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楚山澹无姿,赣水清可厉。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放愁地,说与沧江旧曲谁重理。纵翠纱笼句,白雪笑我,仙才空费。
又故山归后,残春事与浮名委。镇断送明日,陌上看花閒泪。
向清波底。见文章、流锦名花,诉尽东风,零落旧味。
堪嗟冶叶倡条,傍凡门、艳数桃李。恨迢迢,拌玉剑埋云,金刀断水。
料得西楼月,窥人还自憔悴。
飞花欲尽羊城南,乍晴乍雨天青蓝。青春尚馀此一日,炎风忽暑殊难堪。
偶同故人步郊郭,有客客寓城西庵。门前对立木棉树,谁家系马骄骖驔。
高槐近窗窗纸绿,殿角风铃细相触。枝间小鸟时一鸣,对此翻疑在空谷。
问君何来来扬州,轻帆破浪长江秋。长星在天影落水,芒寒气黑鱼龙忧。
北风其凉日苦短,歇棹珠江应酬懒。图书彝鼎共一床,促膝论交客常满。
从来神骏不受羁,去就之间何侃侃。莲花幕府谢珠盘,落叶僧房对茶碗。
与君未识相知名,及乎一见心胆倾。中怀万种安可尽,挥杯笑视双青萍。
君思买山时未可,我既无山仍轗轲。短歌长啸各未终,欲去不去风雷过。
翻盆之雨何其大,君不见来时靸履去乘舆,丈夫未得长高卧。
春衣乍试,又锦鸠唤暝,冷雨廉纤。翠被梦轻,湘波人远思恹恹。
碧桃开瘦閒门掩,二分红出重檐。是谁清泪,燕支渲尽,澹了还添。
咫尺吴云万里,正莺飞草长,恨赋江淹。海燕自来、青鸾无翼寄诗缣。
因何酒力浑销减,旧时螺盏愁拈。料伊花叶,书残倦倚绣帘。
萧条四野叹遗黎,树屑和糠强救饥。一望垂枯榆柳色,谁言苌楚得无知。
绿阴清昼矢鸣壶,庆马何烦用酒娱。有主无宾聊一笑,却呼僮仆煮皋卢。
天上浮云无定踪,倏忽变转随长风。如鸟如衣如擘絮,何如游子飘零西复东。
忆君入洛年华盛,路指天门未为觅。十年奔马走三边,千古才人同一命。
有才无命奈君何,不用悲伤损太和。东方且向市中隐,宁戚谁当朱下歌。
幕府沈沈白日陨,出门怅望南天尽。南天一望尽浮云,不见黔阳白发人。
白发一白不可黑,游子愁思泪沾臆。昨夜风吹大火流,梦魂飞绕芳杜洲。
芳杜洲前山水隔,觉来依旧南云白。男儿生世不得铭功勒石燕然山,岌峨空负头上冠。
会须吸饮藐姑上,聊可浮沈宾佐间。我闻人情圣人有弗禁,安能低颜龌龊长不欢。
天空地阔任所适,何日开笼放白鹇。
天人赋物如天工,墨光洒竹回天容。千年劲玉寒不死,清波照响悲吟龙。
烟凝草绿承华殿,鬼冷秋霜月如练。长毫写影竹不知,《子夜歌》残空记面。
春云一散风吹尘,茫茫海色翻青鳞。金仙泪痕愁汉月,尚怜玉轴随时新。
梦跨茅龙上天去,女娲补天天不语。海绡画鸾生翠羽,踏破银湾湿河鼓。
射龙江深春不度,风色萧萧怨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