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吟

两汉·佚名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缓步走出临淄城的城门,遥望萧瑟死寂的荡阴里。

那里有三座坟墓紧相连,形状大小都非常的相似。

请问这里是谁家的墓地,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

他们的力气能推倒南山,又能截断系大地的绳子。

不料一朝遭到谗言,他们三人却是因为两个桃子的原因而死 。

谁能够设想出这个奇计?他就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注释

梁甫吟: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乐府诗选》,这篇为齐地土风,可能诸葛亮作。

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

累累:连缀之貌。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

田疆古冶子: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二桃赠给三士,让他们计功食桃。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桃。最后古冶子说:“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当我左手拿着马,右手提着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误认为是河伯。我可以说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公孙接、田开疆二人听后皆羞愧自刎而死。古冶子见此,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因此,他也自刎而死。

排:推也,这里是“推倒”的意思。南山:指齐城南面的牛山。

绝:毕,尽。地纪:犹“地纲”。“天纲”与“地纪”,指天地间的大道理,如“仁”、“义”、“礼”、“智”、“信”等。一朝:一旦。

晏子:齐国大夫晏婴,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乃齐国名相。

鉴赏

  诗的前四句,先从位于齐城(今山东淄博)东南荡阴里(一名阴阳里)之三壮士冢写起。“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步出”与“遥望”相呼应,人未到而两眼视野先到,表明了对三坟之专注。“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这是已经来到冢前,看清了三坟相连,形状相似。这三坟相似,也象征着三位勇士之相似,皆勇力超人,皆有功于君,皆使气好胜,皆被谗不悟。接下去六句转而写坟中三人的遭遇。

  “问是谁家墓”,明知故问,是为了突出所咏对象。答曰:“田疆古冶子”,这是以两人之名代三人之名,其中包括公孙接。“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紧承上句,盛赞三人勇力绝伦。排南山,推倒南山(齐城南之牛山)。绝地纪,语出《庄子·说剑篇》:“此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这里指折断地脉。这样的勇士,结局却又如何呢?“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一朝,既言时间之速,也表明此阴谋之轻易得行。“谗言”二字,倾向性极明,既是对三士的同情、惋惜,也是对主谋者的有力谴责。二句写得斩截有力,使入感到毛骨悚然。二桃,比起三个力能推倒南山、折断地纪的勇士来,那真是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然而竟能实现杀掉三士的目的。诗句所构成的这一巨大反差,足以使人惊心动魄。诗至此,似可结又实未结,因为还留下一个疑问,这就是“谁能为此谋”?答曰“国相齐晏子”。结尾再一次用问答句式,波澜突起,把做国相的晏子指名道姓地点出来。二句看似客观叙述,不着议论,不含感情,实则皮里阳秋,有深意在。一问,意在提醒读者注意设此不寻常之谋的人,一答,指名道姓交代出为谋之人。

  “国相”,字面上是点明其身份,实际上是谴责这个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肩负沟通上下、协调文武之责的“国相”,人当以至此。这样的行为与“国相”的地位、气度、职责该是多么的不相称。“齐晏子”,是直点其名,意在立此存照,永远展出示众,使人们知道,这个善机变、巧谋划的“名相”,竟干出了这样的事。关于此诗作意,一般皆取前引朱乾的说法,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朝有悍臣武夫,宰相不能制,就应该有晏婴这样的能臣。

  从诗的主题和语言看,这首古辞当是出于文人之手。在汉乐府诗作中,此诗显得朴拙了一些,但结构还是比较严谨的,诗从望荡阴里、见三坟写起,转到写坟中人被谗言遭杀害的悲惨事件,再转到揭出设此毒计之人。层层推进,语语相衔。诗中两用问答句式,都处在诗的关键处,既起醒目作用,又使文气免于平实。语言虽质朴而少文彩,但句句简洁,文雅而不艰涩,明白而不浅俗,可见是经过一番锤炼之功的。

创作背景

  此诗为乐府古辞,属《相和歌·楚调曲》。一作《泰山梁甫吟》。这首古辞从写坟开始,保留了葬歌痕迹,但从内容看,与葬歌毫不相干,而是一首咏史诗,所咏为齐景公用国相晏婴之谋,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猜你喜欢
映竹水田分,当山起雁群。阳峰高对寺,阴井下通云。
雪昼唯逢鹤,花时此见君。由来禅诵地,多有谢公文。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清音扁新阁,山色送溪声。尚欠题诗债,难寻把酒盟。

囊空无长物,甑堕底浮名。绋路它州远,临风泪睫横。

薄福住山,浑无暇日。
忙时直是闲,缓处非常急。
驱园夫奴子,锄菜地,
扫松行;指莫监杨协团,拆东篱,
补西壁。眼前事乱如麻,
脚跟下黑如漆,。
蓦有个汉出来道,长老何太区区,
只向道,任是七佛祖师,
亦无这个消息。

残声雁远江横月。恨似山眉结。断烟屏隔泪珠弹。烛傍碎梧风叶响珊珊。

凉初枕倚愁边梦。甚说香篝凤。水沉帘锁露花霏。静夜诉谁幽怨比蛩啼。

有子登科入翰林,难将寸草报恩深。和熊已作中宵梦,断织曾劳往日心。

长忆红霞裁命服,空悲白发映华簪。光荣尚自沾存没,留取芳名照古今。

寿酒不论杯,乐奏呈歌舞。先□中元七日生,风露凉如许。

好待月婵娟,好与姮娥语。分付诸郎桂一枝,更觅月中兔。

陇坂何崎岖,行人且复止。直上望晴川,遥遥忆乡里。

流离肝肠断,悲歌不能已。一身已遐征,永念同室子。

何殊转蓬科,随风四散起。虽得同根生,不得同根死。

吾洒古今泪,多于陇头水。

不似虞庭锦样斑,也传五德在人间。阶前吸食苔千点,窗外啼晨月一湾。

清色何曾沾雨露,短翰那得逐云山。尘笼未脱浑如尔,却笑雍陶起放鹇。

长天过雨尘氛少,遥峰正衔西景。写倦黄庭,翻馀秋水,半榻茶烟人静。

轻衫笠冷。趁满目烟霞,怡神适兴。万壑松涛,翠阴吹下羽衣影。

翛然倚风长唳,亭亭尘外表,吟韵相应。珠树秋寒,瑶台夜永,清梦三更露警。

高怀谁领。但自把松枝,引来幽径。却过前溪,为人留画境。

委羽不知何处是,倩人扶上木兰桡。欲寻去路花梢密,争认行云酒浪摇。

流水忽随山脚转,洞天疑把杖头挑。逡巡不觉东风晚,殆有仙人弄玉箫。

道院春归寂不知,过林新叶接邻枝。
青山药长已忘约,别墅花残只悔迟。
胜事每同幽士往,高车绝少故人期。
翻嫌贫贱闲如此,芳径时来听鸟啼。

土暗尘昏天水碧,风惊雨过女真黄。鬼火光中遗石马,仙盘柱下泣铜人。

把烛新亭下,迂疏聊尔歌。酒缘人品胜,官要野情多。

燕豆客俱好,渔竿人亦过。谁知武城笑,深自惜蹉跎。

一别苏台不计春。浣沙石上草如茵。幻生花种也怜人。

梦绕吴宫心独捧,香消南国态谁颦。小名低唤莫生嗔。

镜里鸾分钗折半。牵惹离肠断。记取乍簪时,绿鬓朱颜,已被秋霜换。

驰驱万里关河远。泪洒琼花馆。回首黯销魂,秀句吟来,字字香生管。

洛阳山水多佳致,春日迟迟景明媚。耆英乐此恣遨游,古刹名园无不至。

庞眉鹤发金玉相,衣冠济济相辉光。功名事业付青史,解官林下同徜徉。

翠阴深处云屏敞,閒理丝桐寄清赏。桃花乱落红雨飘,一?天风送遗响。

雍容相与临楸枰,昼长消此烟霞情。手谈但适橘中乐,胜负宁为蝠燕争。

或来扫石题新句,笑撚吟髭觉幽趣。或来共阅无声诗,清思满怀无着处。

观泉策蹇兴何多,长松落落蟠烟萝。小桥水滑拖冰练,远峰矗矗浮青螺。

人生得志贵知止,脱屣如公曾有几。争知宦海多风波,何必栖栖恋金紫。

君不见香山九老人中仙,卷舒与道相周旋。又不见急流勇退称明哲,士论铮然重风节。

吁嗟世事能几何,朱颜转眼双鬓皤。会当仰止前修德,乐游莫遣空蹉跎。

昔在井田日,一民本非四。
农隙或工商,其艉秘称士。
是知桑禾间,可以寄书史。
时非长桀耦,时得伊傅事。
卒岁优游哉,吾道甚简易。
青女三秋节,黄姑七日期。星桥度玉珮,云阁掩罗帷。
河气通仙掖,天文入睿词。今宵望灵汉,应得见蛾眉。

才人逸气肯消磨,老去名山襆被过。千里江湖供啸傲,两閒诗卷任搜罗。

王融杂组年来满,张嵊清谈客邸多。我正匆匆归放棹,钱塘门外奈愁何。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