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满城的风声雨声,原来是重阳佳节悄悄地临近;我独自登上了吴山,眺望大江奔流。

老眼昏花,看不清景物,我已经不再计较距离的远近;壮心开朗豁达,再不把出仕与归隐放在心上。

自古以来,郊野的景色令诗人们忘情地吟咏;可眼前满目的秋日风光,却使人黯然神伤。

古今诗人都是如此,与我相仿,我眼看着晚潮澎湃,一片苍茫。

注释

潘邠老:潘大临。字邠老。

吴山:在浙江杭州城内。

轩豁:开朗。

行藏:出处,行止。语出《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后多指出仕及归隐

野色: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吟兴:指诗兴。

是处:到处。

秋光:秋日的风光景色。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

骚人:诗人,文人。

如许:像这样。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赏析

  诗首联出句即是借用,也是即景,对句使人物出场,一位在风雨飘摇中独立吴山之巅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以下两联,夹入议论,继续申述登高引起的感慨。第三联故作平淡之语,以与上联形成跌宕;尾联以景结情,语尽而思无穷。诗虽然是借用潘大临诗起句,但全首浑如生成,写景抒情,郁勃纡盘,神完气足。在句法上,又充分吸收江西诗派特点,出入变化,不拘一格。

  江西派诗人潘大临,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名闻遐迩。后世诗人诵邠老此句,辄为一章,不独韩淲一人。每至“秋雨秋风愁煞人”之际,甚至已去重阳数日,仍有用此句领起赋诗者,何况韩淲登临吴山之时,重阳在即,又恰遇风雨,诗意与眼前景相合,情自随景而生,一时心潮起伏,难以自已,于是借用邠老原句,唱出这气势充沛、神完气足的一曲,以抒发心中的万千感慨

  写律诗,出句难,对句更难。引别人的诗作出句,尤其又是引别人的名句,这就使对句难上加难。如果不相称,全诗就会黯然失色,显得气馁力衰。这里作者不愧为江西诗派在南宋的后劲,他不仅从字词的对称、押韵的协调等形式上用力,而且更注重意境的提炼,情感的升华,在邠老原句“满城风雨”的背景上,突出了抒情主人公形象。出句即是借用,也是即景;对句使人物出场,两句共同说明时间、地点、环境、人物,毫无摘引之痕迹,一位在风雨飘摇中独立吴山之巅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出句、对句一气呵成。

  颔联由写景转为直抒胸臆。此诗作于宁宗庆元四年秋,时作者约四十岁。所谓“老眼昏花忘远近”,是叹息自己虽在中年,已有老态龙钟之感。古人四十叹老,本是常事,何况当此倍思亲朋的佳节,诗人却独在异乡,独上吴山,风雨如晦,目力不济,垂暮之悲难免涌上心头。但是老境可叹,远近可忘,壮心不可磨,理想不可抛。“壮心轩豁任行藏”,是说自己无论出仕还是休官,皆襟怀坦荡,壮志不息。这一句神采飞扬,意气轩昂,将上句略带伤感的气氛扫荡无遗,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博大胸怀,表现出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两句亦景亦情。“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在大自然面前,诗人们从来都是毫不隐晦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寄主观情感于“野色”的。眼下可供作者“吟兴”的“野色”很多,可他却略去了对“是处秋光”的具体描绘,这就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这里的秋光为什么会令作者有肝肠寸断之感?是山脚下浩浩荡荡的江水使诗人联想到了自己一去不返的青春年华?还是那风雨中飘飘洒洒的黄叶令诗人联想到了自己飘零孤苦的身世?这里的心境似与“轩豁”的“壮心”在气氛上不吻合,实际上“壮心轩豁”是不可或忘的素志,而“断肠”之苦则是无可排遣的今愁。今愁正由素志的不能实现而引起,越是写志向远大,不能付诸实现时的愁苦就越大,如果不是因为心情愁苦,诗人是不必冒风雨“独上吴山”的。

  尾联“今古骚人乃如许, 暮潮声卷入苍茫”以景结情,语尽而思无穷。此刻的诗人,面对“断肠”的秋光,联想到“今古骚人”的共同命运,情感似江水翻腾,如波涛激越。作者在抒情将尽未尽之时,突然用景物收住,留下一个兼有化外音的生动画面:暮色苍茫之中,江潮汹涌,奔腾向前。画面、声音给人以无穷的回味。诗人与“今古骚人”的共同感受究竟是什么?读者可以借助这个与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相惬洽的画面自己去体会,去思索,这正是“文已尽而意无穷”之妙。

创作背景

  宋惠洪《冷斋夜话》载,潘大临说:“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有年重阳节前,窗外风雨交加,他忽然触动诗思,提笔挥写,刚写了第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有催租人上门,于是意兴索然,没有再作下去。“满城风雨近重阳”句,因其烘托场景自然入妙,尽管没有成篇,却成为千古名句。后来有不少人将这句诗续成全篇,其中以潘大临的老朋友谢逸的三首绝句较为成功。其中一首云:“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谢逸写这首诗时,重阳刚过,风雨萧瑟,他想念老朋友潘大临,所以借潘诗起句。诗写得全篇浑然,句句精绝,语短情长,令人叹绝。无独有偶,过了大约一百年,即庆元四年(1198年),韩淲在重阳前登吴山,正逢风雨,便也借潘诗发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轻舠放中{左氵右霝},岸远春风壮。
楫师俯仰呼,天水争簸荡。
吾方扣其舷,聊赓小海唱。
梢回即东麓,侧磴联屦杖。
危刹表层巅,疲筋蹑牵强。
斜廊缭复殿,鱼脊分背向。
放日四垠宽,秋毫入吾望。
侵云铁瓮垒,崛起去缘傍。
映日海门山,不蔕沧波上。
吾虽百石吏,平昔有微尚。
俄得金仙徒,翦萝开岫幌。
誓投桑榆年,浮玉翁自况。
前心奈兵阻,悔作豫章分。芳草未归日,故人多是坟。
帆行出岫雨,马践过江云。此地一樽酒,当时皆以文。
夭桃与芳草,艳色明朝阳。
思君念华旦,贱妾惜容光。

楚竹燕歌动画梁,春兰重换舞衣裳。公孙开阁招嘉客,知道浮荣不久长。

卧庭双柏老成僵,坠石蓬莱事渺茫。元妙欢中寻二妙,笔花残梦吊江郎。

乘兴兰桡泛碧溪,渔歌惊散水禽啼。白蘋渡口烟初暝,红蓼滩前月又低。

道林袖里出清新,珠玉离离光照邻。知是谪仙寻丽句,寄来真隐是陈人。

几年卜筑成三径,今日声名重万钧。汀草岸花增意气,从兹日月是青春。

家住春波上,春深未得归。
桃花新水长,应没浣纱矶。
荒城莽莽蔽荆榛,虎踞龙蟠迹已陈。
赤壁战争江照晚,青楼歌舞鸟鸣春。
十年王气雄图尽,一叠寒笳客恨新。
折屐风流犹可想,只今高卧岂无人。
半世乾忙,漫走遍、燕南代北。凡几度、马蹄平踏,卧虹千尺。眼底关河仍似旧,鬓边岁月还非昔。并阑干、惟有石狻猊,曾相识。桥下水,东流急。桥上客纷如织。把英雄老尽,有谁知得。金斗未悬苏季印,绿苔空渍相如笔。又平明、冲雨入京门,情何极。
征鸿点破空云碧。丹霞染出新秋色。返照落平洲。半江红锦流。风清渔笛晚。寸寸愁肠断。寄语笛休横。只消三两声。

地已归禅寂,犹存别墅名。残僧迷旧事,老树变秋声。

水落山根豁,云开岸脚明。谢公墩自在,一任后人争。

淇园曾诵昔人诗,胜地相逢岂易期。曲径拗风回紫陌,疏林筛月落清池。

云梳凤尾淩高节,雨拔龙孙接矮枝。好景不争车马到,名人赏识当题碑。

灵砂九转鍊金顽,留得丹泉在此间。明月清风谁管领,洞天福地占幽闲。

岩巅雪涌金波立,石罅潮生银屋翻。句续坡仙怀古意,梅花也觉带欢颜。

少室岩前路不遥,毫芒才拟便迢迢。
西湖湖上晚来看,小艇轻风落画桡。

高声拨火招司徒,火焰炎天蓦面驱。祇向此间能稳坐,任教门外雪盈衢。

萦萦初月柳,撩乱愁边见。
阴忆武昌门,高想灵和殿。
金塘承日映,绮陌迎风转。
学舞未能休,缨情欲谁眷。
至理穷微妙,经纶特绪余。
鄂城资豫备,淮甸得安居。
慨慷陆公奏,详明贾谊书。
今辰恨埋玉,恸哭满乡闾。

周子才如马脱羁,指挥百怪风雨驰。奇文巨册弃满簏,长枪硬箭森陆离。

有时作画爱雕刻,十日一水五日石。大穷元气细秋豪,写罢茫茫自嗟惜。

学书颇重包慎伯,端已而外画无敌。记挥老泪托生平,梦里伤心汉水声。

十五年中事反掌,包老亦作辞家行。幽冥万古负两友,戎马余生恋升斗。

即看一发是青山,那得扁舟同白首。湘潭文孙颇爱奇,扬州肆市偶得之。

朅来云台中,昂首赋新诗。三磊吞混茫,九龙拖威夷。

金牛玉女望不极,别峰幽岩森蔽亏。玩弄丈人松,颠倒翠屏姿。

画悬在壁诗在口,以画配诗左合右。天生神物有同归,包老大字妙奇魗。

夜深星月下中庭,山鬼入户秋镫青。琼花梅岭事荒忽,断缣遗墨嗟飘零。

乃知二老真精灵,往事独说无人听。来朝高挂云帆去,海天无际穷追寻。

凤来青天开,凤去苍石裂。
玄风不复返,世事日消歇。
永怀接舆歌,勿蹈东鲁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