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田行

先秦·佚名

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

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驱车过里中,忽然听到有人啼哭,看长相是同父的亲兄弟

停车仔细询问,原来是兄长抛弃弟弟。如此悖理之事,令人悲叹不已。

注释

上留田:地名

里:古代居民区。

亲父子:同父之子。

回车问:他人问。

慷慨:悲叹,即慷慨悲歌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用简短朴实的四句话,展现了虽为一父之子,但哥哥却不肯照顾年幼的弟弟这样有违情理的生活片断,反映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情节跳跃,给人留下了颇多的想象余地。

  此诗写的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镜头:有人坐车从里中经过,看见有两个或数个小儿在啼哭,看长相像是同父亲兄弟,因为小儿哭得太悲伤了,所以乘车的人走了过去又不能不回过车来,询问小儿哭的原因。听了小儿悲惨遭遇的诉说,他悲叹不止。

  孤儿的悲啼,是汉乐府民歌反映人民生活的一个方面,这首诗和《孤儿行》等篇一样,表现了对被抛弃蹂躏的孤儿的深切同情,有助于人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上留田行》没有《孤儿行》那么多的细节描写,诗人只用简短朴实的四句话,展现了虽为一父之子,但作为兄长的哥哥却不肯照顾年幼的弟弟这样一个有违情理的生活片断。从幼弟的哭泣和路人的感叹中,兄虐其弟的情境,使人自然领悟。

  这首诗歌构思颇为新颖,开头两句从乘者眼中写啼儿,不蔓不枝又似在目前。后两句一问一悲,含无限情节于言语文字之外。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指出:“啼儿答语,更不揭出,语极含蓄。”不仅啼儿答语未揭出,作者已完全将啼儿抛置一边,只写问者之悲,他给读者留下的想象天地是无限的。王粲《七哀诗》云:“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在写法上,显然受《上留田行》的影响又有发展。两诗相比,王粲诗激情有余而含蓄不足。

  余冠英《乐府诗选》认为此诗“不是全章”。按照叙事诗的要求,它确实需要补出许多内容。但汉乐府的叙事,常常不拘于事件首尾的叙述,而挑选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点去集中描绘,这是一种成功的笔法,也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再加上任何内容,都会成为画蛇添足,破坏这首诗的简洁和含蓄美。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情节跳跃,给人留下了颇多的想象余地,当与《孤儿行》比照阅读。

创作背景

  这是汉代反映孤儿被遗弃现象的民歌。孤儿遭受兄嫂的遗弃、残酷欺凌和压迫,过着痛苦不堪、哀告无门的生活,这在东汉时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据《乐府诗集》引崔豹《古今注》:“上留田,地名也。人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风(讽)其兄。”《乐府广题》说:“盖汉世人也。云‘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江邮绶《乐府类解》卷八:“事与《孤儿行》相似,恐是其本辞。”

  猜你喜欢
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入意云山输画匠,
动人风月羡琴僧。南朝峻洁推弘景,东晋清狂数季鹰。
惆怅后尘流落尽,自抛怀抱醉懵腾。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
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
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
滓秽未能妨洁净,孤亭每到一依然。

秋风振回溪,宿鹭起汀苇。孤飞一片雪,寒影落烟水。

羽毛可为仪,皓洁绝埃滓。心迹两翛然,邈若佳公子。

却栖碧山岑,瑶树发琼蕊。岂知黄鹄心,一举眇千里。

翔集太液池,彼此皆戏耳。丹青虽善画,为我拂水纸。

王郎擅风流,笔墨美无度。残砖与断刻,亦有神物护。

埋光八百载,复出疑有数。伟哉羲献迹,并见山阴路。

抗衡丙舍帖,突过黄初赋。景师与阳朔,漶漫不足数。

要须中山石,乃可与之伍。十行百馀字,一一生媚妩。

家鸡与野鹜,此论吾不取。佳处将无同,閟妙未易语。

我贫乃嗜此,字字若可煮。不知何物媪,托此传万古。

却怪玉匣书,反累昭陵土。

摩室兴居问亦详,祗言永诀语琅琅。情知竖子膏肓病,谩试庸医补泻方。

华屋邱山真俛仰,长瓶短管付凄凉。平生曾赏穷吟者,莫讶衔哀入些章。

结束远从征,辞家已百程。欲疲东海骑,渐老朔方兵。

井邑财应竭,藩篱势未成。每经霜露候,报国眼常明。

死或不蔽辜,论罪当以榜。秉衡等徐崇,才可谓漏网。

吾嘉宣化守,击刚奋忠谠。奈何褒海城,此李反见枉。

天步方艰难,是非在刑赏。可令天下士,西望徒怏怏。

暂见花间滴泪频,断肠滋味一番新。匆匆风影惊分处,尚自回头嘱付人。

封邱封父国,繁弱大弓良。
人器今安在,兴衰古不常。
画旗连卫滑,绘句得高张。
里干黎元少,兵戈畎亩荒。
蓬深饶雉兔,日夕下牛羊。
富庶思畿甸,衣冠迩帝乡。
故人居沪落。新令喜商量。
失意惩□□,销愁痛引觞。
离家多岁月,去国几星霜。
种种心俱短,悠悠道且长。
何须论出处,祗合谨行藏。
俟命宜居惚,安时强激昂。
勾稽迷簿领,陶写赖篇章。
后嗣从渠分,前程问彼苍。
君无须贾恋,我乏陆生装。
璺鼓囚方释,班荆语未忘,
前身愧苏武,异县识仇香。
话虽伤怀地,潸然出数行。

玉剪双双细语闻。花畔呢喃,微凉压梦思氤氲。琥珀枕寒纹尚涩,琉璃簟滑碧无尘。

氤鸭烟飘银叶温。情绪冥冥,巫山洛浦杳难分。丹的乍施因入月,芫花煮水自湔裙。

芗林未置身,泛宅先入手。
二疏归来时,能似今日否。
砌蓂收晦魄,津柳竞年华。既狎忘筌友,方淹投辖车。
绮筵回舞雪,琼醑泛流霞。云低上天晚,丝雨带风斜。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唐之末路是已 一作:矣)

晚溪飞出小桥斜,流水萦迂带落花。
生怕人来问时事,杖藜聊复过僧家。

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

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恐君犹不信,抚剑一扬眉。

未把阳关三叠吟,且将谬句写离心。千寻浩浩镡溪水,别恨不知谁浅深。

灞上送行客,听唱行客歌。适来桥下水,已作渭川波。

人间荣乐少,四海别离多。但恐别离泪,自成苦水河。

劝尔一杯酒,所赠无馀多。

江转龟湖阔,中流自在行。秋潭涵岸静,晚霭隔山生。

海月人千里,云天鹤一声。弦歌何处闹,舟抵凤凰城。

恰恰今人用,明明古佛心。寒云归碧嶂,幽鸟下青林。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