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清

先秦·佚名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周政教清又明,文王典章指路灯。伟功开始于西土,最终基业开创成。这是周家的祥祯。

注释

维:语助词。
典:法。
肇(zhào):开始。禋(yīn):祭天。
迄:至。
祯:吉祥。

赏析

  这是《诗经》中最简短的篇章之一,文句虽简单,但在《周颂》中地位却较重要:它是歌颂文王武功的祭祀乐舞的歌辞,通过模仿(所谓“象”)其外在的征战姿态来表现其内在的武烈精神。按《雅》、《颂》之诗,称扬文王多以文德,赞美其武功,那就显得意义非同一般了。

  诗首句感叹当时天下清平光明,无败乱秽浊之政,次句道出这一局面的形成,正是因为文王有征伐的良法。据《尚书大传》等记载,文王七年五伐,击破或消灭了邘、密须、畎夷、耆、崇,翦除了商纣的枝党,为武王克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王沿用文王之法而得天下,推本溯源,自然对“文王之典”无限尊崇。下面第三句“肇禋”,郑笺解为:“文王受命,始祭天而枝伐也。”“枝伐”,即讨伐纣的枝党(如崇国)以削弱其势力。郑说有《尚书中候》、《春秋繁露》等书证,“肇禋”即始创出师祭天之典,自确凿无疑。《大雅·皇矣》叙文王伐崇,有“是类是祃”之句,“类”是出师前祭天,“祃”是在出征之地祭天,与此篇的“肇禋”也是一回事,可以彼此互证。最后两句,“迄用有成”直承“肇禋”,表明“文王造此征伐之法,至今用之而有成功”(郑笺);又以“用”字带出用文王之法,暗应“文王之典”。“维周之祯”则与第一句“维清缉熙”首尾呼应,用虚字“维”引出赞叹感慨之辞,再次强调“征伐之法,乃周家得天下之吉祥”(同上)。作者这样的文字处理,未必是刻意为之,而在结构上自有回环吞吐的天然妙趣。戴震《诗经补注》谓其“辞弥少而意旨极深远”,对此诗小而巧的结构却有着较大的语义容量深有会心。

  这样的一首古诗,因其内容感情距当代读者的生活过于遥远,在接受过程中要产生审美快感,是比较困难的,但通过上文的分析,当能使读者对此诗有比较确切的理解。如果此诗的乐舞能够复原,那么,欣赏这一武舞,观看一下打扮成周文王之师的舞蹈家表演攻战之状,感受一下其武烈精神,应是一大艺术享受。

创作背景

  此诗是周成王歌颂周文王之德的。据《礼记·仲尼燕居第二十八》载:“子曰:‘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周颂·维清》是歌颂文王武功的祭祀乐舞的歌辞

  猜你喜欢
一纸短书无寄处,数行征雁入南云。

天禄初成幸翠华,隆儒恩意日尤加。只应东壁图书府,便是瀛洲学士家。

不羡君为花县宰,羡君日坐漪岚堂。
有时酒兴兼诗兴,无限山光与水光。
百姓熙熙酒教化,群胥凛凛对风霜。
公馀置酒看桃李,醉倒花前客自狂。

古人志道义,但觉利禄轻。朝市亦足隐,何必求郊坰。

论心不论迹,乃称人物评。董公廊庙器,一门富簪缨。

石张汉世冑,崔郭唐家声。笔下翻波澜,胸中韬甲兵。

黄阁政柄举,乌台公道行。征谋与治法,和气与威棱。

随施无不宜,因物以赋形。词林日月閒,班高地望清。

公馀扫俗轨,窗草阶苔青。楼台虽无地,诗礼胜金籯。

田园虽荒薄,松菊还欣荣。有诗论国事,胆张目增明。

使公遁江湖,秉心亦朝廷。所志真在隐,非必身归耕。

野庄视绿野,他年定齐名。

随风身不定,今夜在苍梧。客泪有时有,猿声无处无。
潮添瘴海阔,烟拂粤山孤。却忆零陵住,吟诗半玉壶。
三十三年去复还,笋将重踏旧江山。
青衿朋友子当户。绿帻奚臧霜半鬟。
赢得光阴归鬓里,悔将声誉落人间。
圣六事业无穷已,只问君王觅退閒。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不敢寻诗怕雨催,须知挈榼为春来。
天公未放阳乌出,坐客何妨笑脸开。
寒食花光犹照眼,乱山云气欲侵罍。
黄昏数点池南雨,似惜香尘逐马回。
吾为尔先生,尔为吾弟子。孔门有遗训,复坐吾告尔。
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孝敬坐在他,在兹而已矣。
欲我少忧愁,欲我多欢喜。无如酝好酒,酒须多且旨。
旨即宾可留,多即罍坐耻。吾更有一言,尔宜听入耳。
人老多忧贫,人病多忧死。我今虽老病,所忧坐在此。
忧在半酣时,尊空座客起。

吾家有赐茔,近在尚书浦。前区百亩田,后启重门堵。

子姓俨成行,科名多接武。家风启石传,花竹平泉圃。

蝉联二百祀,魂魄犹兹土。一旦阅沧桑,他人代为主。

痛我游子身,中年遭薄祜。驱车去关河,行行远豺虎。

亲朋不可见,何况予同父。碌碌想阿奴,耕田故辛苦。

行者叹四方,居者愁门户。岂为别离哀,努力念尔祖。

四桥柳色。又曲波怨送,西泠残篴。记傍玉楼,拂镜花枝手亲折。

无奈红销翠减,重题入、江郎閒笔。回梦里、误了流莺,歌酒换离席。

倾国。恨寂寂。念去后枕函,泪粉还积。凤弦代泣。解诉飘零更谁忆。

惟有孀娥冷伴,曾印遍、吴天愁碧。认载雪,湖上路、欲归未得。

急濑转迟涡,乱山容独泊。唧啾动岭深,熠熠施树薄。

衾抱夜流奔,梦从山鬼谑。不知西月低,斜照胸中落。

俗尚家灵运,谁堪社远公。空山云不出,愁杀渡溪风。

绣衣双节从天下,文字皆称一世豪。
桂山发地凛千尺,新诗与之相并高。

新秋不换,过皇姑渚畔,七襄停织。天上一年如一日,却爱千金时刻。

珠露溶溶,银湾耿耿,不怕风涛急。转盼重逢,笑指人间何夕。

便是薄倖灵乌,多情瑞鹊,恩怨天然别。绡阙莫嫌良会少,月寡星孤堪惜。

世世生生,长生殿里,夫妇何曾得。痴儿騃女,又向果筵陈乞。

潞子城头紫气悬,词臣持节下从天。绨函借日开银榜,绮阁飞花映醴筵。

疏雨寒声汾水上,白云秋色太行前。江乡更待趋庭庆,共羡彭■阅大年。

门有车马客,清晨过衡门。一见知旧识,倾盖停高轩。

延客中堂坐,殷勤听嘉言。问讯来何处,答云家平原。

离乡三十载,丧乱今谁存。暂逢同骨肉,相见如梦魂。

交欢展华宴,适兴奉清樽。冰鲙切鲜鲤,蕙肴杂芳荪。

中情既相洽,密语方细论。冠冕岂不贵,簿书亦已繁。

蝇营与狼顾,昧者竞驰奔。蛾以灯自灭,玉同石俱焚。

人生若朝露,富贵如浮云。今我不为乐,晨兴忽已昏。

持杯各倾倒,感子意弥敦。驱车出门去,林月照东园。

海雨花阴候,春泥屐响声。鸦鬟簪抹丽,纨扇过清明。

玳瑁潮通市,芭蕉绿上城。昌华鼓舞院,销尽美人情。

缓兀吟鞍去,鞭长袖里垂。烟分村远近,水见地高卑。

风紧鸟飞疾,川寒鱼上迟。拥炉坐残雪,久已数归期。

吴下谦谦抱朴孙,妙年应遇长桑君。
素心皦皦恒如月,一寸灵苗手自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