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勇猛强悍数武王,无人武功比他强。明君成王和康王,上天对其也赞扬。从那成康时代起,周邦统一占四方,英明善察好眼光。
敲钟打鼓声宏亮,击磬吹管乐悠扬。天降多福帝所赐,帝赐大福从天降。仪态慎重又大方,神灵喝醉又吃饱,福禄不断赐周邦。
执:借为“鸷”,猛。竞:借为“勍(qíng)”,强。
竞:争。维:是。烈:功绩。
不(pī):通“丕”,大。成:周成王,周武王子。康:周康王,周成王子。
上帝:指上天,与西方所言的上帝不同。皇:美好。
奄:覆盖。
斤斤:明察。
喤(huáng)喤:声音洪亮和谐。
磬(qìng):一种石制打击乐器。筦(guǎn):同“管”,管乐器。将(qiāng)将:声音盛多。
穰(ráng)穰:众多。
简简:大的意思。
威仪:祭祀时的礼节仪式。反反:谨重。
反:同“返”,回归,报答。
此诗前七句叙述了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功业,赞颂了他们开国拓疆的丰功伟绩,祈求他们保佑后代子孙福寿安康,永远昌盛。在祖先的神主面前,祭者不由追忆起武王创业开国的艰难,眼前浮现出几代祖先英武睿智的形象:击灭商纣,开邦立国的武王,东征西讨,开拓疆土的成王、康王。既有对祖先的缅怀、崇敬、赞美,也是吹捧祖先、炫耀门庭、沾沾自喜的一种心理反映。
接着此诗又以四件典型的乐器,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渲染、烘托了祭祀场所的环境氛围:钟声当当,鼓响咚咚,磬音嘹亮,管乐悠扬,一派其乐融融的升平景象。通过这四种乐器奏出的音乐,触发了人们丰富的联想:在平坦广阔的大地上,矗立着巍峨的祖庙群(天子九庙),像天上诸神的圣殿,高屋深墙,宫阙衔连;在祭祀的内堂,分列着各个祖先的神主,前面的供台上陈列着各种精心准备的祭品,或牛或羊或豕或粢盛或秬鬯,令人不禁肃然起敬。两旁直立着许多随祭的臣仆,屏神静气,主祭者周王一丝不苟地行着祭祀大礼。钟鼓齐鸣,乐声和谐,吟诵的祭辞,虽然平直简约,但是在祭祖这一特定的场所,抚今忆昔,浮想联翩,仍可体味出理性的文字后面掩藏的那一缕幽思。
此诗在文学技巧上运用了赋的艺术手法,“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语),叙说简明,直道其事,以简古的语言为祖先歌功颂德,祈求福庇。诗意虽然略显浅易,但因是与古乐相合而诵,又在“穆清”“肃雍”的庙堂使用,有着超出单纯文字所表达的功能,即特定的环境氛围、特定的心理感受会产生特殊的欣赏效果。远古诗歌,研究者多以为是诗、乐、舞三者合一的,颂诗也是如此,不单是具有文学性一个方面,因此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内涵、风神,就不能只局限于文字上的表面理解,而应以文字为契机,从庙堂文化这个大范围的角度进行整体的品味、把握,结合对音乐、舞蹈、建筑艺术特点的联想,作全方位的审美观照,才能领会包括此诗在内的颂诗那种庄严、高贵、古穆、雍容的艺术内涵。因为颂诗的功用在于“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毛诗序》),这一目的决定了它的形式、内容、语言风格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仅仅是王公贵族,也就是说颂诗的审美趣味与它的使用价值是相互统一,互为因果的。
此诗是昭王时代的祭歌,比起早一些的颂诗,在用韵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祭祀仪式隆重尤其是乐器齐奏进行了形象生动斩描述。“喤喤”“将将”“穰穰”“简简”“反反”等叠字词的连续使用,语气舒缓深长,庄严肃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体现出庙堂文化深厚的底蕴。
颂诗的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现代研究者对它的文学价值多有贬斥。固然颂诗是仅供统治阶级玩赏的庙堂文学,缺乏文学意味;但它那种古穆肃雍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仪式化的官方文学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此诗作于西周昭王时期。关于此诗的旨义,前人有两种解释,《毛诗序》和三家诗都以为是祭祀周武王的诗,而宋人欧阳修、朱熹则以为是合祭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的诗。考察诗的内容,在赞颂周武王的同时,也涉及到了周成王、周康王,因此此诗的创作目的是称颂武王和成康功德之盛。
清远吴兴古山水,毗山去郡不十里。一塔飞英到峰堕,万井炊烟并云起。
梁国才人柳侍中,构亭争胜白蘋风。棠阴欲尽兔葵出,千载风流指顾空。
彷佛山灵诉天帝,遣作中丞读书地。洗砚池含星斗文,题诗壁吐云霞气。
修廊复阁冠坡陀,美筱苍藤衣涧阿。花如怀县斋前密,果比闲居赋里多。
我歌一赠毗山长,为是浮家易来往。糟丘好酿三百斛,莫遣王猷信仍爽。
丰乐溪边,潜虬山畔,几年春色留人。玉骢初到,长记拨红云。
便与桃花会约,花开处、来定千巡。都相识,一花一态,一日一番春。
良辰如梦里,又教瞥见,玉辔琼茵。想轻随雾,娇逐芳尘。
只我天涯倦容,故乡杳、往事难论。空惆怅,西风不管,一夜老江蒪。
一壶悬挂阊门市,不学壶公隐名字。手持百药亲㕮咀,调合君臣并佐使。
三因六气将无同,七表八里诚难工。诊疗时施七勺力,笑谈坐取十全功。
问君神巧何能尔,家法相传有微旨。利心不守守恒心,起死回生端在此。
呜呼民病全凭州县治,州县几人识恒字。烦君磨砺古砭针,针起贪顽作良吏。
春尽看春兴未穷,还陪仙侣叩禅宫。香台路入烟云转,石窦泉从薜荔通。
花落诸天浑是雨,松临午日不闻风。当歌一醉愁无赖,回首红尘绮陌东。
昭潭黑云起,橘洲风捲沙。乱雨洒篷急,惊堕樯上鸦。
鼋鼍互出没,暗浪鸣橹牙。渔灯半明灭,湿光穿芦花。
徇业谢成操,复礼愧贫乐。幸会果代耕,符守江南曲。
履运伤荏苒,遵途欢缅邈。布怀存所钦,我劳一何笃。
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玉垒驰烽日,金川搆衅年。飞刍劳出塞,借箸仗筹边。
裹革言偏验,书旂业竟传。闻鸡怀旧侣,洒泪向秋烟。
秋声何凄清,栖禽夜勿惊。我生逢百忧,感此涕自零。
涕零可奈何,思君若流波。暂别伤契阔,永离况泉穴。
房栊来悲风,虚空自生寒。忆昨梦寐中,仿佛睹君颜。
惕寤无所见,形影空自怜。冥冥泉下人,曷云复来还。
君往不复还,余生岂能延。寄居当几时,忧患在其间。
昊天实为之,为之复何言。
昨夜东风入敝庐,晓来门外见新符。山茶映水回春色,樽酒招人起病夫。
破戒一斟将兴发,从渠三劝觅愁无。意中我了南山老,应有杯盘对老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