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湖南境内的大山,又称南岳。
新花:指指刚开的梅花。作者原注:“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过了衡山便近犬庾岭。
却寄:回寄。 弟:柳宗元没有亲兄弟,这里可能指他的从弟柳宗直、柳宗一。
故国:指京都长安。
久别离:作者于永贞元年(806年)被迁逐,至元和十年(815年)诏还,历十年时间,故云。
“今朝”句:《白氏六帖·梅部》:“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寒暖之候异也。”此用其语,谓早春时节,新花始开。
楚树:指衡山上的梅树。因衡山古属楚地,所以称“楚树”。
发南枝:向南的树已萌芽,谓早春时节。
相逐:相追随。
“正是”句:《方舆胜览·衡州》:“回雁峰在衡阳之南,雁至此不过,遇春而回,故名。”又孔安国《尚书》注:“鸿雁之属,九月而南,正月而北。”此句乃扣合衡阳回雁峰、正月雁回时,以切题意。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
这首诗写作者因见衡山花开而想念久别的故国家园,用衡阳回雁峰故实喻自己与北飞的雁群互相竞逐,表示了归途中心情的急切和喜悦。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此二句诗人从眼前衡山梅树南枝新开的花,自然回想久别的长安家园。以楚树新花象征人生有了新的机遇、新的希望。柳宗元的故乡有数亩良田,山丘上建有亭台馆舍,池塘与深泽碧水相连,这美好的家园引起了游子的思念。更何况那是他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和抱负的地方。
以上将蕴藏已久的思归情绪,借早春新花开放表露出来,郁积的愁闷,仿佛豁然开朗。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衡山有回雁峰,传说雁到此即不再南飞,春至又返回。这里运用了回雁峰的故事,实指北归的鸿雁。在这难得的晴朗春日,我恰好和那些雁群相随北归。敦促弟弟也快点启程,由于心情好,就觉得天气也好,路也好,而且恰逢大雁北归,多好的兆头。
末句以眼前景物作结,雁能传送书信,更点出“寄”弟之意,可谓余音袅袅,情绪开朗,表现了归途中心情的急切和喜悦,也体现了在贬永期间与之相依为命的兄弟情深。
全诗即景生情,温馨脉脉,相邀相约,尽在物物之中。京都名园,令人神往;春和景明,楚树南枝;晴天归梓,载欣载奔;南雁北返,峰前成阵。这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是心灵的洞察,是寄意的心旌。羡雁阵比翼相逐,恨故国返而不得。深婉蕴藉,期待有嘉。
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十二月,朝廷诏征被贬的柳宗元、刘禹锡等入京。柳宗元在永州接到诏命,便立刻动身,在过衡山时,写了这首诗寄给从弟柳宗直、柳宗一。
永安宫殿莽榛芜,炎汉存亡六尺孤。城上风云犹护蜀,江间波浪失吞吴。
鱼龙夜偃三巴路,蛇鸟秋悬八阵图。搔首桓公凭吊处,猿声落日满夔巫。
所闻平越郡,毕竟倚楼船。何事千羊走,初浮万鹢前。
招摇终客守,枉矢漫西旋。自古渑池翼,榆收亦偶然。
青松如舞蛟,白云如游龙。龙游化甘雨,与世为年丰。
蛟舞散清影,利爪拿高穹。二者无限奇,尽入幽人宫。
幽人室悬磬,隐约松云中。松秀悦耳目,云生荡心胸。
读书坐云石,鼓琴杂松风。无往不自得,深喜世虑空。
披云采松花,何啻食万钟。万钟食有尽,松花味无穷。
松云幸无恙,天地同始终。扶筇一相顾,摩云抚孤松。
问松几何年,适与云会同。松静了不言,云去寻无踪。
回首万峰顶,但见山重重。
河之水,其流洋洋。维昔临流,无舟无梁。深厉浅揭,我心聿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