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的乌云如浓墨泼洒,牛头的风雨急如水车波涌轴翻。
顷刻之间,怒涛汹涌卷上了沙滩,就像千军万马鏖战急,阵阵吼声如飞瀑鸣雷令人心惊!
牧童家住溪西湾,清早骑牛去那河北滩。
慌忙中冒雨渡过小溪返回村中,没想到暴雨骤停,又染绿了群山。
骤雨:暴雨。
车:指水车。
怒涛:汹涌的波涛。
侵早:天刚亮,拂晓。
南宋诗人华岳是一个出了名的硬骨头。他的一生屡遭打击,却坚守特立不驯的人格,“不肯附和浮议”。其诗歌也一反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的雕琢习气,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体现出苍劲豪健的风格。这首《骤雨》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中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首联说乌云尚在牛身后,大雨却已经打翻了牛前的水车车轴;颔联写山洪暴发的情景;颈联写牛引出牧童,在溪流猛涨时骑牛过溪,又急又慌;尾联写山雨骤歇,雨后日出,周围山色更加苍翠。全诗多用口语,笔势雄健,富有生活气息,显示其诗风的粗犷豪放。
此诗写夏日暴雨景象,以三个场面突出描写雨势之骤。一、二句说乌云尚在牛身后,但大雨已经打翻了牛前的水车车轴。此种雨在云先的奇特景象,表明雨势之急猛,有急促突发之感。三、四句写山洪暴发的情景。用“十万军声”写大雨中山洪倾泻奔吼的声势,创意颇新。五、六、七句由牛引出牧童,在溪流猛涨时骑牛过溪,又急又慌。末句写山雨骤歇,雨后日出,周围山色更加苍翠。全诗多用口语,笔势雄健,富有生活气息,显示其诗风的粗犷豪放,在宋代诗人中,颇有特色。
作者巧妙地把风雨骤至之场景提到开头,突兀而起,使人惊心动魄。“泼浓墨”,喻云色之黑;“翻车轴”的“车”是水车,水车戽水,轴翻水涌,发出声音,这里用以形容风雨之声。一以喻色,一以喻声。一以写暴雨将至未至;一以写风雨已经到来。而两者相距,只有牛头牛尾之间,突出了夏雨特征。
三四句进一步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顷刻”言来势之猛,“十万军声”状雨声之壮。“怒涛卷”上“沙滩”,借潮水之汹涌,一喻雨势奔腾。“军声吼”如“鸣瀑”,以“鸣瀑(瀑布)”喻“军声”,又以“军声”喻风雨之声。后三句是补笔。“溪西”应指西南,“溪北”应指西北,即修辞学上所谓“互文”。牧童迎着风雨向西南走,故牛头已经下雨,而牛后还只是乌云。点得清楚,补得必要。尤妙的是第四句忽又一转,写出雨晴山绿,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观。
诗语言风格不事雕凿,通俗易懂的比喻,使人觉得朴实清新,平淡无华的语言组合又极富有生活情趣。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一个“骤”字。暴雨来的“骤”,去的也“骤”。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不断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地表述了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作者刻画壮观,自见豪气,转折自如,多用口语,朴素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
陌上双双结袂频,翩如飞燕蹴轻尘。一年乐事花流水,几夜他乡月照人。
驿路酒家留去马,溪桥梅色弄新春。相随惟有孤龙剑,会向囊中笑客贫。
六龙初匿影,顾兔始驰光。戎井传宵漏,山庭引夕凉。
宸居多胜托,闲步出琳堂。烂烂星芒动,耿耿清河长。
青道移天驷,北极转文昌。乔枝犹隐毕,绝岭半侵张。
仰观留玉裕,睿作动金相。无庸徒抱寂,何以继连章。
金陵老叟康且寿,背井离乡避流寇。意气忼慨独自如,为我覶缕述所觏。
云自湖广惊烽烟,烽烟流照彻江边。钟山崚嶒忽破碎,石头陷没城空坚。
桃叶渡头血流赤,秦淮河内尸连骈。此身自问无生理,鸡号汤火鱼釜底。
伺隙兼旬由窦出,一家数口来逃此。此间地僻境最幽,黄发垂髫共欣喜。
桑麻掩映鸡犬喧,武陵仙境殊相似。我闻此语重躇踟,适君持画来索诗。
诗情即在眼前取,为君详述老叟词。如君意兴逸且野,好景一一为君写。
山青水碧桃花红,一笑门外烟尘空。
仙灵存窟宅,瑶木荫岩栅。我行选名山,始蹑勾漏石。
我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纡盘勾曲非人寰。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前有清溪万折之潺湲。
普照嵓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流湿。仙坛石床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
石鼎丹炉五百春,栖真昔有葛仙人。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
策杖芒鞋寻碧洞,临风迤逦觅仙伦。仙乎仙乎不可见,稚川杳矣谁能亲。
忽闻招我彩云里,便御茅龙朝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