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五首·其五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晴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山脚下是明净清澈的秋水,山石旁是枯瘦伶仃的秋草。

丛密的野竹散发出阵阵清香,肥大的树叶层层堆积在小径上。

月亮从小山上爬上来,将如水的月光洒在山岗上。

晶莹的露珠,逗留在桂叶上,同云彩下闪烁的星星,相映成趣。

山居如此静谧,仔细听去除了石缝中滴答的山泉,还可听见成熟的山果坠落的声音。

当年的张仲蔚,就这样隐居在山间,整日读书。

注释

石根:山脚。

蛰(zhé)蛰:众多的样子。

岑(cén):山小而高。

蟾光:月光。空秀:一作“云秀”。

桂露:一作“秋露”。仙娥:指嫦娥。

栀(zhī)子:又名黄栀子,茜草科木本植物。

璺(wèn):开裂。

张仲蔚:东汉隐士,博学有文才,“好作诗赋”,然而穷困不堪,“所居蓬蒿没人”(晋挚虞《三辅决录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于读书无成,僻处一隅的咏怀之作。诗共十二句,前十句全是写景。这些景物,有的明丽芳香,有的凄凉幽冷,彼此色调很不一致。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构成特殊的情境,以与自己当时的处境和心境相适应。这是李贺诗歌“奇诡”的一种表现。

  首二句写山石。首句呈现出一派澄明雅洁的秋光水色,次句寓示霜风凄紧、草木枯凋的肃杀气象。秋水澄明,秋草枯瘦,这景象明丽而又晦涩,柔媚而又瘦硬,说不上是妍是媸,是荣是枯,叫人爱又不是,恨又不是,喜又不是,悲又不是。这类奇异的景物,正是作者当时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情的曲折反映。三、四句写竹。“侵衣野竹香”,野竹丛生,香侵衣袖,使人爱不忍离。“蛰蛰垂叶厚”,形容竹叶攒簇。傍晚时分,暮色沉沉,浓密的竹叶加深了夜的灰暗色调,则不免使人感到阴森可怖。四句起落频繁,转折急骤,迷离恍惚,变化莫测。

  中间四句写空中景色。皎洁的月亮从东山升起,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夜空,显得娟秀可爱。月中的桂树映衬着嫦娥苗条的身影,星星躲在云彩的下边,眨巴着眼睛在互相逗乐。这一切非常美丽,非常迷人。可惜都在天上,远离人间,可望而不可即。于是笔锋一转,又回到人间,继续写眼前昌谷的景物

  九、十句写在严霜的摧残下,栀子花凋落,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里一点一滴艰难地挤出来,发出幽咽的声响,仿佛伤心人的啜泣。写到这里,繁星闪烁,皓月千里的澄明境界突然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眼前幽冷凄清的场景。这两句对上是转折,对下是铺垫。结束二句写人事。作者是以张仲蔚自况,说自己成年累月在昌谷攻读诗书,书案都快朽烂了,还是一事无成。“案将朽”三字极为沉痛,把自己满肚子的委屈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这首诗的表现方法比较奇特。它不像一般讽喻诗那样,以叙事为主,中间穿插议论,抒发感慨,而是着力写景,渲染环境气氛,通过种种具体生动的形象,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诗人笔下的景物,有的明丽芳香,有的枯瘦冷涩。把这些色调极不协调的景物放在一起,显得既生硬,又瑰丽,既芜杂(相互矛盾),又鲜明(彼此辉映),从而产生一种极不寻常的艺术魅力。它生动地再现了特定时间秋夜)、特定地点(昌谷)的景色,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创作背景

  这是李贺对现实有所感慨而作的一组讽喻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当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李贺担任奉礼郎期间。本首诗是组诗中的最后一首。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今岁渝州热,过似岭南州。火流石铄如傲,尤更炽於秋。竟日襟常沾汗,中夕箑无停手,几至欲蕉头。世岂乏凉境,老向此山囚。赖苍灵,怜赤子,起龙秋。刹那顷耳,天瓢倾下足西畴。荡涤两间炎酷,苏醒一番枯槁,民瘼庶其廖。清入诗脾里,一笑解吾忧。

子明高谊众人知,苗裔清材世所推。诗作士林誇刻烛,赋成天路喜同时。

岂当白首淹风力,自合青云纵羽仪。北部经营应不久,玉阶朝夕是归期。

蓦地诗心到海棠,问花开未晓来忙。
村童熟睡不知唤,惟有流莺语似簧。

福守之官大道通,乘舟朝发怒涛中。高帆得势雕开翼,飞起沧溟万里风。

夜与影同宿,尽将书共谈。
虚凉惟称暑,阴湿恐生岚。
眼有思家泪,心怀报国惭。
更须辞命绂,身已住僧庵。
想见西对对垒时,目中先已料安危。
淮淝百万兵虽众,未抵东山一局棋。

处处蝉声咽柳亭。隆隆日午正当庭。莲香有水红妆倩,竹粉无风翠影停。

挥扇子,候凉生。疏帘小簟却银屏。南熏日暮无行雨,唤煞啼鸠不耐听。

何处相思采白蘋,宓妃罗袜已成尘。玉兰尽抱琵琶去,南国于今少美人。

侍儿簇得满炉红,绣袜罗襦彻底烘。欲起怕寒还又卧,再添宫饼在熏笼。

桑乾东去路,记玉河烟月几追欢。狗屠和筑客,旗亭尊酒,唱彻双鬟。

春风马蹄行疾,一日遍长安。喜孝穆珊瑚,吾家砚匣,已冠仙班。

音书迟白雁,想华清官阙,自异人间。纵漏催莲炬,酒阑猛省,犹欲追攀。

只是依人憔悴青鬓损朱颜。传语曲江头,凄凉法曲岂能弹。

虑澹事从简,兴发谋岂豫。退朝建礼门,走马长楸路。

阴风脱林槁,朝日破寒雾。简书亦优游,宾友慰迟暮。

神仙未尝学,皋壤欣所慕。静境出自然,胜游非浪聚。

杯觞谋须臾,肴蔌讯无虑。赏音愧闻弦,和歌容执御。

三峡无归梦,间云澹石床。
半生修白社,孤影寄朱方。
觉路心如月,高年顶不霜。
翻邻来往者,终日为谁忙。

杖策来寻隐者居,闭门重著绝交书。入城无事不骑马,临水有时看钓鱼。

未羡渊明开菊径,拟从诸葛住茅庐。清时羽翼知多少,肯散黄金学二疏。

背弹偷掩,看涔涔双睫。雨后颦山妙真绝。爱痕留粉颊,湿界香腮,娇模样、应化海棠秋色。

阑干相对话,洒向临歧,盈掬珍珠赠将别。河满一声声,万点千行,流不断情澜回折。

岂独染、湘妃竹成斑,更似蜡煎心,共鹃啼血。

夜雨新晴后,千山翠欲流。鸠呼深树里,潮落断桥头。

风定鱼浮水,烟消人倚楼。耕夫各欢忭,四野发清讴。

曾携书卷到茅堂,春韭秋菘共饱尝。昨夜灯花先有信,令人还忆旧青箱。

迟明骑马谒朱门,安得梅花入梦魂。
惭愧高人眠正熟,一生知不受人恩。

孔明庙前有古柏,枝如青铜根如石。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但见年年是好年,岂知日日是好日。小树子,傍山栽,花从叶里开。

枝高攀不得,罗袖拂将来。

屈节从长也大拼,雪堆断臂仰高寒。
铁牛鞭起熊峰下,一吸黄河彻底乾。

欲作山中寂寞游,出门无数在双眸。纸旂惊雀闲禾稚,竹壁防鱼断涧流。

蛙鼓争鸣春雨后,蠛春如织晚风头。策牛荷蓧归人急,树杪炊烟暝未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