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

两汉·佚名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呼啸的秋风让人无限忧愁,进也忧愁,退也忧愁。
异域戍边的人,哪个不陷入悲愁中?真是愁白了头啊。
胡人之处多狂风,树木萧瑟干枯。
离家日子越来越远,衣带渐宽人消瘦。
思乡的悲苦无法言说,就像车轮在心中旋转。

注释

萧萧:寒风之声。 
胡地:古代胡人居北方,故后即用以代指北方。飙(biāo)风:暴风。 
修修:与“翛翛”通,鸟尾敝坏无润泽貌,这里借喻树木干枯如鸟尾。
思:悲。末二句是说难言的悲感回环在心里,好像车轮滚来滚去。

鉴赏

  读这首诗,容不得人情感上有所酝酿,劈头便为一派浓重的忧愁所笼盖——一个苍莽悲凉秋日,一场郁郁无欢的怅饮,本已令人愁闷难耐。何况还有那吹不尽的秋风,老是在帐外“萧萧”地响,更教人愁杀。“秋风萧萧愁杀人”,这一句突发的啸叹,正将主人公心头的万缕愁绪,化作烈烈秋风,“苍茫而来”,立时令人生出一种“不可遏抑”的困扰之感。“出亦愁,入亦愁”,则以细节刻画,抒写愁苦中人的坐立不安。不禁使人感到,那困扰着主人公的忧愁,竟怎样难以趋避、无可摆脱。受这困扰的,不止主人公一人:“座中何人谁不怀忧?”既称“何人”,又加“谁不”,这双重反问告诉人们:那忧愁正如病魔一样,已侵袭到所有在座者的心腑。使主人公所对无非忧者、所闻无非愁叹——这样的日子,真能耗蚀人的青春,加速衰老之期的到来。难怪主人公要发出“令我白头”的幽幽哀叹了。

  以上一节,一味写“愁”,使人来不及细想,先就浸染上了那摆脱不开的忧愁。读者不免要问:诗中主人公是谁?他究竟为什么如此忧愁?第二节诗,正为读者解开了疑团:“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胡地”,即塞外胡人居处之地。主人公既呼之为“胡”,可见他自己不是胡人。联系下文“离家日趋远”一句,可知主人公应是远离家乡、出塞戍守的汉卒。对于初到塞外的旅人来说,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的异域风光,实在是新鲜而奇妙的。但作为戍卒而久居胡地,看惯了浩瀚的黄沙,见不到几多绿意。秋冬之际,唯有呼啸的飚风,时时摇撼着稀疏的高树。那滋味可就大不好受了。它们所能勾起的,只能是千重忧虑、万里思情。读到这里,读者便可恍然大悟:主人公之所以“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之人之所以“谁不怀忧”,那都是心揣着有家难归的万里离思的缘故。在这样的断肠人眼中,无论是“飚风”,无论是“修树”,触目间全都化成了一片愁雾。故此二句看似写景,实亦写愁,正与上文“秋风萧萧愁杀人”相应,将满腹的忧愁“外化”了。

  如果说,忧愁可以催人衰老,它首先带给人们的,则是憔悴和消瘦。“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诗中的主人公,正因为飘泊异乡、离家日远,被愁思消磨得茕茕骨立了。但诗人却不肯明言,而是巧妙地运用“衣带”之“日缓(松)”,以反衬主人公身躯的日见消瘦,写得含蕴不露而哀情深长。一位形销骨立的戍卒,就这样独伫于塞外荒漠,默默无语地遥望着万里乡关:“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他不是无语可说,而是心中塞满了愁思,纵然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要描述这样一种痛苦之状,笔墨是难以胜任的。但人们在极度痛苦之中,想象力就往往特别活跃,笔底口中便常常跳出奇语。《卫风·河广》的主人公,在眺望黄河彼岸的故国时,思归心切,就唱出了“谁谓河广,一苇杭(渡)之”的奇句。而这首歌的主人公,为抒写胸中难以排遣的痛苦,竟想出了“肠中车轮转”这一奇喻。用滚滚车轮在肠中的转动,写主人公无可言传的曲曲愁思,真是形象得教人吃惊。也正因为如此,戍卒那离家万里的痛苦怀思,才以更强的力度震荡了读者的心弦,使人不能不为之悚然动容。

  有人认为,《古歌》所抒写的,是“游子天涯之感”,恐怕不确。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它应该就是“胡地”戍卒的思乡怀归之作。东汉曾多次对羌人用兵,战争均延续十数年之久。朝廷之将贪功而无能,至使离乡征戍之卒“进不得力战,退不得温饱”,大批丧生于“胡地”、边境。这正是《古歌》之类思乡之作产生的背景。这首歌熔抒情、写景于一炉,在“秋风萧萧”中抒写困扰戍卒的愁思;又将它融于异乡的修树、荒漠的飚风之中,变得更加蓬勃、纷扬;最后忽设奇喻,将其化为辘辘车轮,在肠中滚转不已。如此形象的情感抒写,显示出汉乐府民歌在抒情艺术上已有怎样长足的进步。能够与它比美的,在汉代,恐怕只有“长于抒情”的《古诗十九首》了。

  猜你喜欢
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
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

春池蘋藻绿盘跚,群鸭相呼戏碧湍。两两轻舠闲倚岸,斜阳清景鉴中观。

身闲宜晚食,岁晏忌晨兴。
人自嘲便腹,吾方乐曲肱。
睡蛇虽不去,梦虺已无凭。
寄语中林客,思禅病未能。
元帅楼船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千帆日助江陵势,
万里风驰下濑声。杀气晓严波上鹢,凯歌遥骇海边鲸。
仲宣一作从军咏,回顾儒衣自不平。
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风霜随马去,炎暑为君寒。
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先凭报亲友,后月到长安。

南北间关百战馀,此身宗社许驰驱。可怜功业惟诗在,自决存亡与国俱。

强敌至残犹叹服,皇天无意竟何如。平生心事堪谁诉,漫托他年半纸书。

秦人避嚣处,鸡犬桃花林。水石隐天镜,泉萝闻夜琴。

纷吾厌氛壒,欲往路瀰深。永怀苏门啸,邈然尘外寻。

无虏到来传炮火,有人行处断炊烟。
虚惊自是寻常事,墩堡堪怜不似前。

孟夏雨初霁,海村桑叶肥。小麦蔪蔪秀,雉来麦上飞。

怅然远游子,顾盼思岩扉。十年困马足,四体悬鹑衣。

世态已阅历,长策莫如归。檗树无甘荫,冰壑无炎辉。

从来高蹈士,不厌寒与饥。去去故山中,努力餐蕨薇。

长林何处所,泉洁山秀峙。暧暧人烟际,灌木四五里。

枝上老鸦多,春来各生子。子幼含哺劳,子大雌雄恃。

恩勤虽已极,骨肉一巢里。此时垂白母,望远闾自倚。

行路稍欲稀,夕阳半山紫。儿今远归来,无米亲亦喜。

末语,非至性人谁能道出?

叹人身,如草露。却被晨晖,?转还归土。百载光阴难得住。只恋尘寰,甘受辛中苦。告诸公听我语。跳出凡笼,好觅长生路。早早回头仍返顾。七宝山头,作个云霞侣。

门外三竿红日迟,向阳花木暂熙熙。老翁曝背亭前坐,自取经书教小儿。

当年二老赵张俦,独许先生第一流。异政曾闻山鬼伏,直声须向古人求。

从来走卒知司马,到处儿童说细侯。惆怅当年旧游处,羊昙不肯过西州。

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

匣中一明镜,好鉴明镜光。明镜不可鉴,一鉴一情伤。

少知雅琴曲,好听雅琴声。雅琴不可听,一听一沾缨。

青阳畅和气,谷风穆以温。英茝晔林会,昆虫咸启门。

高台临迅流,四坐列王孙。羽盖停云阴,翠郁映玉樽。

老去无所为,结庐在竹庄。竹庄荆棘深,宿昔狐兔藏。

岂无江海愿,齿发不足偿。生则居庵中,死则埋庵傍。

彪炳得之子,郁然沧海精。词华追往哲,道范迪群英。

雄章时倚马,声价日连城。簪组已文铎,铅丹仍短擎。

郡借董孤笔,乡归李劭评。鞚发真千里,笼收擅八琼。

偶遭倾盖语,遂辱断金盟。载酒论奇字,题铭谢大烹。

移舟乘月曙,挥麈坐参横。幕卷霏微雨,灯挑长短更。

一夕持衡去,三秋荐剡成。感时精鉴别,慎职尽才名。

燕集归无几,莺迁去有程。能将此别意,播入古人声。

慷慨上世训,徘徊知己情。椽笛随歌咽,匏樽杂泪倾。

籍籍今安定,翩翩老向平。清欢苦未足,远道本难轻。

自合酬天子,何因变友生。惟余儆义范,垂死独牵萦。

一区深坞可藏春,卢橘杨梅次第新。九陌风尘不到地,百年云水自由身。

轩中留客惟棋局,枕上看山亦葛巾。闻说藏书馀万卷,青云还属后来人。

笑认鸾江旧佑环,大槐梦觉已无关。
看花要在雪霜里,品士莫于文字间。
乌府清风如有约,鹤楼明月不教閒。
直须存活苍生了,却把丹囊贮九还。
大禹归天后,南惟此庙存。
屋腥龙挂影,岩墨电烧痕。
夜祭支间火,春鼙浪里门。
到今疏凿水,敢不向东奔。
者边颺下舀溪杓,鈯斧又移深处山。
说与白云门外客,相逢莫作旧时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