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细雨好像是白玉堂飘下的帷帘,又像是从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竹席。
当时的神女沐浴披拂着光彩照人的秀发,就像这使气氛变得清凉的细雨。
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同疏帘。
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
簟(diàn):竹席。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
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
萧萧:清凉的。
发彩:形容秀发光泽华润。
这首诗笔法全属正面铺陈,不过是发挥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写得灵活而新鲜。
诗篇一上来打了两个比方蔚蓝清澈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这里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为好像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像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帷幕、簟席都是织纹细密而质地轻软的物件,用它们作比拟,既体现出细雨的密致形状,也描画了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盈灵姿。接下来,诗人再借用神话传说材料作进一步形容。楚女,《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
这里说:想象神女当时的情态,那茂密的长发从两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闪着光泽,萧萧地传达凉意,如同作者眼前洒落的细雨。这个比喻不仅更为生动地写出了细雨的诸项特征,还特别富于韵致,引人遐想。整首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如“帷飘”、“簟卷”的具体形象,“白玉”、“碧牙”、“发彩”的设色烘托,“萧萧”的清凉气氛,尤其是神女情态的虚拟想象,合成了一幅神奇谲幻、瑰丽多彩的画面。比较起来,于这首诗主题相似的《微雨》偏于写实作风,而此诗则更多浪漫情味,从中反映出作者咏物的多样化笔调。
这首诗大约作于大和三年(829),当时作者获得了考取进士的资格,但因其没有什么背景,初试失败,同年,令狐楚为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今山东东平县),赞赏他的文才,请他到幕府里去做巡官,一场细雨后而作此诗。
慢骂狂生捋虎须,比言雀鼠意何如。只缘要假刘郎手,兼道才名亦是虚。
三高祠前秋水波,客来吊古悲且歌。季鹰鲁望桑梓敬,蠡也笾豆理则那。
生为越人身相越,百计谋吴吴乃灭。真忧乌喙将无情,兔死狗烹肝脑裂。
飘然携家湖海游,捧心人与同扁舟。越人誇功铸金像,于吴孰曰非仇雠。
行装重宝久弥厚,清高之风绝何有。奉尝堪笑木肠儿,忍睹荒台麋鹿走。
江风肃肃枫叶寒,扣舷折我青琅玕。灵胥怒抉海潮起,殷若雷鸣过雪滩。
古驿西风起,中含水国秋。官闲公馆静,鸟下吏人休。
移簟微凉入,登台晚兴留。乱蝉当槛急,众木抱城稠。
天迥抟苍鹘,山横走翠虬。虚无疑地尽,突兀并云浮。
绝景嗟才窘,微吟怯语遒。烟霏生变态,鸥鹭傲冥搜。
初月清如湿,残霞散不收。似乘牛渚舫,若在武昌楼。
娃馆今荒草,吴官祇废丘。按图非旧迹,访古莫深愁。
蘋浦渔歌断,枫根鬼唱幽。掠檐闻鹤警,照席数萤流。
止舍惭昭子,投亭愧褚裒。疏顽能稍稍,漂转付悠悠。
兹宇阅人久,伊谁似我俦?途穷翻一笑,鬓短耐千忧。
世故从飘瓦,浮生等置邮。三更星斗落,万事入搔头。
犀浦停车处。穷巷中、故人高隐,白头重遇。昔日燕台寻春约,屈指挥如隔世。
况彼此、青山憔悴。过我冷斋同夜话,又谁期、再见鸣珂里。
郫筒酒,共君醉。
嗟余浪迹成都市。奈悠悠、天涯陌路,有谁知己。岭表一官成梦泡,讲学栖迟沔水。
尚书事、凄凉堪忆。仆仆风尘俱老大,且相逢共作谋生计。
归田乐,几年矣。
北上登渭原,南下望咸阳。秦帝昔所据,按剑朝侯王。
践山划郊郭,浚流固墉隍。左右罗将相,甲馆临康庄。
曲台连阁道,锦幕接洞房。荆国徵艳色,邯郸选名倡。
一弹入云汉,再歌断君肠。自矜青春日,玉颜吝容光。
安知绿苔满,罗袖坐沾霜。声侈遽衰歇,盛爱且离伤。
岂唯毒身世,朝国亦沦亡。物盈道先忌,履谦宇允臧。
独有东陵子,种瓜青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