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亭记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石门亭在青田县城外若干里,是县令朱君监督建造的。石门,是山的名字。古时候的人都在山上刻下自己游览参观的感慨之言,留在山中,那些石头可以看到。朱君到了之后就立了亭子,把从古至今存在的刻石全都立在亭中,并且写信给他外甥的女婿王安石,让他记下做亭子的意图。

  建亭子的原因,难道是爱好山吗?或者也是喜爱观游眺望吗?难道是在这里问询民众的疾苦吗?难道是酒宴之后休息的地方吗?或者是怜惜那些人的刻石暴露在风雨之中剥蚀破损而无遮盖保护吗?人与物之间的感情沟通以同类为前提。广大繁茂美丽,万物依附着它生长而自己不认为有功的是山。喜爱山,是仁者的行为。到郊外的旷野之中去,登高远望一定有感慨。《尚书》中不是说:“我老死在荒野中。”《诗经》中不是说过: “驾车出城游览,以排除心中的忧虑。”环顾自身没有什么可忧虑的,而可忧的一定是天下,忧虑天下之事的也是仁呀!人怎么敢自己安逸?到了这里见到的都是深山幽谷中的民众,和他们交谈,问询他们的疾苦,难道还有阻碍而听不到人民的言论吗?探求人民的疾苦,也是仁呀!政事没有大小之别,不以德行来进行一定不能使民众服从。民众服从了才可以没有争论。民众没有急议,县令难道就能没事休息、游山玩水吗?古今的名人,他们的刻石有幸还在,他们的文笔也的确很好,那么他们的名声和刻石一样可以不朽,成就别人的名声不阻碍他们的志向也是仁呀!朱君建亭的意图是对呢?还是不对?

注释

青田县:宋代属两浙路处州(治所在今丽水),地处瓯江单游,出石雕,境内有石门洞风景区。

令朱君:指当时青田县的知县,从下文可知他是作者丈人之舅。

石门:石门洞,在青田县西北三十五公里括苍山中。

甥:指甥女。

婿:丈夫,夫婿。

直:特,但,只不过。

疾忧:疾苦忧患

燕闲:安宁,安闲。

暴(pù):即曝,太阳晒。

偃(yǎn):卧倒,伏倒为仆,仰倒为偃。

踣(bó):僵仆。

庇障:逮蔽。

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人与物之间的感情沟通以同类为前提。

慨然:感慨

予耄(mào)逊(xùn)于荒:我老死在荒野中。语本《尚书·微子》,原文作:“吾家耄逊于荒。”耄(mào):形容年老;逊(xùn):逃遁,逃避;荒:边远地区。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出自《诗经·邶风·泉水》,意指驾车出城去,排除心中的忧虑。写:通“泻”,宣泄。

壅(yōng):障蔽,遮盖。

化服:感化顺服。

赏析

  本文一方面赞美县令朱君无论品德或为政,都以“仁”为本,是一位忧民、忧天下的仁爱县官;另一方面,作者借题发挥,阐明自己所主张的儒家的“仁”政。全文抒情议论并重,文字充满激情,韵味深厚,读起来引人入胜。

  第一段先交待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缘起。石门亭在青田县石门山上,是县令朱君建造的。石门山是一座名山,上有石门洞,至今仍是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古代的人都将自己观游的感想刻在石上,留在山中,那些石刻相对而望,难以数计。朱君为令后就建了石门亭,把那古今石刻都拾取来立在亭中,成一胜景。并且写信让外甥婿王安石作篇“记”,记其作亭之意。这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张本。

  第二段文字是这篇“记”的主体,全段围绕朱君“作亭之意”展开笔墨。一开头以排比的设问式揣度作亭的本意。文中写道:“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一连串五个设问句,以排比出之,加强了揣度的语势,引起读者一连串的思考,急切地想得到答案。下面就分别予以分析作答。

  一说,人与物之相互好恶必然因其相类,那使万物附在上面而生长,不以此为功的“山”,是“广大茂美”,富有仁爱精神。那么爱好此山之人,当然有“仁”爱之意。如此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其直好山乎?”这一问题,并且论述到“好山”含有深刻的“仁”意在。

  二说,离开城郊到野外,登山望远,其中必有感慨产生。为了阐明这一点,作者引用了“《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及《诗经》中的“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文中于此还分析了“忧”的内容,说“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从而回答了前面设问中提出的“好观游眺望乎?”因而指出其亦有深刻的“仁”意在。

  三说人在穷困不显达的时候怎能安闲逸乐?百姓在深山长谷中,县令与民相对为言,了解他们的疾苦忧虑,那有阻塞而听不到其疾苦呢?然后得出结论说“求民之疾忧,亦仁也。”至此回答了前面第三个设问句中的问题:“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

  四说当政没有大小之分,不施“德”政,民就无法教化,百姓教化顺服了,就可以没有诉讼,民没有讼事,县令才能休息无事,悠闲自得地嬉戏。这里又回答了前面的“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这一问题,这里作者将“仁”政,以“德”出之,放在教化民众之中。

  五说古今之名人石刻幸在,其文字确实很好,那么他们的名与石刻都能传而不朽,使其“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又是“仁”之意也。这里亦回答了前面第五个设问“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通过一系列的推理分析,归纳出朱君“作亭之意”乃是一个“仁”字。然后文章又以设问句言道:“其然乎?其不然乎?”

  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以五个排比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逐个回答,不枝不蔓,并逐层分析推理论述,每一点都归之为“仁”字,其推理严谨,分析透辟,行文游刃有余,结构紧凑,一气呵成。

创作背景

  朱君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任青田县令,作者应其请求所作的这篇题记,表面上是在探讨作亭之意,而其实是在阐述“求民之疾忧”,从而“以德化服”的为官之道。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你喜欢
襆被蹉跎老江国,情人邂逅此相逢。
不随鸳鹭朝天去,遥想蓬莱台阁重。

向来河洛久愆阳,祷祀徒劳罄肃庄。林雪飞花欣暂白,麦田濡叶未全黄。

城中稍觉桑薪贵,村外时闻社瓮香。八使孜孜悯茕独,斯民那复畏凶荒。

深衣社里强婆娑,悮了东臯雨一蓑。
麟也可为宣父泣,凤兮须信接舆歌。
怀金暂乐忧方大,投璧能全碎已多。
此去修行留得力,世间知己是天魔。
我与丹青两幻身,世间流转会成尘。
但知此物非他物,莫问今人犹昔人。

刻露巉岩山骨愁,两株风柳曳残秋。分明一段荒寒景,今日钟山古石头。

血竭疗来逢义士,鹿鸣歌罢对英公。导旗张乐都门外,归取寒衾纳桶中。

罗浮道士不相识,闻在葛洪丹灶西。已办短筇双不借,与君联步访丹梯。

才谞诸公争汲引,文高后学共仪刑。相逢未觉功名晚,镜里依然两鬓青。

朱楼十二阑干近。蜻蜓翼薄撩蝉鬓。石畔好潜藏。苔阴绣雀凉。

谁人花底逻。却向蔷薇躲。簌簌动南枝。红潮露一丝。

边臣失计款呼延,辽左于今困右贤。
招讨使承斩马剑,从征军赐大官钱。
神京未可称高枕,孤塞应须策万全。
将相共和文武济,勿令烽火照甘泉。
二毫侍侧何知,举头一幕青天大。归盘乐矣,丁宁更说,闲居粉黛。我见沙鸥,盖尝有问,无言意对。道试看自古,忘机未了,空无益、又遗害。万事宜须自得,笑衰翁、几时方会。今朝重九,西风杖屦,一番轻快。满地黄花,清泉酌醴,新诗嚼脍。若东篱老子,能来共此乐,吾当拜。

今辰春节喜新晴,况是山堂此日成。畦菜拨余传叶美,径桃留在着花明。

云开葛井蛟龙动,雪尽萧岩鹳鹤鸣。失喜浪传京邑信,未闻邻舍识高情。

驻马隋堤路。怨凌波、背人唤渡。正琵琶拨到伤情处。又底事、便轻去。

日照啼红无数。酒杯干、再三细语。转首又天涯暮。怎约得、画桡住。

昆崙烈风撼坤轴,日车敛辔咸池浴。六龙饮渴呼不闻,赤蚁玄蜂厌人肉。

荆襄弗支庐寿孤,江东扫地如摧枯。忠臣当代谁第一,七载舒州天下无。

东南此地关形胜,天柱之峰屹千仞。当年赤壁走曹瞒,天为孙吴产公瑾。

我公千载遥相望,崎岖恒以弱击强。孤城大小二百战,食尽北拜天无光。

当关援剑苍龙吼,尽室肯污奸党手。摧锋阖郡无生降,群盗言之皆稽首。

堂堂省宪罗公卿,建官分阃日募兵。哀哉坐视无寸策,遂使流血西江平。

向来不晓皇穹意,名将南征死相继。一时贪暴聚庸才,玩寇偷安饕富贵。

河流浩浩龙门西,燕山万骑攒霜蹄。英雄暴骨心未死,去作海色催朝鸡。

玉衣飞舞空中见,太息孤忠鏖百战。五陵元气待天还,睢阳谁续中丞传。

曾谢人间轩冕荣,一瓢何足累高情。已知喧寂相忘久,弃掷元非为有声。

质裂横疑水,光生薄似苔。
凭将彩笔画,认作剪刀栽。
鸟向空中度,花从镜里开。
细看若无力,不畏晓风催。
华屋朱帘十万家,春风吹尽旧繁华。
留连野色惟残蝶,应答江声有乱蛙。
明月楼前沽美酒,蕃釐观里看琼花。
我来谩忆曾游处,立尽斜阳一叹嗟。
寂寞之淳音,其为乐至深。
应嫌鼓腹者,独自抚弦琴。

海天日暮远山微,隔岸疏林鸟倦飞。遥指渡头馀绮绕,片帆风送打鱼归。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