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美观。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温暖。
七:虚数,言衣之多;一说七章之衣,诸侯的服饰。
子:第二人称的尊称、敬称,此指制衣的人。
安:舒适。吉:美,善。
六:一说音路,六节衣。
燠(yù 玉):暖热。
此诗与《秦风·无衣》题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却完全两样。从字面上看,似觉并无深意,但前人往往曲为之说,《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釐王。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釐王果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同上)这一说法今人多表示怀疑,如程俊英《诗经译注》就认为“恐皆附会”。
从诗意来看,此篇似为览衣感旧或伤逝之作。诗人可能是一个民间歌手,他本来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满温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从中来。诗句朴实无华,皆从肺腑中流出:“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七件,可是拣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舒坦,那样美观。”“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可是挑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合身,那样温暖。”语言自然流畅,酷肖人物声口。感情真挚,读之令人凄然伤怀。
对于诗中的句读,旧说两段的起句都作六字句,然今人徐培均认为应标点为:“岂曰无衣?七兮。”前四字为一句,用以自问,后二字为一句,用以自答,诗人正是在这种自问自答中,抒写了一腔哀思。另外在一些字、词的解释上也颇多歧见。如“七”字、“子”字、“六”字,朱熹《诗集传》以为“侯伯七命,其车旗衣服,皆以七为节。子,天子也”。又云:“天子之卿六命,变‘七’言‘六’者,谦也,不敢以当侯伯之命,得受六命之服,比于天子之卿亦幸矣。”朱熹的解释,完全服从于他对于这首诗主题的理解。这首诗既然是述晋武公向周釐王请求封爵之意,那末他就必然把“七”解释为“诸侯七命”,把“六”解释为“天子之卿六命”,而把“子”解释为“天子”。前二者与晋武公的诸侯身份相当,后者则与周釐王的天子地位相称。其说固然言之成理,不失为一家之见,然与诗的本意可能相去甚远。
从对此诗主题的理解出发,“七”和“六”俱为数词,也可以看作虚数,极言衣裳之多。而“子”则为第二人称的“你”,也即缝制衣裳的妻子。这样的理解,应该是符合诗的本意的。
全诗分为两章,字句大体相同,唯两起变动一个字:“七”易为“六”;两结也变动一字:“吉”易为“燠”。这主要为的是适应押韵的需要。从全篇来说,相同的句式重复一遍,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之妙,读者在吟诵中自然能体会其中的情韵。
子牟魏阙心,身在江湖外。安知山林隐,不若居廛大。
心苟无所羁,居然谢尘械。莞然碧山笑,赘甚愚溪对。
无处写闲情,意与云俱在。
为听歌、满堂魂悄,吴音争奈清婉。风流串戏多骚客,酒待曲终方劝。
人气暖。吹几阵、红香影向氍毹乱。莺长燕短。任珠斗光低,玉壶声尽,犹未放金碗。
如泥后,惟有龙蛇出腕。裙裾都与书满。千花万柳共驱使,生怕绮筵云散。
君不见。金粟老、神仙富贵从舒卷。沉冥未晚。正细雨轻烟,似他人柳,眠起不胜软。
疏黄败绿,爱寒林江步。掩映吴枫冷红舞。炫秋容、最是径转帆回,鸦背闪、点点夕阳明处。
暮山岚翠敛,持底明妆,认取笼烟几行树。老去绮情删,沟水东西,愁更忆、题琼残句。
尽艳入、诗心比春花,叹谁识鏖霜,岁寒良苦。
地僻无人扣竹关,农书一卷自林间。荷锄良苦身偏健,抱瓮虽忙意却闲。
采药直穷云起处,种瓜常到日西还。几多幽事红尘外,莫怪终年不下山。
清远县东三峡长,峡山好在峡山央。寺门临水叠崖石,殿角挂山欹栋梁。
幽涧鸟啼如解语,阴崖花发不知霜。将军自昔开蛮洞,庶子何年去帝乡。
门掩野祠烟寂寂,船通官驿水茫茫。偶便禅悦堪娱性,不信猿声解断肠。
暂收丹陛迹,独往乱山居。入雪知人远,眠云觉俗虚。
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只见僧酬答,新归绝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