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篱笆把身停。平和快乐的君子,不要把那谗言听。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酸枣树上停。谗人无德又无行,扰乱四方不太平。
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榛树枝上停。谗人无德又无行,离间我俩的感情。
青蝇:苍蝇,比喻谗人。
营营:象声词,拟苍蝇飞舞声。
止:停下。樊:篱笆。
岂(kǎi)弟(tì):同“恺悌”,平和有礼,平易近人。
谗言:挑拨离间的坏话。
棘:酸枣树。
罔(wǎng)极:指行为不轨,没有标准。
交:都。乱:搅乱、破坏。
榛(zhēn):榛树,一种灌木,果实名榛子,可食。
构:播弄、陷害,指离间。
这是《小雅》中一首著名的谴责诗,讽刺统治者听信谗言,斥责谗人害人祸国。它的鲜明特色是借物取喻形象生动,劝说斥责感情痛切。
首先,把专进谗言的人比作苍蝇,这是十分贴切的。苍蝇作为一种令人厌恶的昆虫,具有追臭逐腐、散播病菌、嗡嗡乱叫等习性,而这些习性与人间专找缝隙进谗言害人者如出一辙。因此用苍蝇来喻指进谗者,这本身已是一个极大的成功;更遑论此诗三章均以“营营青蝇”取喻起兴,把它四处飞舞、不停播乱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三章前两句仅以更换末一字的形式重复出现,似拙实巧,令人不由对苍蝇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厌恶感。“樊”“棘”“榛”三字一义,其实都指篱笆而言,但每一次变化,又不仅仅是单纯的同义反覆,而是隐含了对苍蝇见缝就叮、不弃不舍的深刻揭露。
其次,这三章诗的后两句也逐章递进,层层见意。第一章是规劝正人君子不要去听信谗言,语言直白如话,是全诗的作旨。第二章列出谗言的第一个危害,那就是搅乱四邻各国间的关系,即所谓祸国殃民。第三章指出谗言的第二个危害,那就是挑拨人际关系,使朋友知己互生嫌隙,反目成仇。而这两种祸害,全在于“谗人罔极”,即进谗者为人处世没有一定的准则,阳奉阴违有之,出尔反尔有之,翻云覆雨、颠倒黑白亦有之。
所以从全诗来看,它的特点既包括取喻确切传神,同时也包括对谗言的危害和根源的深刻揭示。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使“无信谗言”的规劝和警示显得充分有力,从而大大增强了诗的讽刺、谴责的力度。
关于此诗所谴责的对象以及此诗的作者,历代研究者的观点有较大分歧。《毛诗序》云:“《青蝇》,大夫刺幽王也。”则诗中的“君子”当指周幽王。魏源《诗古微》以为此篇乃刺幽王听信褒姒谗言而废后放子之作。则诗中的“谗人”当指褒姒。不过,这些说法都并非确凿。
四月边城气如煮,问龙乞水将致雨。起我独有泛莲人,相与授诚香一缕。
腹枵不拟谢僧疏,愁对焦枯无告语。君时捧檄不我舍,意欲同分神所怒。
此诚未契我辄罢,想望绝疑隔烟雾。一朝报我檄难留,明日清晨离此去。
我惭君住本为我,君行我乃不得祖。固知身世不相期,戚戚安能效儿女。
君还我亦脱缰锁,闻道荆醅如泼乳。使君况是我辈人,便约临高目东注。
经由第一莫迟回,尤物须知原有主。
手斸蒿莱三亩园,红云一片小桃源。无端风雨连宵恶,检校残英有几存。
今夕复何夕,得奉君子欢。明烛在高堂,三星灿以烂。
卺饮不逮终,缡结自成宽。绸缪非一状,要约故万端。
感君缠绵意,报以中心肝。愿为黍与臛,奉君朝夕餐。
愿为缟与絺,备君衣中单。二候愿多夕,三时愿多寒。
金石有时泐,中怀长不刊。鸣鸡何咿喔,北斗渐阑干。
欲起复彷徨,人生会面难。
好是筼筜玉一枝,露寒金薤影离离。泮林官冷闲看画,知尔家园落梦思。
生长山水窟,新归似乍经。书来羡岩瀑,梦去畏山灵。
醉遣池鱼见,吟教谷鸟听。追游失仙侣,怅望向晨星。
诞甫生申事岂诬,玄熊今已奠神都。八年再见胼胝未,一食重为吐哺无。
雅乐宣房云窈见,衮衣济水锦模糊。何知拙宦星星鬓,却向麒麟入画图。
荼因味苦难成啜,花到春深不可移。独掩半扉无一事,戏书康节数联诗。
谁是安义者?吾与治安义。郑侨称使民,宣尼谓之惠。
安义斯安仁,仁惠民所庇。仁以庇民谓,义以宜民利。
利成如万物,谓聚如天地。天地大父母,君子维恺悌。
问之何能然?仁义乃兼至。
五月熟杨梅,匀圆如火齐。说似西江人,口角流清泚。
玉阳之山云英英,玉女祠前春水浤。仙人骑鹿过东海,相邀服食脩长生。
嘈嘈笙鹤来云骈,蔡经初见王方平。有时月底闻歌声,分明驭气游蓬瀛。
人生此乐真自得,百年去去随虚盈。富贵嚣然直可轻,有才不用空浮名。
即今甲子已一周,岩壑放浪无逢迎。君扳玉树肯相待,我欲从君礼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