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骑集序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年少时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背诵下来。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但是我却凭借此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一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所以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

  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年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现在每当看到一手书卷,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样反复读都记不住。所以现在虽然有了勤苦的用功,学业却因为健忘荒废了。

  唉,荒怠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最近我读《齐史》的时候,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注释

精骑集:《精骑集》是秦观类编古书中相关材料而成的集子,已亡佚。

暗疏:默写。

不甚失:没有大的差错。

滑稽饮酒者:幽默善辩、好喝酒的人。

旬朔:十天为一旬。朔:每月初一日朔。此处指一个月。

把卷无几日:指一月之间,没有几天看书的时间

比:近来。

惩艾(yì):吸取过去的教训,把以前的过错作为鉴戒。此指近来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悔过,暗自发愤改过自新。

衰耗:衰竭。

曩(nǎng)时:从前。

十一二:十分之一二。

寻绎:寻求,反复推敲。

二物:指上文提到的“不勤”与“善忘”。

见孙搴(qiān)答邢词三句:据《北齐书·孙搴传》载:“孙搴,字彦举,以文才著称,但实际学浅行薄。邢邵尝谓之日:更须读书。孙搴答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

经、传、子、史:经,指儒家经典书籍,如《诗经》等;传,指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左传》等;子指诸子书籍,如《庄子》等;史,指历史书籍,如《史记》等。

勒:编辑。

无如之何:没有什么办法。

赏析

  这篇文章叙述了作者少年时候不专心读书,荒怠学业,后来发奋勤苦,而常废于善忘,最后作者从《齐史》孙搴答邢词中得到启发,从而广摘经传子史之文章,遂为《精骑集》。全文格致老成,情挚而意切。这篇文章作者从立足于自身经验来谈,告诫后辈一定要专心治学,引此为戒。

  在这篇序文中前两段作者自责自己年轻时不趁着记忆好多读书以及后来之“失”与“得”。“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而“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是为失之,“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是为得之。但是已“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这是作者的感叹。在当时秦观之父去世后,秦观曾一度与世俗滑稽人士饮酒交往,疏于读书。自以为记忆力很强,因而放纵自流,把读书置之脑后。有时十天或半月内只有难得几天拿起书本。由于不专心读书,记忆力也衰退了。后来在母亲老师的严格管教下,秦观感到后悔了,在这篇序里他毫不隐瞒的记下当时的状况。年少时,过目成诵,于是自恃记忆力强而放纵自流,把读书的时间花到饮酒交游上。待知道发愤时,记忆力又已减退,令人可悲,即使比年少时勤苦,学习效果也不及年少时的十之一二。古往今来,有多少这样“少小不努力”的人,但能反躬自省的没有几个。“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年长而醒悟者,能以好的学习方法弥补少而不勤、长而善忘的毛病的就更少了。秦观则是其中的凤毛麟角。正视生活的规律,以主观的努力夺回逝去的年华,总结人生的经验,以启迪来者珍惜宝贵的青春。这正是秦观超出常人之处,也是这篇书序最值得品味的地方。

  后两段作者写读《齐史》对其中孙搴答邢词表赞同意见,并决定摘经传子史中的文章成集。第三段作者读《齐史》从古人对答中得到补救的启发,像打仗一样,三千精骑足敌数万弱兵,所以从经、史、诸子中精选可供借鉴的篇章,编辑成书。文末“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一部书的序言写得要言不烦、情真意切,连作者的精神也表露的如可触摸,感人至深。

  此文是一篇书序,说理未占过多比重,主要靠以事明理。在序文中,作者并未离开选本去发表什么高论,但在交代编辑缘起、选文来源和标准、题名用意的同时,提供了许多令人品味的东西。这就是从自己切身体会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它当作漫话人生哲理的劝学篇来读。

创作背景

  这是秦观为自编的古文选本《精骑集》作的序。序文交代了编选的因由、选本的内容和题名的用意。作者自叙少时“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近数年来,颇为后悔。于是发愤以自惩戒,可是,“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为了弥补善忘之苦,他编辑了这个选本。而这篇序文正是从自己切身体会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经验。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猜你喜欢

秃髡归阳羡,仙髯卧古藤。前贤成昨梦,后辈嗣谁镫。

倾盖欣如故,吟坛得共登。春风吹相聚,聊此寄韦冰。

军屯多似撒星沙,夜月犹闻奏月笳。
尚有空囊随杜甫,幸无复壁累王涯。
草根木实逃生饭,石室泥龛到处家。
天下苍生是谁误,当年悔不坏庭麻。

内苑属嘉辰,初收百药新。预知氛疠息,天意在生民。

居止次城邑,性本爱丘山。
曲肱岂易冲,灵府长独閒。
秋菊有佳色,绿酒开芳颜。
羲农去我久,千里乃相关。
遥遥望白云,高操非所攀。
愿言蹑轻风,八表须臾还。

凉意芳塘转。浑不辨、姚山稽水,有斯池馆。仙吏退公销夏处,绿沁玉壶冰碗。

尽莲叶、田田铺满。待取红妆扶翠盖,柳腰肢、更比诗人懒。

寄此意、共香远。

高情琴酒原疏散。是才子风流为政,莺花勾管。画卷诗奁清供好,袖有兰亭真卷。

不用觅、支颐手版,面面蓬莱围几席,把荷花、劝引歌喉缓。

加几个、玉壶伴。

荷静香露圆,波深藕根白。白晢谁家儿,折花水边剧。

夜来风急。定胭脂损了,旧时颜色。瘦燕有情,宛转衔来傍瑶席。

多少颓垣废井,但斜日、凄烟凝碧。便几点、拂上帘丝,波动罥无力。

愁寂。露阶立。恁梦断玉钩,粉痕犹湿。画楼天接,芳树沉沉上阳夕。

搀入三分尘絮,漂不到、江南消息。问隔院、深翠里,甚人觅得。

阉茂之年拜伏犀,鸡豚同社记金溪。
情深缟紵论六契,义切蓬麻荷品题。
花底醉春同挈榼,云中历妙共扶藜。
岂知生死今殊路,抆泪佳城意惨凄。

长安为甚便归来。使我莲花五叶开。别有清光旧镇醅。

独倾杯。免了轮回九狱灾。

往闻苏赵公,黄阁望诸老。功名四夷知,无愧越裳操。

同时卿相家,纨绮或佣保。至今子孙贤,庭有书带草。

碧空如洗界清光,为控疏帘照晚妆。花柳有情浑弄影,鱼龙何事欲深藏。

玉绳露湿斜临槛,银汉星稀曲转廊。怪底栖乌惊不定,一湾早已落横塘。

晚凉荡轻舟,容与落桑渚。如闻鸡犬声,层观望何许。

扪萝历太阴,身世疑轻举。足迹满寰区,胜游欣载始。

枣瓜仙迹半迷离,乘兴何妨当习池。官事无多原易了,宦游如此不嫌疲。

温公自序游山录,坡老重添望海诗。小小林泉劳物色,怜才心苦几人知。

王母瑶池宴集场,蟠桃熟后又称觞。戏披莱彩熟犹健,颂献椒盘日正长。

弱婿联翩登仕版,文孙罗列振书香。莫嫌阿弟贪杯酌,百忍堂前醉欲狂。

补天五色漫称祥,谁向岐阳祝瓣香。几见平成踰大海,自知感应绕重洋。

遐方俎豆尊灵远,圣代丝纶礼数庄。是处歌恩欣此日,风声潮影共趋跄。

秋蓂开六叶,元圣诞千年。绕殿祥风起,当空瑞日悬。
道光中国主,人识大罗仙。敢赞无疆寿,香花上法筵。
万方瞻圣日,九土仰清光。磬地山河壮,弥天福寿长。
瑞烟薰法界,真偈启仁王。看献千秋乐,千秋乐未央。

何年白社种青莲,君子堂开俨昔贤。逃暑共寻泉石约,采芳重结水云缘。

郫筒香注流霞满,仙掌珠擎湛露圆。三径不知身已隐,尚从濂洛问真诠。

丛妍呈绿渚,烟景缀花朝。沦皱枝微蘸,波光影细描。

落英鱼认饵,浮叶蚁为舠。浥露斜偎岸,迎风弱俯桥。

低垂香欲滴,回映态如招。延伫寻芳处,婀娜入短桡。

平湖共天远,浸月坐寒光。
乘流溯荃璧,掉舟寻药房。
佳人折轻荷,随风来珍香。
顾盼但微笑,眉宇何清扬。
日暮共携手,遥指烟中湘。

红毛旧习篆成蜗,汉塾今闻近社皆。谩说飞鸮难可化,泮林已见好音怀。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