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三十五书记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军麾。

此行既特达,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

常恨结欢浅,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

边城有馀力,早寄从军诗!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崆峒山一带小麦已经成熟,我希望暂且休兵以保护收成。

请您询问主将哥舒翰:当此之时何必要去荒远之地用兵?

您像一只没有吃饱肉的雄鹰,侧着翅膀随人飞腾。

您身跨鞍马纵横驰骋,像幽并健儿一样勇猛。

您从县尉的苦差中脱出身来,才告别了鞭挞黎民的营生。

请问如今做了什么官?为什么冒着炎热向武威开进?

您回答说是军中一名书记,感愧被勇敢的将军所任用。

人啊确实是不易了解的,希望您对行止多加慎重。

在军府中好好干上十年八载,自然可以拿到主将的旗旌。

这次出任定然前途远大,足以慰藉您的平生之志。

男儿得以成就功名,也常常是在年老之时。

总是遗憾与您交欢日短,海角天涯相隔遥远。

又像参商二星难能相见,我的心中无限伤感。

狂风吹送着远征的鸿鹄,我却不能随您前去。

沙漠边地黄尘破日,不知您何时才能回归。

戍守边城时如有余力,请把从军诗篇尽快回寄。

注释

高三十五:即诗人高适。唐人以称呼排行表示尊敬和亲切。时高适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掌书记。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属六盘山。

公:指高适。

主将:指哥舒翰。

穷荒:贫瘠边远之地。

饥鹰:比喻高适。《旧唐书·高适传》:“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

幽并:幽州,河北之地;并州,山西之地。两地多出健儿。

脱身簿尉:高适为封丘县尉时曾写诗表示不忍鞭挞百姓,今为书记,故曰“脱身”。

捶楚:杖击,鞭打。

触热:冒着炙热。武威:郡名。

国士知:意谓不以众人相待。

军麾(huī):用作指挥的军旗。

特达:犹特出,这里有前途远大意。

浅:短浅。方聚复散,故曰结欢浅。

参与商:参商二星,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是说分手后难得见面。

鸿鹄(hú):鸟名,即天鹅。

翳(yì):遮蔽。

何当:何时。

赏析

  此诗主要写高适的履历及其与作者的情谊,而以劝其休兵为主旨。全诗分三段。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边事,是送别高适的本旨;中十八句为第二段,写高适的为人,有宽慰,有忠告;末十句写二人的离别之情。全篇章法整饰,结构匀称,抒写离情,而情在景中,情景交融,别具一格。

  开头四句写送别的本旨。《旧唐书·哥舒翰传》:“吐蕃每至麦熟时,即率部众至积石军获取之,共呼为吐蕃麦庄。前后无敢拒之者。至是,翰设伏以待之,杀之略尽,吐蕃屏迹,不敢近青海。”《通鉴》把这件事记在天宝六载(747年)十月。高适有《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诗,说明高适参加了这次战役。因此诗人劝说,今又当麦熟,自应休兵息民,加意防守。接着表现高适本是“大笑向文士”的诗人,写出他的豪迈性格。高适初为封丘县尉,有诗云:“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宫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因此诗人说他今为书记,可不再鞭挞人民

  “借问”句以下设为问答。“答言”二句是高适的答话。高适客游河西,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掌书记,故高适《登垅》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可见高适对哥舒翰很信赖。

  “人实”句以下至篇末又都是作者的话。这头两句是规戒。杜甫对哥舒翰的看法和高适不大同,同时高适也很豪放,所以关照他要加倍小心谨慎。“十年”两句是鼓励,“男儿”两句是宽慰。高适志在封侯,常说“公侯皆战争”,但当时还是一书记,所以杜甫对他说,只要小心谨慎地在幕府中坚持下去,熬他十年八载,总会当上个刺史之类的长官的。杜甫说这话是认真的,经过考虑的,并不完全是一般的客套话。话语之间还存在着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惋惜意味(这在视科举为正途的杜甫的心目中是难免的),而且丝毫没露出他自己也想走这条路的口风。不过从诗中可揣想到,由于时势的改变、朋友的影响和自身长期的落魄,他当时不会没转过这方面的念头。这时杜甫正苦于没有出路,一度很想追随高适之后,也进哥舒翰的幕府去。

  自“常恨”句以下写自己对高的友谊和惜别之情。“惊风”二句是说自己不能同往。杜甫写过《投赠哥舒翰开府二十韵》,但此事未得下文。“黄尘”二句是说高适很难回来。最后两句写对高适寄诗的期望,这一则由于友谊,再则也由于杜甫很爱高适的诗,所以有这样的希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一说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一说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年),时杜甫在长安。高三十五书记,即高适,当时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旧唐书·高适传》载:“(适)解褐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仇兆鳌按云:“据此,则适为书记,在翰未入朝之前,其入朝称适,亦必在十一载时。盖适同至京,而公作诗以送之也。若十四载,翰以风疾还京,阖门不与朝请,岂暇荐士君前乎。《通鉴》谓:十三载五月,翰奏前封丘尉高适为掌书记。此特遥奏授官,恐适未必至京,何缘送赠诗章耶。明与《旧书》、杜诗不合。”

  高适放弃封丘尉一职,后得田梁丘之荐,入边防名将、陇右兼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不久担任左骁卫兵曹,掌书记。后随哥舒翰入朝,又一次与杜甫相见,然后去河西节度府(驻今甘肃武威),分别时杜甫作《送高三十五书记》。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青雀翅羽短,未能远食玉山禾。
犹胜黄雀争上下,唧唧空仓复若何。
笑铭崖笔倦,访雪舟寒,觅里寻邻。半掩闲门草,看长松落荫,旧榻悬尘。自怜此来何事,不为忆鲈莼。但回首当年,芙蓉城里,胜友如云。
思君。度遥夜,谩疑是梅花,檐下空巡。蝶与周俱梦,折一枝聊寄,古意殊真。渺然望极来雁,传与异乡春。尚记得行歌,阳关西出无故人。
昔忝衣冠旧,今从野老游。
篱根菊初绽,瓮面酒新刍。
不负重阳节,都无举世忧。
人生定谁是,万事本悠悠。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爱日腾波,朝霞入户,一线过冰檐。
绿尊香嫩蒲萄暖,满酌破冬严。庭下早梅,已含芳意,春近瘦枝南。
三生曾结在家因,半世相从渐老身。
曲几团蒲分夜静,斜风细字寄情亲。
伯牛命矣元非病,桑户嗟来已反真。
我亦无心趁哀乐,每怀前事一伤神。
声传琴瑟风生枕,影泻琅玕月满庭。
白凤飞来枝外宿,夜深点破一林青。

白狼苍豹绛毛熊,雪岭时时射猎逢。五个山头新雨后,春泥才见虎蹄踪。

无定河边望旆旃,居延城外候烽烟。家家喜语占乌鹊,不用金钗当卜钱。

身闲书有味,吏傲俗不亲。小窗据物表,扫尽心眼尘。

令尹垂珠玉,敲门唤行春。作意向芳物,吾车曾未巾。

愁阴入病骨,鸠妇声亦嗔。冥冥三日雨,桃李迹已陈。

空馀深枝间,一一青子新。秾芳殿春晚,犹堪慰佳辰。

酴醾晓妆靓,芍药醉脸匀。白萼簪袅袅,风卮倒粼粼。

言当呼短舞,抵掌回双颦。年来得相从,稍觉安沈沦。

岂不挂俗事,察公极清真。眼中醉乡路,风味良独醇。

流光不容玩,尺璧何足珍。漓俗益可厌,愿言勤问津。

紫泉宫外晓烟和,万绿条含太液波。只有帝家春色好,争禁人世别离多。

执馈供汤药,辛勤四十年。
谁知飞蝶梦,翻落鼓盆先。
丹旐秋城外,寒云野寺边。
送车来阖境,陶侃信能贤。
高树青圆不见天,小风微动竹梢偏。
衣涵空翠元无雨,庭閟余声独有蝉。
老去此心无所住,向来我见不须先。
狂吟但过寒山子,荐得腾腾一味禅。

直上层楼步步高,天风摇曳驾鸿毛。江山认我诗情熟,星斗嫌人胆气豪。

亲舍霏微双眼阔,帝廷迢递寸心劳。空中点乱梅花雪,袭得清香满布袍。

杳杳山城倚暮天,依依墟里见寒烟。海邦出息空今日,齐地徵求异昔年。

俗鄙谁歌招隐曲,道穷虚诵卜居篇。故乡回望在天末,一片归心对月悬。

托载东城隅,选胜名园地。
不问主人来,聊适寻春意。
簪花照席光,藉草连袍翠。
烟霏远树迷,风猎繁英坠。
促行潋滟觞,少驻雍容骑。
四者信难并,安敢辞沉醉。
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
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忽然夫子不语,
带席帽,骑驴去。余对醁醽不能斟,君且来,
余之瞻望心悠哉。零雨其濛愁不散,闲花寂寂斑阶苔。
不如对此景,含笑倾金罍。莫问四肢畅,暂取眉头开。
弦琴待夫子,夫子来不来。
侧侧梅寒恋客衣,市楼灯比旧年稀。
酒徒歌伴凋零尽,独自吟诗月下归。
月下独乘舟,访君南陌头。
松门尚未掩,移棹向中流。
吟弄归草堂,君去予自寝。
明日携酒来,还期石上饮。
福地流传号隐真,麻姑曾款蔡翁门。
臼舂云子自堪饱,井溢丹泉便可吞。
山露五峰疑指爪,溪盘百叠想裙痕。
我来既蹑灵踪后,知是仙家第几孙。
乾坤无处著臞仙,乞与桃源小洞天。
不用穷源防失路,桃花尽处便回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