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东

两汉·佚名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平陵这个地方的东边,长满了松柏和梧桐。
有一天, 不知什么人劫持了住在这里的义公。
这些人把义公劫持到高门大堂之下,
胁迫他交出一百万银钱和两匹快马才能赎人。
交出两匹快马的确已相当困难,更别说百万银钱了。
可是义公回头见到追钱的小吏,心中只有悲痛无奈。
义公心中悲痛得就像血在流淌一般。
只好带口信给家人,卖掉那头小黄牛凑钱来赎我!

注释

平陵:汉昭帝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七十里处。
松柏桐:指墓地。古代墓地多种植松柏梧桐。仲长统《昌言》说:“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坟。”
“不知”句:不知是什么人绑架了一个善良的人。劫:劫持,绑架。义公:善良的人,大好人。一说义公是姓义的人,一说指义公翟义。
高堂:高门大堂,代指官府衙门。
“交钱”句:必须交出一百万钱外加两匹快马才能放人。走马:善跑的马。
顾见:回头看见。追吏:逼索财物的官吏。恻(cè):悲痛
“心中”二句:因心中悲痛,心血都要渗出来了。漉(lù):渗出。一说“漉”作“流尽”解。
“归告”句:回去转告家人把小黄牛卖掉凑线来赎人。犊(dú):小牛。

鉴赏

  《平陵东》属汉乐府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这首诗写一个善良的人平白无故被人绑架去敲诈勒索,被逼无奈,只好叫家人卖掉小黄牛凑线来赎身的故事

  全诗每三句为一节。第一节写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经过。在平陵东侧一片阴森浓密的树林中,一位善良的平民义公遭到了绑架。事情发生得突然,义公心中充满了惊疑恐惧之情。这绑架良民的行径是何人所为?“不知”句提起疑问,含煳得极好。联系下文的“高堂”“追吏”,可知这是官吏捕人。不言其“捕”而斥为“劫”,意在表现出官吏行事的粗暴凶狠。观其行迹,真如盗匪,使人不能相信这是官吏行径。直来到高堂之下,才敢确定这劫义公的竟是官府所为。以“不知”故作疑惑,含讽刺之意于言外,掲露出“官府即盗匪,官府甚于盗匪”的黑暗现实。笫二、三节就直写官吏敲榨勒索财物的强盗行径。高堂之上,本应是主持正义、惩办强暴的所在,现在却要义公“交钱百万两走马”,贪暴官吏公然逼迫善良百姓,义公在猝然之间遭此厄运,如此惊人的巨额赎资不可能交纳得出来。

  “两走马,亦诚难”,义公为此悲愁交加,百般煎迫。可稍有迟疑,摧辱即至,逼得他一看到追逼的官吏,就不由得心惊色变。“心中恻,血出漉”极写出义公内心痛愁恐惧的惨烈。在贪官暴吏敲骨榨髓的勒索之不,他感到仿佛心中的血都要流尽了。透过这极端痛苦的心 情,不难想象出义公在官府遭受到的摧辱与折磨该有多么严酷。在此绝望之中,他已经无路可走,只好忍痛“归告我家卖黄犊”。一个善良的平民在虎狼之吏的逼迫下,就这样倾家荡产了。这悲惨的结局中又凝结着多少痛苦和悲愤!即便如此,可黄犊所值有限,以这点微薄的赎资能满足那贪狠恶吏的无厌之欲,使义公逃脱这场厄运吗?诗歌最终引发出对人的永久关切。

  这首诗和两汉其他乐府民歌一样,继承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通过“义公”被劫持、被勒索、被逼卖黄犊几个细节,从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揭露了一个社会问题:即广大人民的穷困是由于统治阶级的压迫使然,“义公”一家的遭遇即是一证。

  《平陵东》篇幅短小,情节也不复杂,但含意非常深刻。它反映了在黑暗残暴的社会人民生活的艰难苦痛。在简洁的叙事中融入抒情,表达人民痛楚、悲愤的感情,格调凝重。在语句上,毎节的第一句重复上一节的最后三个字,运用了民歌中常见的“顶针续麻”的修辞手法,以文字上的复迭,造成迂回往复、反复吟咏的效果,使语意更加连贯,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

创作背景

  《平陵东》是一首控诉贪官恶吏采用绑架手段敲诈勒索平民百姓钱财的故事诗,大约产生在西汉末年。《古今注》、《乐府古题要解》 以为此诗是翟义门人为翟义起兵讨伐王莽事败被害一事而作的,但这种说法与诗意不合。

  猜你喜欢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
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
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兴还江海上,迹在是非端。
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
畴昔胜冠日,曾为绛账生。
九言闻善教,一顾得虚声。
不意叨严近,於今接老成。
宁须诗酒赐,侍坐已知荣。
列郡二千石,所理我与共。
临淮守最贤,万口交一颂。
彼邦困飞蝗,我境欲集凤。
彼民粒不充,我黍地无空。
严乎如秋霜,巨猾弗得纵。
断乎如蓍龟,吏法不敢弄。
铃斋昼观书,朱轓春劝种。
明堂购众材,我公实梁栋。
行吐胸中奇,勋名光有宋。
贱生何为者,碌碌备僚从。
天幸所与薄,半岁侍羁鞚。
燕雀势力小,鹅雁食口众。
贫贱两虽甘,沥恳辄披控。
朝廷重为邑,外台荐方用。
岂惟进雨蹠,抑可利微俸。
私心觊公举,如昔望郡贡。
媒衒士所丑,未罪已自讼。
公如飞一章,举族免饥冻。

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躬耕。
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

学诗必学杜,万口同一噪。连城有真璧,未可珷玞冒。

呜呼浣花翁,在唐本别调。时当六朝后,举世炫丽藻。

青莲虽不群,余习犹或蹈,惟公起扫除,天门一龙跳。

骨力森开张,神勇郁雄惊。阳乌掩爝火,轰雷塞蚓窃。

天壤此一途,疏凿曾未到。一开五丁峡,遂坦九轨道。

坐令翰墨场,莫不奉旌纛。微之仿精切,退之师排奡。

义山鍊格遒,涪翁取径峭。豪宕放翁吟,悲壮遗山吊。

斯皆分杜派,各具一体妙。迨明李何辈,但摹面目肖。

彭亨鼓蛙怒,咆勃奋虎啸。徒滋虚气张,终觉轻心掉。

旷代有东浦,孤诣戛独造。渊源溯《雅》、《骚》,根柢本忠孝。

读书必破卷,陋彼管窥豹。出语必惊人,鸷若韛脱鹞。

力厚巨鼎扛,思沈重渊钓。每于朴僿处,隽味出揉拗。

以追少陵大有作为作,磁铁两孚召。得皮兼得骨,在神不在貌。

缅昔老拾遗,入蜀诗益爆。长揖严尹幕,高歌葛相庙。

至今旧草堂,万丈光尚耀。先生出筮仕,即泛锦江棹。

固知关宿缘,岂特发遐眺。新诗十二卷,精心躏堂奥。

子美有替人,当亦意不料。寓斋得披读,狂喜成绝叫。

惟应瓣香然,敢肆饭颗诮。传语学杜人,津梁此先导。

架上絺衣卷翠丝,手中团扇怯风吹。
侍儿不识人心别,还把红盐洒竹枝。

鬻蔬养母亦堪怜,曾有东湖识屦钱。四十不妻妨母食,险□啖鸭已忘天。

满眼溪山庵尽开,草玄亭子半荒苔。如何秪写渔家意,不及扁舟载酒来。

北风卷湖水,万里雪欲狂。乘势不自止,云开日垂光。

风伯益振厉,行子立欲僵。青女探其机,变作明日霜。

湖水冻成坼,层冰傲朝阳。松柏愁悴死,宁云草苍苍。

哀哉羁栖人,破褐无几长。塞向亦墐户,退怜无地藏。

缅思六月中,誓言望清商。及今玄冬时,懔懔反莫当。

流金与折胶,事乃旦暮常。安时辅尔躬,毋为徒自伤。

客厨向晚菜羹甜,细细风来淡月兼。南极星辉何处野,北堂人捲此窗帘。

霞杯酒愧斯今酌,海屋筹将几度添。假寐梦魂缭绕去,罗浮天外万峰尖。

国尔忘家是所先,如何交构竞争权。霜台白简真可畏,一日五公俱左迁。

芙蓉已过菊花残,独有松筠耐岁寒。一榻萧然无个事,坐看红日上栏干。

王郎写梅如写神,天机到手惊绝伦。自言临池得家法,开缣散作江南春。

酒酣豪叫呼霜兔,宝泓倒饮隃糜薰。龙跳虎卧意捷出,纵横错漠迷芳尘。

繁花不消千树雪,古苔蚀尽樛枝铁。缟衣绰约佩珰明,夜夜贞心照寒月。

嗟予落魄西湖澒,梦魂几度入梨云。东风吹香趁流水,断桥愁送波沄沄。

一杯不到孤山土,忽见王郎已千古。还君此图歌莫哀,原草青青隔烟雨。

烹得黄羊。喜厨中酒熟,甑里糕香。团圞无镜,听儿女、有家当。

五穷辞去去东洋。依然那时、镫光烛光。消得我、七十次,香花供养。

惆怅。休更想。要识世间,苦乐常相傍。范釜常寒,梁炊不熟,他日欢情无量。

勘破流年似回环,只愁霜鬓明朝长。谁思量。紫姑神、如愿酬饷。

崎岖历尽又归来,半载愁颜一笑开。室免漂风安梓舍,天留爱日永兰陔。

立锥岂遂真无地,避债何妨再筑台。自有千秋卿识否?白云深处胜蓬莱。

未有雄谈对文畅,聊将心迹语高闲。江流绕遍黄泥麓,万石崎嵚无片顽。

江右文章今四叶,水心气脉近三台。

草舍柴门僻更幽,何期过客也经由。
蒿汤备礼不知愧,犹对傍人卖口头。

太孤太赊日杲杲,璞玉浑金恶种草。无负平生雪此冤,不如一阵香风扫。

白日忽西匿,寒风号北林。我读李公传,缅然怀林今。

公昔肮脏人,少年负奇气。初令封河滨,以身为封禦。

再补雒城驿,冲疲俗久慵。公至振其啙,士民争向风。

内召□梧冈,鸣惊鹓鹭行。群鸮胡为尔,委蛇雍序旁。

既榷武林关,又采三山石。时艰赋不亏,运驶耗弥涤。

天子喜公才,畀□□云□。凶渠肆要挟,公祇饬跗注。

昌平邻寝园,石□□□□。□□屹虎踞,敌来莫控弦。

肤功日以高,谣啄亦不少。复往备洮岷,开荒市騕袅。

无何西宁去,军声益大著。虽□藩辖茶,谗者未息怒。

赖上鉴公劳,知公习戎事。临磁壁垒清,摄肃崇墉峙。

群丑犯我疆,擐甲走穷山。贾勇一当敌,截级累累还。

□馀鸟兽散,闻风成远駾。问公奚整暇,云公有良配。

家政咸肃雍,公得远从戎。节钺方在望,兴言念莆中。

□□□□云,母亦游阆苑。一雄复一雌,相将超忽恍。

□帝念公勋,卿月耀华表。仲子拜宫端,前后同辉皦。

每为述先猷,述毕□□泣。愿得琳琅章,金石垂不没。

□附仲子籍,视公为谁父。乃母即吾母,坤德能无慕。

泚笔合传篇,因风歌薤露。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