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观潮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青山影里舞动着小红旗,我是江南踏浪弄潮的小伙子。拍手想笑我如山简酩酊醉,两岸观众齐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赛舟的帆刚落,渔浦山头的太阳还没有偏移。我想送潮该唱哪一支曲?对酒还应高歌陈太守作的诗。

注释

踏浪儿,参加水戏的选手。孟郊《送淡公诗》:“侬是清浪儿,每踢清浪游。”

山简:字季伦,晋时人,好酒,《晋书》记载当时的儿歌嘲他“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李白《襄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浪婆:波浪之神。孟郊《铜斗歌》:“侬是踏浪儿,饮则拜浪婆。”

欹(qī),通欹,倾斜。

底,什么。歌底曲,唱啥子歌曲

使君,指杭州太守陈襄。是日作者与陈襄同游。陈襄字述古,在当时也是有名的诗人。

赏析

  浙江钱塘潮本是大自然的奇观,自唐以来,天下闻名。在词苑中,最早阑入这一“伟观”的,要数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之二:“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宋初潘阆在《酒泉子》十首之十中对此也有颇见精采的描写:“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如此雄奇的自然景观,对于通判杭州的苏轼来说,确实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直到判杭的第三年中秋节,苏轼才得到了观潮的机会,并留下了诗词作品。这首词有比较独特的表现角度。如果说《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只是综括地写看潮时所见所感,显得既深厚又驳杂的话,那么这首词便是侧重写大显身手的弄潮儿,换言之,作者摄取了钱塘潮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因而显得比较单一和明朗。

  上片写弄潮儿在万顷波中自由、活泼的形象。他们开始出现在两岸观众面前的形象是:“碧山影里小红旗”。远处的青山是自然背景,江潮从那儿汹涌而来,影影绰绰的,江面上闪现出一面面鲜艳的小红旗。这真可说是万绿丛中数点红,显得格外耀眼。词的第一句以高大的“碧山”来突出“小红旗”,这是一种衬托:而以“小红旗”来写人——弄潮儿,这又是一种衬托。试想脚踩怒涛,手执红旗,劈波斩浪,如履平地,这需要过硬的水上功夫。周密在《观潮》中写得好:“吴儿善泅者数百,······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潘阆的《酒泉子》词也不乏生动的描写:“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此词则是抓住特征性的事物,以物写人,以简写繁,可谓别具手眼。接着第二句交代了人的身份:“侬是江南踏浪儿。”这也流露出万顷波中得自由的水上健儿的自豪感。这“踏浪儿”与“小红旗”前后相互映发,相互补充,是理解前文以物写人的依据。三、四句进一步写弄潮儿的诙谐与活泼:“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大意是说,晋朝的山简虽然洒脱不拘,是个名士,却是个酒鬼,还是很可笑的,大家都齐声争着唱起拜浪婆的歌词。水上健儿们不仅在作体育表演,而且在作文娱表演,并透露出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

  下片写钱塘江退潮,弄潮儿唱起“使君诗”作为送潮曲。过片“西兴渡口”两句,写渡口落帆、山头红日这些静态的景物,一方面显示出时间的推移,暗示弄潮儿的水上表演已持续了数小时之久;一方面又暗写钱江已退潮,由下文“送潮”二字也可以明白地看出来。好比一场戏,只把布景显现出来,而戏中的情节却秘而不宣,留给观众去想象,这是词人用笔精炼、含蓄的表现。结拍两句紧承前文,点明“送潮”,并顺便提及与己同游的知州陈襄,显得不亢不卑。

  这首《瑞鹧鸪》与其说是写景词或山水词,不如说是风俗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当时杭州文化习俗一个历史的记录。显而易见,作品用了代言体,以弄潮儿的口吻展开叙写,亲切有味。作品也受到了民歌风调的影响,能给人以质朴自然的美感。这首词,很像唐代诗人刘禹锡深受民歌熏陶的《竹枝词》、《浪淘沙》词一类作品。仅此一端,可以看出,苏轼在词创作中是受到了多方面的滋养的,唯其能吸纳百川,才能最终形成“沧海横流”的景象。

创作背景

  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说:“熙宁六年,任杭州通判,因八月十五日观潮作诗五首,写在安济亭上。”其诗即《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卷十指出:“八月十五日观潮,题诗安济亭上,复作《瑞鹧鸪》词。”合而观之,可知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八月。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巫山幽阴地,神女艳阳年。襄王伺容色,落日望悠然。
归来高唐夜,金釭焰青烟。颓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摇落殊未已,荣华倏徂迁。愁思潇湘浦,悲凉云梦田。
猿啼秋风夜,雁飞明月天。巴歌不可听,听此益潺湲。
威彻冰河,兵严玉帐,济时人在壶天。妙龄谈笑,图画上凌烟。但见勋书鼎鼐,谁知道、名列高仙。风云会,钩陈羽卫,绿鬓影貂蝉。
绵绵。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占盛一门,文武更双全。已饵琼英绛雪,灵龟寿、何止千年。年年看,笙歌丛里,金盏倒垂莲。

七言八法定谁师,妙处工夫只自知。南浦西山久同赏,清风明月更相思。

瑰材卓荦承恩日,衰病侵寻念去时。垂老相看重言别,莫辞潋滟十分卮。

忽惊陋巷间,踏作琼瑶迹。
坐闻郢中歌,妙句压元白。

砺君吴刚斫月之玉斧,扬君鲁阳指日之戈殳。饮君邯郸一曲之美酒,赠君绕朝临行之策书。

忆君去年归书绣,高堂燕喜身垂鱼。雕轩列戟侯门屏,金章玉轴照座隅。

词人油素献歌颂,肩軿踵汗仍口呿。青阳逼除才隔岁,南冠顾影行次且。

秋风吹散孟尝客,廉公市门日旰虚。老夫冲寒走问讯,罨头冰雪胶髭须。

溺人但一笑,越吟多嗫嚅。班荆过逢桑下语,仓皇执手临交衢。

且勿赋河梁,且勿歌《骊驹》。听我《放歌行》,请言造化初。

厥初空界二十劫,毗岚橐风吹复嘘。金藏兴云雨如轴,金刚界结胎堪舆。

清水升天淀浊地,七金四洲高下殊。光音天人福报薄,地饼食竭林藤枯。

身光彫落器界暗,四轮墨穴游昏涂。宝音诸地起慈敏,化现日月天地星宫俱。

开张两仪布二曜,二十八宿磊落排空居。梵王口膍脐轮各种族,欲界障持善现相刲屠。

修罗荡脚波海水,生憎头上蹴踏双兔蜍。手幛日轮口啖月,日月怖匿天嗟吁。

此方蚩尤兄弟亦徒党,铜头铁额兴蝥弧。共工触头折天柱,后羿矫矢摧阳乌。

三王五伯迭整顿,君臣将相群拮据。撑天拄地定八极,为此衣冠礼乐争寰区。

东门啸戎索,北落移天枢。裸衣笑神禹,好冠诧勾吴。

退飞未许傍宋鹢,避风何地追鶢鶋。天地为笼逝安适,身藏藕孔难卷舒。

移眉下目吁可怪,闭门捕舌谁能逋。劾君以弹甘蕉之封事,案君以覆郑鹿之追胥。

误君以知雀语之公冶,贵君以辨牛鸣之葛庐。淳于冠缨大笑绝,舍人寠{宀数}居誉呼。

昆山抵鹊用良玉,泉泪洒涕成明珠。心惊蚁床自急捣,梦入鼠穴仍供趋。

斗间干将会须出,山头廷尉当何如。河鼓大星正芒角,横海兵气连无诸。

蛟门水立鸟不渡,子陵滩头断钓渔。老夫已办千日醉,吾子慎爱千金躯。

扁舟东下值元夕,红镫绿酒停姑苏。皋桥银筝裹红泪,迟君拂拭追欢娱。

元墓梅花众香国,西泠红雨桃千株。巾车蜡屐聊复尔,何用䡃辘催奔车。

武夷之君吾远祖,相见遥祝传区区。曾孙面皴头发秃,何当念我诒乾鱼。

酌君酒,揽子袪,我欲竟此曲,此曲烦且纡。咙㗅啽呓如梦魇,宫商失次无疾徐。

征马为踯躅,仆御亦踟蹰。乌啼鸦散君且发,玉壶酒暖还须臾。

放歌行,还须臾。东方瞻顾已精色,晨鸡喔喔鸣前除。

老分偷閒活水边,东风忽泛过江船。主人高兴杯倾海,风汉狂歌月满天。

横玉不留行客债,金沙长记茗瓯泉。虚名潦倒湖州路,愧尽云卿卖屦年。

湖共江宽更海宽,遥天纵玩复横观。
雅知山对吟肩瘦,未怯霜欺醉面寒。
感召丰登饶粒食,抚摩瘦敝起雕残。
生灵百万俱高枕,公亦官清梦寐安。

检点生平事,孤踪亦太奇。一贫犹负侠,半黠不胜痴。

姓字时乎隐,行藏日者疑。惟余寸心在,耿耿欲酬知。

雪里刚回杖未休,又逢二老约同游。为贪一日重阳酒,深负千峰万壑秋。

逐客尚添猿鹤怨,残躯宁抱虎狼忧。莫因无妓抛双屐,松下还教片石留。

西山飞雪拥离旌,千骑駪駪向冀城。塞上风云常接地,禁中颇牧旧知名。

介山田在褰帷问,讲武台高缓辔行。五部年来方解辫,胡雏应许近边迎。

读书读律已称贤,孝友尤闻远迩传。方喜故园归栗里,还愁沧海变桑田。

多登乌府三千日,梦熟黄粱五十年。愧我平生曾识面,欲携鸡絮酹新阡。

捲捲从何起,多因为晚风。飘飘久不下,还复反荒丛。

西方舞女即天人,玉手昙花满把青。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常在月宫听。

牢落衰年病转侵,医编药裹废閒吟。卧销白日尘凝屦,起对青铜雪满簪。

霜后痴蝇看老态,天边倦鸟识归心。维摩不出文殊去,门巷萧条翠藓深。

半生长是白云间。猿鸟渔樵共往还。倚个乔松看远山。

少机关。世上何人似我闲。

宜簟宜席,资民之食。邑之攸名,实维伊昔。

遥峰递烟林,颓阳带江郭。暝扈依晴沙,归禽堕霜箨。

命楫东皋村,款关种山麓。户外云冥冥,卧龙失寒绿。

幽栖遗尘喧,孤花自开落。

鼎创新亭静更幽,四时景象镇长留。端如和气里谈笑,恍若春风中泳游。

排闼山供蓝色重,凭栏水拥壁光浮。我来登赏无穷趣,好把篇诗与唱酬。

峭壁耸千寻,扪苏历翠岑。花侵樵径窄,雨积涧痕深。

岩石随人转,潭云入树阴。天风何处落,吹下步虚音。

白鹿原东虎候西,结庐岑寂映蓝溪。
露侵僧履兰三迳,春入农歌雨一犁。
聒枕溜声疑水宿,拂檐山色类岩栖。
闭门养拙无人问,揭尽陈编日又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