亲。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注释

有杕(dì 地):即“杕杕”,孤立生长貌。杜:木名。赤棠。
湑(xǔ 许):形容树叶茂盛。
踽踽(jǔ 举):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说同祖父的族昆弟。
比:亲近。
佽(cì 次):资助,帮助。
菁菁:树叶茂盛状。
睘睘(qióng 穷):同“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同姓:一母所生的兄弟。姓,生。

赏析

  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一首著名插曲《拉兹之歌》,流浪汉拉兹穿街走巷,举目无亲,哀伤地唱道:“到处流浪,到处流浪。我和任何人都没来往,我看这世界像沙漠。……”那种凄凉,那种幽咽,博得人们洒下一掬同情泪。而当读者读到《诗经·唐风》中的《杕杜》时,心情同样很沉重,因为它也是一首流浪者之歌。当然,它比《拉兹之歌》古老得多。

  全诗二章,章九句,复沓章法,二章内容除用韵换字外基本相同。起首“有杕之杜,其叶滑湑”,用孤孤单单的一株赤棠树起兴,与同样是孤孤单单的一株赤棠树起兴,与同样是孤孤单单的流浪汉相对照,既相映成趣,又相对生愁。赤棠虽孤单,还有繁茂树叶作伴,自己却是“光杆司令”一个,相比之下树要比人幸运得多。所以这“兴”又是“反兴”。诗人看到孤树,伫足留连,忽而觉得同病相怜,忽而叹人不如树,感触纷纭。这种独特心理感受与流浪者身份相切合,很有典型意义。关于这流浪者的性别,闻一多《风诗类钞》另有妙诠:“杕杜喻女之未嫁者。《说文》:‘牡曰棠,牝曰杜。’”那末这流浪者竟是一位未婚少女,那就更显悲哀了。此说可备参考。

  起首二句,也可谓“兴而赋也”。第三句“独行踽踽”才是全章的灵魂。整首诗就是描写一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踽踽独行者的苦闷叹息。此句独立锁住,不加铺叙,以少驭多,浓缩了许多颠沛流离的苦境,给人无限想像空间。此句点出了流浪者,成为前后内容的分水岭,前是流浪者所见,后是流浪者所思。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路上风尘仆仆的行人还是有的,但心为形役,各有各沉重的精神枷锁与自顾不暇的物质烦恼,没有人肯去对一个陌路人相濡以沫。这时,流浪者想到了同胞手足的兄弟亲情,是“他人”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正如《小雅·常棣》所说:“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亲人,家园,不知在何方。异域他乡的流浪者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现实中想得很多很多,只能在想像中求得一些慰藉。正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小女孩孤苦伶仃,只能划火柴在光亮中幻想着已上天国的奶奶来呵护自己,心灵感到一丝温暖。兄弟虽好,毕竟在虚无缥缈中,现实终究是现实,诗人不禁“嗟——”,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嗟”字直贯最末副歌式复唱四句。

  叹息的内容很平实浅近,也正是流浪者的最基本需要:行人为什么不来亲近我?我没有兄弟在旁,为什么不来帮助我?孤独寂寞,呼天抢地,两个激问中蕴藏着浓重的绝望和忧伤。落难的人犹如落水的人,非常需要救援,可没有人会来、没有人能来济助他。这确实是一声令人心寒的长叹。

  由此推想,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或是战乱,或是饥荒。《小雅·常棣》说:“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死丧祸乱既平清,一家生活也安宁。那时虽有亲兄弟,反觉不如朋友亲)可作反证。是战争使骨肉离散,沦为难民。又《大雅·召旻》:“瘨我饥馑,民卒流亡。”(饥馑遍地灾情重,十室九空尽流亡)是灾荒使百姓失所,乞食四方。不管哪种情况,这首抒写心灵感受的流浪者之歌,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向后世真实展示了一幅古代难民的流亡图,其艺术视角很独特,给人启迪。

  旧说如《毛诗序》谓“《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为今人所不取;而朱熹《诗集传》谓此为“无兄弟者自伤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辞”,则差为近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先秦时代,被认为是一首“闺思诗”,丈夫久役不归,妻子在家等待,久不得果,心中思念、焦虑至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排遣。

  猜你喜欢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恨不 一作:何不)
腰肢一缕纤长。是垂杨。泥泥风中衣袖、冷沈香。
花如颊。眉如叶。语如簧。微笑微颦相恼、过回廊。
荷花明灭水烟空,惆怅来时径不同。
欲到前洲堪入处,鸳鸯飞出碧流中。
少阳拜赐少阳旁,黄菊红茱满寿觞。
阳德重重在初四,不须九日是重阳。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

晚窗自吟。

沈沈。幽径芳寻。晻霭苔香帘净,萧疏竹影庭深。谩淡却蛾眉,晨妆慵扫,宝钗虫散,绣屏鸾破,当时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听琴。

料如今。门前数重翠阴。

大江千里从西来,凭陵三峡喧如雷。
自矜万顷临一杯,涌起雪浪吞崔嵬。
一过荆门楚天阔,七泽茫茫如减没。
波神潜声不敢发,汩汩安流到吴越。
世间骄吝亦等耳,未见大方俱有已。
藩篱决破定无他,令人为赋江之水。
雨师握天令,汲汲不停驾。
疾驱鞭群龙,俛首随叱咤。
乘怒作滂霈,不复息昼夜。
羲和久埋轮,缩手喜闲暇。
山川盛奔溢,若虞历阳化。
农民验甲子,其应旱在夏。
我疑上天漏,谁能补天罅。
慰此农民心,无使忧早稼。

别泪如倾祗赋诗,更无一物可相贻。自矜亦识汾阳老,眼底无君剑竖眉。

照乘明珠出海波,同人无不为君歌。诗书有此真堪托,清白遗之亦已多。

犬子文章终喻蜀,凤雏毛羽合巢阿。而翁莫道生儿晚,见尔携孙鬓未皤。

帝咨庶工,畴其辅予。俊乂以登,厥劳乃图。匪忘旧勋,非贤勿俞。

巍巍衮台,盛德以居。

任贤伊何,昌言是庸。勉告尔猷,罔恤乃躬。岂无狷辞,怫于予衷。

予不尔疵,尔无面从。

始时从官,戎容扬扬。今帝左右,儒冠煌煌。朝廷以尊,文物典章。

得人之盛,奕世重光。

下马摩挲读古碑,欲询往事没人知。独留满月龛中像,便是凌烟阁上姿。

颊隐三毛还可识,功高六出本无奇。一朝社稷归真主,还是臞然老衲师。

种树高堂下,枝叶何留留。辞家奉君子,置我青云栖。

一朝意乖别,弃妾忽如遒。昔为同沟水,今向东西流。

独守结心脾,夕暮不垂帷。明月鉴玉除,清风一何悲。

曳絇立中庭,仰见明河湄。明河光不回,念妾当何依。

沉思仰天叹,泪下如断縻。

吽㗶吒喇竭节,地转天回难辨别。不使松源省数钱,惯用衲僧锁口诀。

同死不同生,特地成途辙,秋风影里重罗列。义断情忘四十年,何时待得龟成鳖。

水流岂无源,草生固有根。东风洄惊澜,吹此野烧痕。

乱离失母痛,割肠难断恩。念如两慈乌,饥号各孤鶱。

烟迷太湖渚,霜陨吴会门。七年一朝见,九起万死魂。

兰沼草复茁,尺蠖信乾坤。上承高盖旋,景入无永昏。

下凭大载安,辙穷有回辕。衣破泪始灭,哭绝声始吞。

始命苟有逆,终雨不洗冤。春晖转忘忧,式复念倚门。

翻思在离别,岂料俱生存。馀欢菽粟具,辛劳勿出言。

我歌良苦吟,顽薄当弥敦。

堤柳欹招缆,汀花笑入舟。高歌凫鹄起,阔视水云流。

牢落江淹恨,飘零庾信愁。都将付尊酒,短发得禁秋。

新城饶氏起楼高,楼外青山手可招。古树战风秋澒澒,乱峰含雨昼萧萧。

窗通石井蛟龙气,栋峙银河乌鹊桥。嗟我何年一登览,胡床据月坐吹箫。

栏外溪光溪外峰,重重平远杳连空。长将两眼安高处,扰扰都归俯视中。

翟公家三琴,粲粲金玉徽。观其记中语,熟读令人唏。

玉徽落将家,蹴踏当床闱。龃龉蛇蚹纹,手泽自淮淝。

金徽差小□,王生旧所遗。生居湖山居,襜襜者深衣。

忆别三十年,老大减腰围。又有墓中者,才德婉而微。

其初来薛氏,斲者识雷威。薛亦乱离得,最后归林扉。

公云皆我友,爱比玉与玑。昔公为县令,宁弃笏与绯。

胡此独不释,谓是古音希。我尝听公弹,空斋坐忘饥。

松飙度落雪,竹日流清霏。或时作龙吟,华玉吼朝曦。

或时岭猿叫,夜涧空霜飞。或时呈浏亮,露鹤鸣江矶。

高情寄绝代,妙在神气机。感深动恻恻,望洋见颀颀。

浮云琵琶筝,俗耳溷是非。藉此罗酒肉,识者恒讽讥。

傥生盗蹠粟,宁死首阳薇。周公不可作,孔子将安归。

猗猗林下兰,庶草联芬菲。春天不得佩,岁晚还□叽。

请公操此曲,古道资凭依。公坐默不应,面墙看蛜蝛。

槿花委露渚莲愁,无复红妆荡小舟。
浓淡云山堪入画,萧闲门径自宜秋。
当时载酒人如鹤,昨夜吹箫月满楼。
鸿雁欲来江欲冷,白蘋风起思悠悠。
梦回金马玉堂上,文在冰瓯雪碗中。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