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和王昭仪韵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声催箭,晓光侵阙。花覆千官鸾阁外,香浮九鼎龙楼侧。恨黑风吹雨湿霓裳,歌声歇。

人去后,书应绝。肠断处,心难说。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事去空流东汴水,愁来不见西湖月。有谁知、海上泣婵娟,菱花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宋理宗与谢后整日欢娱,宴会通宵达旦,尽情享乐,人们沉漫在欢乐之中,不觉晨曦已照宫楼。鸾阁外、花丛中文武百官肃立庆贺,龙楼旁、宝鼎中香烟缭绕。元兵南下,一切豪华顿时烟消云散。

人走之后,家书已绝。断肠之时,无人诉说。哪能承受杜鹃啼血,遍地哀鸣。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有谁知,北方的边鄙之处,有伊人在哭泣,菱花形的铜镜一碎为二。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王昭仪:即王清惠。作者被元得之前,曾在官廷作琴侍,与王清惠关系甚密。

天上人家:指皇官。

王母:指谢后。

漏:滴漏,古代一种滴水计时工具。

阙:官门两边供望的楼,泛指帝王住所。

杜宇:古代蜀国望帝的姓名,相传他死后灵魂化做杜鹏鸟,鸣声凄切,古人又以为,此鸟啼声不断,出血乃止。

海上:指北方边鄙之处。

赏析

  该词上片追述昔日官中的繁华生活,下片设想王昭仪的处境和心曲,代她一诉衷肠。全词多次使用典故,描述了家国破碎的凄惨,将词人内心的哀愁表达地淋漓尽致。

  上片主要以追述昔日宫中的繁华生活为主,和王词原作相同。二人身份不同,回忆内容不一。王词中回忆得充之经历,而汪词中多回忆宴会。“天上”三句,借西王母瑶池蟠桃大会的盛况,比喻谢后欢宴的乐。“被午夜”两句,宴会气热烈,通宵达旦,一夜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花覆”二句看出场面的豪华。阁外,龙楼房,花团锦簇,香烟绕。帝王将相,气派十足。

  “恨黑风”两句,战争的血雨风急降临,豪华顿失。汪词取意于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汪词改用“黑风吹雨”的意象,表达十分含蓄。

  “人去后”四个三字句,节奏急促,如音节中的快拍,刻画出王清惠北上后的心境:家书断绝,肝肠寸断,无人可诉。这主要写乡愁。“心难说”是翻录王词原作“千古恨,凭谁说”句,讲家愁国恨。时值苍生涂炭,江山疮痍,形势危艰,令人柔肠寸断,加深了“难说”的深度。“杜鹃啼血”常作为国亡家破痛烈心情的象征。“事去”一联,不仅对偶精工,而且内容深广。

  “东汴水”句指金灭北宋,“西湖月”句指元灭南宋,十四个字将南北宋亡国历史概括无遗。“西湖月”对应“人去后”其中蕴藏浓浓乡愁。汪元量在北地曾有《向州月夜酒边赋西湖月》长诗:“月亦伤心不肯明,人亦吞声泪如雨。”

  词结尾“有谁知”三句,“有谁知”意为此词无他人知,只有己知。“泣”字和王清惠原词中的“泪沾襟血”遥遥相对。汪词引用此典,以镜破喻亲人离散,兼喻国家山河破碎。

  汪元量这首和词挥酒自如,用语贴切。和王清惠原作相比,意思相近而不雷同,押其韵而不拘常,丝毫不见丝毫的窘迫和束缚。词中既有对王词的唱和,又倾诉出知己之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词中。

创作背景

  王昭仪即王清惠,和汪元量惺惺相惜,关系甚密。汪元量以琴侍于宫廷。至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二人同随三宫被俘至元大都。王在途中曾作《满江红·太液芙蓉》,传诵一时。汪元量在抵燕之后,也作了这首和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猜你喜欢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其二)

群雄竞起问前朝,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元听舜日旧箫韶。(其三)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其四)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其五)

东屯稻畦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其六)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其七)

忆昔咸阳都市合,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楚宫犹对碧峰疑。(其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其九)

阆风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堂天下无。
借问夔州压何处,峡门江腹拥城隅。(其十)

一林啼鸟不知名,应怪山翁此地行。
化蝶与周俱是梦,游鱼知我久忘情。
胸中丘壑真馀事,世上功名畏后生。
但得盈樽供自酌,何妨人境卧渊明。

石公先生,汝生以郑为宅,以水为度。眠龙痴蛟鞭其尾而不飞,唯有蛰龙闻雷而起。

仰天潝潝如有诉,所乐者瘦壤清泉,所吟者溪风月露。

有窍无心何所郁以鸣,不过感时触机如风行于空而万窍自怒。

隐流缁客,目为山中之韶頀。识者又以为偏枯冷,淡似于陵仲子之清,轩辕弥明之句。

石公抚几而笑曰:曹君汝岂敦煌之索,平原之辂。

长安冠带隘巷陌而相求,胡为乎逐西风而远去。

君既脂车,余亦戒路。望江上之青峰,指湘皋之红树。

汉沔相踞,一衣带水,俟君于油口之渡。左公城外绿刺天,便是巨擘高吟处。

斜日,斜日,门外马蹄声疾。林栖鸟尽飞还,霞彩红衔远山。

山远,山远,莫怪行人归晚。

昔者见君面,记得秋风时。遗我寿阳书,故人情可知。

一从西城居,复来南郭住。时时还忆君,不知在何处。

出得云门路,风悽日夕曛。
船撑鉴湖月,路指沃州云。
山色周遭见,谿流屈曲分。
一觞还一咏,谁是右将军。

此个散人姓贾。悟彻身躯是假。急急便投真,物外修完纯嘏。

纯嘏。纯嘏。内饮何须持斝。

走入玄门,牵回白鲤。缀词感谢吾侪履。从今步步出红尘,无心著去观桃李。采访幽微,搜寻至理。因师大悟离乡里。一朝功满踏云行,邀公

归老云门著句多,往年豪气未消磨。杜陵集里收京咏,垂老悬悬望两河。

武夷风月与人同,光霁之体无彼我、无终穷。宇宙充塞,流行大通。

风月阅人知多少,人不见风月之始终。尧舜亦在光被中,回视浮云点太空。

千古此明月,万古此清风。风来无迹,月去无踪。口不可授神可融,回也卓尔末由从。

武夷风月匪衣钵,以付洪子得其宗。得之衣钵亦无有,老拳槌碎还穹窿。

辛丑夏四月三日,甘泉居士湛若水书于胥江舟中。

管书记之任,有优渥之言。
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
金羁相驰逐,联翩何穷已。
庆云惠优渥,微薄攀多士。
念昔渤海时,南皮戏清沚。
今复河曲游,鸣葭泛兰汜。
躧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
妍谈既愉心,哀弄信睦耳。
倾酤系芳醑,酌言岂终始。
自从食蓱来,唯见今日美。

天上白云满空谷,树下三间两间屋。玄晏先生不出门,自检残书手□读。

醉翁斜带紫纶巾,过水呼童御黄犊。犊之背乐不可言,王孙写入冰绡幅。

君不见戎车□战场,秦王失其鹿。笑杀当时园绮翁,白头去谒隆准公。

道人于事百不闻,岁晚鹤骨谁相温。禅床茧光薄如雾,宜月宜霜复宜露。

梦回蕲竹生清寒,五月幻得梅花看。初疑脆膜轻无力,一片凝秋剡中色。

道人巧手天机深,两杵独伴阶蛩吟。卷舒似听桔叶音,珍重莫遣烟煤侵。

百年富贵谁能免,锦幄彤庐语恩怨。可怜老楮岁寒心,用舍在吾难自荐。

君不见燕山穹庐毡百幅,狎坐围春醉红玉。道人不学制戎衣,空煮南山卧茅屋。

安知幕天席地一希夷,长共青山白云宿。

竹杖芒鞋去未能,鞅尘十丈苦相仍。
去来今了三生事,输尔寒岩宴坐僧。

神山浮海来,上与星辰通。司命佐南岳,作镇沧溟雄。

双楼屹危山,铁桥亘天中。岩端漱飞泉,瑶台错玲珑。

灵谲信超越,玉简閟神宫。谁其冥寂士,来此访玄风。

丹砂尚仿佛,仙书未易逢。俯拾金芝英,仰攀琼树丛。

梯云望出日,扶桑生海东。天鸡鸣中霄,寒波淡溟濛。

明霞太亲人,直接蓬莱宫。不恨隔中州,走望礼视公。

不迩声利途,逋客绝游踪。亮哉美吾土,长愿偃微躬。

太白谪仙人,换酒鹔鹴裘。
扁舟弄云海,声动南诸侯。
诸侯尽郊迎,葆吹罗道周。
哆目若饿虎,逸翰飞灵虬。
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
浩浩歌谣兴,滔滔江汉流。
下交魏王屋,长揖韩荆州。
千载有英气,兰君安可俦。
茅茨带壑两三家,火种人归石径斜。
行值深山小春候,女郎祠下半岩花。

古台华首见高原,杰阁雄居势自尊。列嶂千重成翠幕,分流两涧夹云门。

碧天海色浮山雨,赤石晴霞映晓暾。祖塔洞天风木在,瞻依徒自愧儿孙。

保处问归程,沧茫入句清。
云生峰顶白,月近水边明。
芳草连平楚,晴楼出远城,
此身南北外,渔火是闲情。
几年闲作园林主。未向梅花著语。雪后又开半树。风递幽香去。
断魂不为花间女。枝上青禽□诉。我是西湖处士。长恨芳时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