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时的乐师贺老演奏雄风现在还在吗?当今的现实是一次又一次地把新声改了又改。令人发怨的新声自然迫使传统的乐曲衰落了,凡俗的听众们只认识手乱胡拨,不值得什么弹奏。
断了弦,声音变了哪个懂得?只有七岁的蔡文姬知道断了哪根弦。假使有人弹出高级的辊雷的声调,当会激起开元遗老这辈音乐高师们的热泪纵横。
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定场:指贺老琴艺出众,镇得住场子。贺老:贺怀智,唐开元时期著名乐工,擅弹琵琶。
新声改:改了的新声成为“俗耳”者乐声,较为低级。
怨声:令人烦怨的新声。坐:自然,无故,渐渐。旧声:传统而高雅的乐调。阑:残,消失,衰落。
俗耳: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这里代指凡俗听众。
繁手:手指繁捻而累举如梳齿也,极言弹奏手很杂乱。
文姬:即蔡文姬,名琰(yǎn),陈留(令河南杞县)人,蔡邕之女,汉末女诗人。博学多才,通晓音律。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名传后世。
试教:假使人。
辊(gǔn)雷声:如炸雷般的声调。
应有:应当会激起。开元: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13 -741年)。遗老:经历过旧时而留恋旧时的人。
上片,怀古伤今,嘲讽“俗耳”者们对传统乐曲的低级欣赏水平。“定场贺老今何在。”以发问的句式,感叹为群众喜闻乐听的圈场乐声到哪里去了?高级的琵琶演奏师贺老而今安在哉?“几度新声改,怨声坐使旧声阑”,进一步写传统的高雅“旧声”被改得面目全非了。这些所谓的“新声”而今成为“怨声”了。“今何在”写今非昔比,“几度”写改“新声”没有限度,“旧声阑”写传统乐曲衰落的命运。“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俗耳”者们占领了当时的乐坛,“繁手”乱拨,谈不上用什么演奏场了。“只知”、“不须”,无情地嘲笑了传统乐风日下,到了“无知”和“低微”的程度。
下片,弃怨转赞,以古论今,优秀传统的乐曲是会永存的。“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从辨声者的角度说,真正知音者幼如文姬。“试教弹作辊雷声,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进深一层,从欣赏者的角度说,真正知音者还有老如开元遗老。“试问”,实是不须问,知音者们谁都能晓,“试教”,实是不须教,高手一弹必然发出“辊雷”之声。“开元遗老”是传统乐曲的继承者和传授者,是民族极为宝贵的社会财富。“旧声”竟能使他们感动得“热泪纵横”,会为民族的传世经典乐曲而自豪。
全词,名写琵琶,实有寓意。批判了“俗耳”、“繁手”的“新声”,肯定了“贺老”、“文姬”、“开元遗老”的“旧声”,是借以对变法重新作出自己的评判。“几度”“繁手”的新法改革,导致一些合理的政治策略和治国方略也一并“阑”败衰落,“贺老”、“文姬”、“开元遗老”式的苏轼们“怨声”载道?如若有此寓意,对弘扬传统治国之策不无借鉴意义,但一味反对变法则是不可取的,这也反映了苏轼思想的局限性。
苏轼家中藏有唐开元时雷琴一类的珍贵乐器。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六月,陈季常从岐亭来访苏轼,苏轼拿出珍贵乐器让会客中善琴者弹之,引起苏轼的旧思后作该词。
蒲桃法酒奠重陈,小勺鹅黄一色匀。携得江南风味到,夏家新酿洞庭春。
异乡身世寄飘零,毕娶犹惭向子平。云外青山他自好,雨中苍葑若为耕。
盐车困骥思刍山,涸辙穷鳞待水生。重觅西湖旧游路,舞堤杨柳不胜情。
柳丝不动江流缓,双鹭飞来秋日晚。平沙漠漠点寒烟,乱石离离立苍藓。
静随玉顶听湍濑,饥引银钩啄清浅。霜衣雪襟谁匹俦,逸态閒情自幽远。
君不见燕衔泥,朝来暮去傍人栖。又不见莺乱啼,间关宛转无休时。
岂如此鸟独凝寂,不与众禽上下相追随。周公称大圣,振鹭载颂诗。
君子敛德容,雅与物色宜。尹侯家住大江西,翛然自负冰霜姿。
洁白岂不与之齐。为爱画师林良者,赠侯此画真潇洒。
堂上试令拂拭看,彷佛清风白露寒。
役役劳此生,梦寐积尘坱。兀对多遐思,何缘得欣赏。
淮南乐托人,岁费屐几两。每同社燕来,旋与残春往。
絷彼江上舟,稍就林屋爽。主人方据梧,跫然一拊掌。
颜色似老苍,风骨更嵻崀。深谈移夕阴,古意澹相饷。
老藤垂晚花,新篁发疏响。昔年醉歌处,月影自惝恍。
散聚一转移,今昔足俯仰。忽焉感晨星,孤思落双桨。
月斜情已驰,酒酲意殊惘。掺手话后期,低头费深想。
聚仙也合依稀似,玉质秾香总不同。欲向通明上封事,弹文先斥妒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