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刚融游仙、忧生、饮酒、纵情为一体,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诗的前四句,追思仙人,提出疑问。诗人开篇便从古时仙人、仙境起笔,首先创造出迷离缥缈的意境,也凝聚着诗人一生求仙的曲折历程和复杂心态。首二句仙人、仙境相应,山海对举,“栖”、“入”二动词镶嵌句中,造成神妙飘逸的意境,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景仰、追思的情感。后两句则转入疑问,这是经过一系列的艰苦探索之后的反思绪果,疑问中透露出诗人迷惘、惆怅的复杂心态。
中间四句,感叹时光倏忽,人生易老。这里,诗人为强调人生变化之迅速,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浮生”两句中,“流电”的意象与“浮”、“速、‘倏忽”等词语的交互作用,就凸现出其人生短促的意识。”天地”两句又以永存的天地为反衬,来强化其人命不常的意识,揭示出时间的无限、宇宙的永恒与人生有限、容颜易改的矛盾,倾泻出诗人欲有为而不得,欲超脱而不能的内心矛盾与苦闷,流露出迷惘、倜怅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
结尾两句,紧扣诗题,揭出主旨。诗人在仙境、人生皆令人幻灭、绝望的情境中,忽辟奇境,面对酒杯而产生种种联想,在欲饮未饮的心灵搏斗中,以尾句中反诘的语气透漏出他欲超脱而不能的复杂心态,也表达出更高远的精神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诗人内心情感流向变化来结构全诗。起笔是对古仙人思慕的情感基调,继而转入对仙人不复现的失望,对求仙追求的疑虑与怅惘。然后由上而下转入对人世时光易逝的忧虑,对容颜日改的无可奈何,表达出一种失落、灰心和幻灭的情绪。至此,诗人的感情潮水已退入最低谷,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这时,诗人又以超然挥洒的笔触,突然推开去,独辟蹊径,以面对酒杯的联想、发问,表达了“含情”有待的高远精神追求,从而创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就形成了全诗看似漫不经心、跳荡不羁,实则整然有序,浑然天成的艺术结构,显示出这首诗“飘逸”的风格。
李白自“十五游神仙”始,一直痴迷于道教之中。而今当李白“老之将至”之时,他回首求仙访道的历程,开始反思平生求仙的经历,以及眼见“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的事实,对自己沉于道教已开始觉醒,鉴于这种复杂的心态,便创作了这首诗。
邓将军家住文水濆。十五袭父爵,桓桓气凌云。二十年前尚年少,镇抚西湖到南诏。
纷纷蛮部未知名,手提一剑身横行。去年蠢尔犹纷争,片言折之无不平。
万里归来报天子,奏对边情若流水。御前官赏赐勋劳,象笏朱衣拜丹扆。
曙光曈曈射双阙,又奉天书戒明发。青骢玉勒飞腾骧,楚水黔山去超忽。
云南到时花未飞,还以天恩谕远夷。只今四海遵文教,独恃短兵何所为。
夫子人之杰,魁然道最纯。乡闾连沛邑,族系出虞宾。
清节冰壶莹,孤标玉树新。妙龄探桂窟,雅志傲蒲轮。
事业传衣钵,风流表缙绅。斗南惟此老,月旦复谁人。
忍死哭亡社,偷安笑具臣。斯文虽未丧,吾道竟难伸。
彭泽不书宋,东陵无负秦。直从强健日,收得自由身。
把臂言犹在,回头迹己陈。发书占贾鵩,绝笔感商麟。
玄矣骑箕尾,嗟哉厄已辰。终天从此别,穷壤向谁亲。
堕椁逢王果,留灯待沈彬。彭殇俱逝水,孔蹠共荒榛。
书带缘新垄,笛声起旧邻。绝弦双堕泪,挂剑一伤神。
冢树悲长夜,山花作好春。龟趺平木杪,谁为写光尘。
尝闻吴刚上天去,手斫嫦娥宫里树。调向人间作散仙,阳羡州中水边住。
曾见玉兔杵玄霜,三生悟得烧墨方。墨成得钱即酤酒,那知世有白玉堂。
百年生计万虑息,身不求知名四集。卧吹长笛看青天,岁扫桐烟三百石。
周郎昔斲长桥蛟。腹中有白凝为膏。石床煖倾玉髓滑,竹屋夜捣山月高。
江南李墨人共惜,安得今人不如昔。君看郁郁歙州山,山上青松尽千尺。
买来新婢,看生虽草舍,盈盈娇小。只为饥寒抛骨肉,竟作依人飞鸟。
顽不闻呼,懒先觅睡,闺课何曾晓。且须情恕,跛奚黄子尝教。
吾更约法三章,屏当绣线,床拂中庭扫。瀹茗焚香司笔砚,插架尤须端好。
数日长随,一朝谛视,村气除多少。喜分钗朵,笑他还插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