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黄头进酒斗醇浓,问有均颁不启封。向晚闻呼装尚酝,双瓶环绕小金龙。
士有负盛名,卒以亏大节。咎在见事迟,不能自引决。
所以贵知几,介石称贞洁。唐至昭宗时,干戈满天阙。
贤人虽发愤,无计匡杌隉。邈矣司空君,保身类明哲。
坠笏雒阳墀,归来卧积雪。视彼六臣流,耻与冠裳列。
遗像在山厓,清风动岩穴。堂茆一亩深,壁树千寻绝。
不复见斯人,有怀徒郁切。
划船打桨催将去,愁听乌篷雨。越王台上梦迢迢,人在乱莺声里、过花朝。
归来重见东风面,杨柳青如线。碧桃还有几分留,为我一春湖上、不曾游。
冻禽塌翅飞,模糊见人影。林寒夜开未,一院古苔冷。
日短短,苦未足。夜游还秉烛,琵琶弦拨无愁曲。斗鸡开府鹰仪同,无愁天子愁无穷。
愁无穷,起相和。杞人莫自忧天堕,女娲宫中捧石坐。
君马黄,臣马玄,二马并驱君马前。君马前,臣马后,山高路长马不走。
君当行,臣当归,与君齐足焉能希。
汉郊五畤答鸿禧,草木甘泉夜色移。昨日长安道傍过,故宫无奈黍离离。
八途会无宗,乘运观嚣罗。化浮尘中际,解衿有道家。
骋烟忽未倾,携真造灵阿。虚景盘琼轩,玄钧作凤歌。
适路无轨滞,神音舞云波。齐德秀玉景,何用世间多。
何处征徭急,兹山水石奇。鸟鸣新叶长,磴仄断云移。
趺坐天正碧,起行风自迟。径穿松罅去,巾袂罥蛛丝。
石根夭矫出寒梢,明月空山舞翠蛟。□作江湖墨风雨,曾随海浪过南交。
伏匿更名姓,依人函谷游。匡君疏骨肉,取相快恩仇。
为有绨袍赠,应将莝豆酬。解衣兼惠食,故友尚绸缪。
嗟君行矣慎风波,住尚销魂奈别何。时事休谈宜痛饮,知音更少莫悲歌。
天将过海传苏轼,地有高台吊尉佗。闻道岭南频报捷,战尘不似故乡多。
散策寻溪偶缓行,羁栖愁眼忽双明。非烟羃羃平芜合,倒影层层远翠横。
鸥鹭低飞映山去,江湖一诺百金轻。直知已造洞天内,身在人间却自惊。
龟山嫡派紫阳翁,脉演梁溪日再中。三十年来兴废事,道南祠畔转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