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天岭上已然魂魄飞散,判命坡前更是骇人听闻。
侧足于毁坏了的石蹬一步才挪得三分,抬头看,伸手能一把握住天上孤云。
微贱之身哪敢自比富家子弟,判命坡上不死,后福无穷又有几个万石君。
判命坡:位于归州东部,山势高险,行人至此有生死难卜之感,故名“判命坡”。
钻天岭:山名,又名“钻天三里”,在归州东部。范成大有《钻天三里》诗云:“钻天三里似千里,四十八盘将奈何。”
骇闻:骇人听闻。
侧足:形容因畏惧而不敢正立。
坏蹬:毁坏了的石蹬(石头台阶)。
“一握”句:化用了《广异记》中:“兴元南山绝顶,谓之孤云两角。
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微生:此犹言“微末”,指身份低贱之人。
千金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古谚语:“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意谓富家子弟当特别珍惜自己的生命。
后福:古谚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此指判命坡上不死,必有后福无穷。
万石君:西汉石奋及其四子的俸禄都有“二千石”,世称“万石君”。《史记》有《万石君列传》。
北窗:指归隐。语出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北窗下卧”或者“北窗高卧”,就成为归隐的代名词了。
噩梦:可怕的梦。
榆枌:即粉榆,因协韵而倒置。汉高祖刘邦为丰邑枌榆乡人,后人因以枌榆指故乡。
这首诗的前四句以陪衬、夸张手法描摹判命坡高峻难攀之状,形象真切,确乎令人“骇闻”。后四句即兴抒情,于诙谐淡泊中,流露出不胜仕途奔波、羁旅行役的烦恼,和期待早日归隐林下的心愿。全诗用语朴素自然,不见刻意经营之迹,但写景逼肖,写情有味。
中国传统诗歌是讲求含蓄的,讲求情感不过分张扬的。大约是诗人所受刺激太大,开篇就从自己的感受写起,直接写自己的惊恐。先写走到判命坡前看到山的感受。没有一字对判命坡的陡峭进行直接描写,而是用了对比,起笔就写自己过钻天岭时胆战心惊,魂不附体的那种恐怖。钻天岭此名足见其险。判命坡,此名也尽显山之陡峭。写钻天岭之险是为了突出判命坡之险。“更骇闻”,看到判命坡,更是让诗人惊骇不已。还没开始登判命坡,就已经充满恐怖了,可见其山之险。范成大是今天江苏吴县人,生活在江南水乡,为官后也从未到过四川,未曾见过这种险山恶水。自然受到了惊吓。
接着写登山的感受。悬崖绝壁,只可侧着脚通过,一不小心踩着坏石头,石头立刻就滚下万丈深渊,而山势陡峭,高耸入云,一伸手就可以触到天上的云朵。举头一握到孤云,恰当地表现了判命坡的险要。从自己登山有感受,从侧面烘托山势的险峻,蜀道的险恶。接着作者发表议论,进一步言判命坡的险恶。微生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这是诗人自嘲命薄,不贵重,所以无法惜身,只能铤而走险,来走这艰难的蜀道。万石君是指汉代石奋的故事。范成大以此做比,巧妙设喻。前面从不同的侧面描写的判命坡的险峻后。再后诗人荡开一笔,写自己归隐故乡,再来谈起这一番经历,当一笑了之了吧。似松实紧,依然扣着这判命坡险要来说。
最后直接说走这个判命坡是“噩梦”。人在困难面前往往会想到家乡想到自己熟悉的故居。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境。特别是诗人此番入蜀已是五十岁,又是新病后初愈。而且由湖北入蜀时,遇到江水上涨,不得不从陆路徒步攀援,种种艰难,生出归乡之心是非常真实的。看似不经意的自然表露,可是处处扣着《判命坡》的“险”字,使全篇浑然一体,层次丰富。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凡入蜀的文人们在经历这段艰苦的跋涉时都有惊心动魄的感觉,也留下了许多篇什佳作。这一首诗就是范成大在淳熙二年(1175)从桂林入蜀时路过判命坡而后写的。
朔风紧。催雪满群山,六花成阵。水面凝烟,芦稍戛玉,败叶乱随风陨。
溪山妆粉。掩映出、短篱疏影。树鸦惊起,弥漫村舍,板桥难认。
冻云飞不尽。望长空一色,水天深隐。唤渡纷纷,披蓑戴笠,银海冷光生晕。
去程远近。好趁取、晚来风顺。兰桡桂桨,空明击溯,画图诗境。
玉梅三九,尚恹恹娇困。疏了缃奁木瓜粉。倚熏笼,微暖药碗浓香,应未减,较贴量茶风韵。
起来呼半臂,拥鼻沈吟,雪意垂垂几时准。闲煞画眉人,浅惜轻怜,写多少,无题诗本。
且莫任、双鬟拓纱窗,禁不住,黄昏峭寒一陈。
华辀戒昧旦,之子赴北阙。丛林无繁条,天气正十月。
中逵判绸缪,岂不念鹣蟨。赠子金琅玕,呐呐心结愲。
京观多缁尘,终风永夕发。修坂无逸轨,知者备失蹶。
故家亦有欢,浮荣亦有歇。志士无间居,国忧固臲卼。
持子东门行,微言不堪说。
岩户阴森隔万松,暮云卷尽寺林空。天边渐蚀千峰紫,木杪犹馀一缕红。
两个归僧开竹院,数声残磬度溪风。凭谁唤起寒山子,共看回光入梵宫。
王父依诸舅,夫人实外家。往时拜颜色,仰德重咨嗟。
世事如流水,仙游只暮霞。可堪衰绋涕,风雨白杨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