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五首·其一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盛产明珠的合浦,如今已无明珠,盛产柑橘的龙洲,如今已无橘树。

可见大自然尽管能创造万物,州郡长官们的贪求也难以满足。

江南的织妇们还未开始纺织,她们孵化的蚕儿刚刚开始蠕动。

县官老爷骑马来临,撅着紫色的胡须,脸色狰狞。

他从怀中掏出一张方纸,上面写着几行征税的通知。

“要不是太守大人发了牌气,我怎会来到你这小小的居室!”

织妇跪拜向县官求乞:“桑树才刚发出幼嫩的芽子,

要等到春末的时候,丝车才能转动缫丝。”

织妇向县官通言语,小姑子把黄粱饭准备。

县官酒足饭饱刚刚离去,紧接着又进来小吏收税。

注释

合浦:汉郡名,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

龙洲:龙阳洲,今属湖南省汉寿县。

木奴:柑橘树。

造化力:大自然创造化育万物的能力。一作“造物力”。

给(jǐ):供给,满足。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太守或刺史的尊称。

蠕蠕:昆虫爬动的样子。

狞色:狰狞的脸色。

虬紫须:蜷曲的紫色胡须。虬,蜷曲。

方板:公文,这里指催税收的文告。

焉得:怎么会。诣:一作“请”。

桑牙:桑芽。牙,通“芽”。

会待:等待,等到。

春日晏:春末,晚春。

掷掉:转动。

通言语:对话。

小姑:丈夫的妹妹。具:备办。

黄粱:指小米饭。

踏飧(sūn):吞食,饱食。

簿吏:主管钱粮文书的小官。

赏析

  这首诗是现实性很强的叙事诗,主题鲜明,用语尖锐,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愤慨之情。这种愤慨之情笼罩着整首诗的画面,也笼罩后面的叙事和描写。

  前四句先以两个典故,指出大自然为人们提供了如此丰富的资源,也经受不住“使君”之流的贪官无休止的搜刮,以此总括全诗。

  接着叙事。“越妇未织作”二句叙述了时节,用蚕“始蠕蠕”突出了节令很早很早。这个叙述极重要,这是构成全诗矛盾的一个先决条件,正是在这种节令上官府就来催收税赋,更看出官府逼交税赋的冷酷性。诗人用“骑马来”这一行动写出县官摆威风的情景,然后用“狞色”一句刻画县官的肖像,引起读者的憎恶感。这个县官骑着高头大马,满脸横肉,一副狰狞的颜色,再加上卷曲的紫色络腮胡子,这就把县官可怖可憎的嘴脸勾勒出来。“怀中一方板”两句是动作描写,这一动作描写也有它深刻的含义:一方面写出这个县官气势汹汹,借着官府的公文毫不讲理地催收赋税;另一方面写出县官的催逼不是个人行动,而是官府的规定,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整个政府机构。“不因”两句是语言描写。这两句话虽然简单,但亦把县官狐假虎威的行径和盘托出;另外,用一“怒”字也把未出场的“使君”与县官同是一丘之貉的本质揭示得非常深刻。诗的这一层,通过肖像、行动、语言,从表及里地塑造了县官这一人物形象,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得很好。

  “越妇拜县官”六句,写蚕妇的哀告以及被迫招待县官酒饭的情景。这里用一个“拜”字,突出蚕妇说话时哀告的神情;再从蚕妇哀告的语言来写出蚕妇的困境。“桑芽”尚小,蚕刚刚开始蠕动,哪有能力交赋税;哀告中只能苦苦恳求县官延期。这几句话生动地把蚕妇的形象刻画了出来。“小姑具黄粱”一句是对蚕妇形象的补充,这一描写,把蚕妇可怜的处境表现得更值得同情了。赋税无力交付,为了求情还得招待县官一餐饭食。这几句在貌似客观的叙述之下,隐含着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最后两句,把描写往更深一层开拓,诗歌戛然而止,是不止之止,韵味悠长,耐人寻味。县官大吃大嚼一顿,刚刚离开,而管理税收的小吏又闯了进来。诗人用“踏飧”一词形容县官的吃相,带着诗人强烈的憎恨之情。用“复”字写簿吏随之而至,百姓不可能有能力经得他们无穷的骚扰。

  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首先,它将客观叙述与主观情感的抒发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将议论与叙事相互穿插,相互深化,收到了精警动人的艺术效果。其次,诗人摄取了表现力很丰富的细节,使形象鲜明。如“狞色虬紫须”这一肖像描写,“踏飧”这一细节描写,把县官的形象简洁地勾画出来。第三,对话也很有性格,县官的话耍弄权术,蚕妇的话苦哀求情,都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

创作背景

  这是李贺对现实有所感慨而作的一组讽喻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当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李贺担任奉礼郎期间。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玉人紫绶相辉映,却要霜须一两茎。
其奈无成空老去,每临明镜若为情。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梦短寒夜长,坐待清霜晓。临镜无人为整妆,但自学、孤鸾照。
楼台红树杪。风月依前好。江水东流郎在西,问尺素、何由到。
抹裙彩凤盘宫锦,插鬓真珠络贝多。
酒恶花愁梦多魇,灵砂犀角费频魔。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怅望西风抱闷思,
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
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
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
慰语重阳会有期。

九十韶光,清明过了,一年春色将尽。雨洒芳田,烟霏深院,偏是轻阴惹困。

燕子来时候,已辜负、几番花信。海棠零落闲庭,风飘万点成阵。

懊恼留春不住,算只有陌头,杨柳勾引。漠漠情怀,恹恹天气,况又阴晴无准。

多少伤心处,奈岁月、暗催双鬓。对酒当歌,回头往事休论。

黑帝乘权,爰命波臣,晶宫大开冰屋。砌黄河、粉壁万层,掩青江、银练千幅。

晓入金门,环桥一望,果然如玉。正平铺,凤楼前,寒光直射朝旭。

天子诏凌人,宜藏北陆,百官赐饮足。纵镂树成花,凝檐作筋,天画文章,未必重瞳娱目。

念乡村、荒田野哭。问边庭、铁衣起粟。何时泮澌借太液恩波,布春风、暖生寒谷。

压栏一树栀华瘦。逼梦里、禅心漏。嚼得峨眉山色秀。

香狸能缚,野狐不打,天乐宣龙咒。

灵根种得才名寿。珠想霏霏玉弦奏。不是千金珍敝帚。

春灯芍药,晓风杨柳。魔境时时有。

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泥佛不渡水,真佛内里坐。

真体显真如,幻花成幻果。识得本来人,真幻无不可。

大冶良工用意深,铸出西来古佛心。千里万里一条铁,天上天下无知音。

偶然垂手入廛去,灵山久别惊相遇。携手长歌归去来,青莲坐断红尘路。

红尘路上置身高,百城烟水来方袍。相逢拂拭开生面,金光丈六生蓬蒿。

日面佛,月面佛,无我无人亦无物。点将顽铁成精金,净檀解作波罗蜜。

由我住,由我来,百千三昧一门开。直入千山万山去,东林回首忆宗雷。

火可寒,冰可热,古貌古心如钝铁。不应忘却补金人,到处眉毛互厮结。

回头一别两经秋,喜奉安舆返故丘。
自谓此时须见过,谁知官事不容留。
君游幕府声猷著,我住湖山景趣幽。
了处虽殊心不异,迂程能为一来不。

阴磴穿云上,天窗绮雾中。苍茫玉泉水,指点翠微东。

坐石牵萝蔓,攀崖憩桂丛。何当避炎暑,几杖待秋风。

雨涧天寒,孤山雪后。美人空谷谁为友。香林有路玉烟深,瀛洲无梦朝云瘦。

照影冰壶,含情翠袖。写生合在徐黄手。仙家花月镇长春,与君岁晚同三寿。

高阁郁崔嵬,登临亦壮哉。东观低象岭,南望小阳台。

倚槛诸林集,寒帘万象开。缤纷多翠色,冉冉逐窗来。

湘水梅州共路分,东风杳杳惜离群。扁舟逆上几时到,独雁哀鸣何处闻。

积雨已生三峡浪,乱山仍隔万重云。眼前漂泊谁能奈,犹恐亲庭念远勤。

十里东郊道,兹游岁月深。
参僚从行府,高会适深林。
穉子喧沽玉,春姬笑子金。
咳珠僧护宝,醉弁客遗簪。
天赐连宵泽,民欢毕昼阴。
分明造物手,自在出尘心。
非相虽无住,残芳尚可寻。
都人望旋旆,车马又駸駸。
声声啼鸣叫钩辀,山自巑岏水自流。
西望长沙三百里,行人道是古袁州。
曲磵萦纡树密蒙,放船正值楝花风。
王程不及村南好,水礁无人昼自舂。

昔年曾访王官谷,故苑飘零事已非。为问故人谁白发,忽惊孺子变缁衣。

江湖远道难通迥,丘壑终身不疗饥。太息廿年尘土梦,钝根未解箭锋机。

王业偏安蜀道难,奸雄宁独数曹瞒。中原回首移神鼎,竖子成名建禅坛。

城上风幡新塔宇,墓中巾帼旧衣冠。掀髯西指蚕丛路,丞相祠堂尚锦官。

饵玉餐香,梦云惜月,花中无此清莹。俨然姑射仙人,华佩明珰新整。

五铢衣薄,应怯瑶台凄冷。自骖鸾、来下人间,几度雪深烟暝。

孤绝处、江波流影。憔悴也、春风销粉。相思千种闲愁,声声翠禽啼醒。

西湖东阁,休说当时风景。但留取、一点芳心,他日调羹翠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