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

先秦·佚名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灌木叶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
幽幽沼泽仙鹤唳,鸣声响亮上云天。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注释

九皋:皋,沼泽地。九:虚数,言沼泽之多。
渊:深水,潭。
渚:水中小洲,此处当指水滩。
爰(yuán):于是。檀(tán):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
萚(tuò):酸枣一类的灌木。一说“萚”乃枯落的枝叶。
“它山”二句:利用其它山上的石头可以错琢器物。错:砺石,可以打磨玉器。
榖(gǔ):树木名,即楮树,其树皮可作造纸原料。
攻玉:谓将玉石琢磨成器。朱熹《诗集传》:“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

赏析

  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关于诗的主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是“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这种说法较易为今人所理解。

  先谈朱熹的说法。他分析第一章说:“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揜(掩)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他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并认为从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说法看起来很辩证,都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且兼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他却是用程朱理学来说诗,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看得更加清楚。

  《诗集传》释第二章结句引程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程子说诗与朱子说诗,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然而是否为诗的本义呢,似乎很难说。

  再谈今人程俊英关于此诗的解释。程先生在《诗经译注》中说:“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人以鱼在渊在渚,比贤人隐居或出仕。”“园,花园。隐喻国家。”“树檀,檀树,比贤人。”“萚,枯落的枝叶,比小人。”“它山之石,指别国的贤人。”“毛传:‘榖,恶木也。’喻小人。”她从“招隐诗”这一主题出发,将诗中所有比喻都一一与人事挂钩,虽不无牵强附会,倒也自成一说。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读之不免令人产生思古之幽情。如此读诗,读者便会受到诗的艺术感染,产生无穷兴趣。若刻意求深,强作解人,未免有高深莫测之感。

创作背景

  对于此诗的背景,历代学者有不同的说法。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方玉润认为此诗是“讽宣王求贤山林也”。今人程俊英认为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

  猜你喜欢
莲叶团团杏花拆,长江鲤鱼鳍鬣赤。念君少年弃亲戚,
千里万里独为客。谁言远别心不易,天星坠地能为石。
几时断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锦帐为郎日,金门待诏时。杨宫先上赋,柏殿几连诗。
瞬息琴歌断,凄凉箫挽悲。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师。
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从。城临丹阙近,山望白云重。
会葬知元伯,看碑识蔡邕。无由接神理,挥涕向青松。
常时好宾客,永日对弦歌。是日归泉下,伤心无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处鸟来过。碑石生苔藓,荣名岂复多。
雨余翠袖琼肤润。一枝想像伤春困。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
酿成谁与醉。应把流苏缀。泪沁枕囊香。恼侬归梦长。

七年飘泊节旄存,追怆同袍烈士魂。谏草商量捍吾圉,伏蒲涕泣感君恩。

猿悲鹤怨来舒国,寒水萧风下蓟门。何事田横孤客在,摩挲故剑绣苔痕。

人物遥从泮水看,眼中乡里旧衣冠。江鸿终拟登逵路,海鹄还应爱羽翰。

九日黄花聊对酒,千山红树正凭栏。真阳城外秋仍好,怅望西风白露繁。

远下吴江向霅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幹緌菰叶翠相乱,锦石游鳞清可怜。
邮渚挝频菰吏鼓,渔歌唱近使君船。
吴兴岘山足胜事,汉水襄阳空昔贤。
山似牛头峡,水如龙尾湾。
半生多罪垢,浣洗尘土颜。
仙人旧闻名,一往何年还。
岫幌烟为锁,玉扉谁与关。
忽闻响答谷,恍若猿叫山。
我欲纪末契,焉得茅三间。
泉漏听琴筑,风雨闻佩环。
木杪青螺髻,得非云雾鬟。
先生老矣,饱阅人间世。磨衲簪缨等游戏。趁馀生强健,好赋归欤,收拾个、经卷药炉活计。辟寒金翦碎,漉蚁浮香,恰近重阳好天气。有荆钗举案,彩服儿嬉,随分地,且贵人生适意。也不愿、堆金数中书,愿岁岁今朝,对花沈醉。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迎晖缀宝珠。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贤者必得贵,仁者必得寿。天人何閒然,如契钥相受。

先生迈种德,无觊报自厚。应笑昌黎翁,区区说南斗。

饥鹤拳苔,冻禽坠竹,虚堂似水无人。裹头兀坐,夜来残雪微晴。

一卷楞严转罢,黄梅花亸小窗阴。垂帘处,蒲团软美,松火通明。

试约西邻陈九,趁闲时料理,汤社茶经,寒香石铫,腾腾细煮松声。

未要玉纤轻捧,一壶春绿养诗心。凭相笑,浅斟低唱,负了销金。

楚襄游梦去,陈思朝洛归。参差结旌旆,掩霭顿骖騑。

变化看台曲,骇散属川沂。仍令赋神女,俄闻要虙妃。

照梁何足艳,升霞反奋飞。可言不可见,言是复言非。

别时新柳拂烟汀,已见黄花照眼明。却忆荆溪寒雨夜,笑听屐齿出相迎。

轻舠一叶隔花停,为爱登临蹑屐轻。湖水倒涵登塔直,春山遍绕县门青。

折腰漫种先生柳,举首曾占太史星。可记皖公峰万叠,江流如带拥云屏。

秋深雨廉纤,意外晴此日。薄云虽未归,解散已可必。

危坐伤我怀,雅意不欲出。欻闻良友招,不待盥漱毕。

登高一草亭,岂在山崒嵂。幽人先入座,鸣琴未离漆。

盘槅但随时,杯香带橙橘。暂觉百虑蠲,游从任疏密。

丛菊花故迟,黄蕊苞渐茁。篱蔓弱迎霜,宛结小红实。

独感薜荔枝,来时侔茧栗。于今已扶疏,残阴映缃帙。

白头久飘零,俗态如虮虱。遥遥三令节,过眼亦何疾。

念此动哀肠,匪第忆家室。怅别方自兹,歌笑忽如失。

吠犬柴门扣未开,满身风雨立苍苔。
翠禽一个高枝上,啄得残桃落地来。

冰合滹沱后,舆梁创构时。乱沙穿水破,孤塔撼风危。

野阔狐跳迅,林寒鸟语迟。荒村呼豆粥,犹许疗晨饥。

倒岳倾湫与么来,小根魔子谩疑猜。神驹一跃三千界,空说门前下马台。

白莲呈瑞水云东,谁识天公巧用工。并蒂亭亭开处异,双花灼灼本来同。

恍疑秦晋连封国,犹讶娥英偶并宫。和气兆祥当此日,群黎咸诵乐年丰。

袖海龙吟,巢阿凤羽,文章当日雄绝。壮游几换桑田,愤怀暗悲错铁。

人间何世,恰值我、江关时节。算分手、蓟北湘南,早办十年离别。

行倦也、玉骢愁咽,春半也、杜鹃啼血。眼前去路谁赊,客中醉颜易热。

飞绵万点,莫吹逐、天涯头白。祇送君、一片相思,梦绕旧京明月。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