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幸在寺僧的引导下游览了奉先寺,晚上又住在了这寺中。
山北幽谷之中响起了阵阵风声,月光照射着寺院中的林木,撒下了淡淡的光影。
那高耸的龙门山好象靠近了天上的星辰, 夜宿奉先寺,如卧云中,只觉得寒气透衣。
将要醒来之时,听到佛寺晨钟敲响, 那钟声扣人心弦,令人生发深刻地警悟。
龙门奉先寺:龙门即伊阙,俗称龙门山,在河南省洛阳市南,自六朝以来,这里就是佛教胜地,寺院众多,佛事兴盛。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一座石窟,寺中有卢舍那大佛像及石刻群,雄伟壮观,为龙门石窟之首。
招提:梵语,译义为四方,后省作拓提,误为招提。四方之僧为招提僧,四方之僧的住处为招提房。此诗乃以招提名寺僧。
阴壑(hè):山北的幽谷。
虚籁(lài):指风声。
清影:清朗的光影,指月光。
天阙(què):一作”天窥“,本为星名,此指龙门。
象纬:象纬:指的是星象经纬,古人称恒星为经星,行星为纬星,这里泛指天空中的群星。
云卧:龙门山高入云,夜宿奉先寺,如卧云中。
觉:睡觉。
深省:醒悟,慨叹。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四方之僧为招提僧,四方之僧的住处为招提房。诗人在僧人的陪伴下游赏,晚上就在寺中借宿。诗的题目虽说是游寺,实际上把游赏的过程一笔带过,重点描写夜宿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接下来六句都承接一个“宿”字写景抒怀。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这四句写夜宿的景色。幽暗的山谷中生出阵阵冷风,月光下的林木被风吹得疏影摇动。诗人用一个“散”字描绘林木的动态,可以说是穷形尽相,妙不可言。诗人抬头看,数量繁多的星辰高挂在晴朗明澈的夜空中,仿佛迎面而来。一个“逼”字,也是极富表现力的字眼,生动地展现了星辰直欲向人逼近的那种压迫感。诗人夜卧,身上衣服单薄,蚀骨侵肌的清冷,令人不胜其寒,由此塑造了一个虚白高寒的环境。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尘俗之念必然为之一洗,悉数忘却世间的纷扰与喧嚣,心灵从而得到净化。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两句,含蓄而富有深意。诗人在快要睡醒时突然听到清晨的钟声,内心为之一惊,产生深刻的警悟,意有所得,直如禅家顿悟。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描绘了夜宿奉先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青年时期的敏锐感受能力和对佛教的初步认识。
这首诗是杜甫开元二十四年(736)在洛阳时所作。时年诗人25岁,游览洛阳,夜宿于龙门奉先寺,有感而发,从而写下这首诗。
事契从先世,姻联亦近亲。遽为重壤去,凄断十年邻。
物理真飘忽,家声正隐辚。门阑可三戟,何止驷车云。
放眼乾坤小。猛翻来、银涛万叠,海门秋早。一带沧溟云气涌,装点楼台七宝。
算十丈、红尘不到。线样虹霓钩样月,让先生、散发垂纶钓。
挥手处,复长啸。
诗狂酒侠心难老。拂珊瑚、一竿才下,六龟齐掉。陡觉天风吹日近,望里蓬瀛了了。
问仙骨、更谁同调。不信骑鲸千载下,有如来、金粟重留照。
闲把卷,识奇表。
夫子人之杰,魁然道最纯。乡闾连沛邑,族系出虞宾。
清节冰壶莹,孤标玉树新。妙龄探桂窟,雅志傲蒲轮。
事业传衣钵,风流表缙绅。斗南惟此老,月旦复谁人。
忍死哭亡社,偷安笑具臣。斯文虽未丧,吾道竟难伸。
彭泽不书宋,东陵无负秦。直从强健日,收得自由身。
把臂言犹在,回头迹己陈。发书占贾鵩,绝笔感商麟。
玄矣骑箕尾,嗟哉厄已辰。终天从此别,穷壤向谁亲。
堕椁逢王果,留灯待沈彬。彭殇俱逝水,孔蹠共荒榛。
书带缘新垄,笛声起旧邻。绝弦双堕泪,挂剑一伤神。
冢树悲长夜,山花作好春。龟趺平木杪,谁为写光尘。
连床夜听姑苏雨,柔橹晓棹吴江云。大地北来山势尽,长江东去浪花分。
知君久抱屠龙技,叹我空怀封禅文。安得扁舟早归去,故山高卧谢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