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夜里很寒冷,寒冰把井都封住了。明亮的月光穿过华丽的房间照进帐子里,青色的灯光,一明一暗地闪烁着,映照着悲啼的侍女。灯芯快烧完了,胭脂粉和着泪水一滴滴地流下了。
没有饮完一杯酒,就见她掩面流泪,歌声里夹杂着凄凉的悲咽。悲情和歌声两方面尽量发泄,都不相违背。你要体味到她唱得令人悲痛之处,就是歌声震得屋梁上的灰尘飞扬下来时。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等。格律俱为平韵格。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冰合井:严寒的冰把井给封冻了。
画堂:泛指华丽的堂舍。
侵帏(wéi):侵袭帐子。侵,指一物进入他物中或他物上。
青缸:代指青色的灯光。
挑:把灯芯拨出一些。欲尽:快烧完了。
裛(yì):沾湿。垂:掉下,流下。
掩泪:犹掩涕,掩着面流泪。
暗尘:多年不见的灰尘,积尘。
上片写侍女离别前夜的悲伤生活环境与心态。开头两句,点明侍女在别离徐君猷后的“夜寒冰合井”的生活时令,“画堂明月侵帏”的生活氛围。接着三句,写在极其严寒、月透帐帏的冬夜里,青灯若明若灭地映照着“悲啼”的侍女。“青缸挑欲尽”,写侍女“悲啼”时间之长,“粉泪裛还垂”,写侍女“悲啼”程度之深。以伤恨为中心,以明月、青灯为帮衬,把今、昔、未来串连起来,显示愁恨绵绵无尽期,明月、青灯仍长在。当时的明月、青灯曾映照着陪伴着主人的欢笑,而今明月、青灯之下,却只有侍女孤身一人。该词与《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中的“泪巾犹裛香泉”“别梦”的意境完全吻合。这不是偶合,而是离情的必然。两心相许,终身难忘。在徐君猷离黄州几个月后,侍女也将离去,自然引起侍女生活上的变化和情感上的悲伤。胜之是词人最欣赏的侍女。胜之与于黄州的一段生活,在词人脑际里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而今将各奔西东,叫词人魂飞梦萦、牵肠挂肚。
下片写侍女惜别前夜的歌声,令人动心、消魂和断肠。“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写侍女伤离别时的未歌先泪、半歌半悲。“掩泪”写侍女的哭态,“歌声”写侍女的强颜,“清悲”写侍女的伤感。泪(粉泪、掩泪)、歌(歌声)、悲(悲啼、清悲)三者交融,让人为之动心、消魂?正是词人所谓歌有声,人有情,“情声两尽莫相违”的慰藉词了。最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侍女的无限伤感与痛苦。“梁上暗尘飞”,这一赞赏是不过分的,表明词人对这位即将离黄州去苏州的侍女怀有深深的依恋之情。
全词情真意切,恸天感人,笼罩在灰暗、悲凉的气氛中。冬天、寒夜、冰井、明灭青灯、悲啼、粉泪(掩泪)、清悲歌声、肠断、暗尘等词语的巧妙缀合,淋漓尽致地塑造了一位声情并茂、声泪俱下、令人倾倒的侍女形象。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十二月,徐君猷(黄州太守,与苏轼是同僚)的侍女胜之将要离开黄州去苏州,该词是苏轼在送别胜之时所作。
峨峨石经山,莲峰吐金碧。秀气钟芯题,胜槩拟西域。
竺坟五千卷,华言百师译。琬公惧变灭,铁笔写苍石。
片片青瑶光,字字太古色。功非一代就,用藉万人力。
流传鄙简编,坚固陋板刻。深由地穴藏,高从岩洞积。
初疑神鬼工,乃著造化迹。延洪胜汲冢,防虞犹孔壁。
不畏野火烧,讵愁藓苔蚀。兹山既无尽,是法宁有极。
如何大业间,得此至人出。幽明获尔利,乾坤配其德。
大哉弘法心,吾徒可为则。
渔阳草树不逢茶,柳外春声听掺挝。浅水菰蒲寒带雨,远村庐舍晓衔霞。
内臣大仆连行色,竹耳风蹄起玉花。明日郊原见芳事,牧人旟梦拥归鸦。
六籍既已远,扬马不可作。铅刀为湛卢,腊鼠称周璞。
伟哉二三子,将操郢匠凿。胡为崇亢厉,亦复呈丹雘。
裂吻御寒菹,飘帷奏清角。信美非大观,矩裁焉所托。
雅道和且平,治音安以乐。不悲而嘘唏,皇风无乃薄。
白塔山前水向东,唐渠疏凌总无功。王公学得苏公法,一道长堤筑浪中。
观水东南到海滨,波澜万颂渺无边。祝融一怒山翻雪,飓母初呈浪拍天。
日落鱼龙腾雾涌,夜沉星斗弄波妍。五湖纵阔难为水,笑却精衔与血鞭。
兴废非偶然,当年事犹昨。只今久沦灭,屈指频惊愕。
废池春草封,古蔓残碑络。青山独无恙,空翠向人落。
我欲共素心,卜此山居乐。回念山中人,高风久不作。
俯仰竟茫茫,斜阳没村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