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弟消息二首

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

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

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

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

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最近得到了一封从平阴来的信,知道弟弟还安然无恙,让我的心稍稍得到安慰。

为了躲避贼寇的追捕,他一侧身便逃到了千里以外,寄住在平阴县一个荒僻的小村里。

现在战火一直不断,有战争就有伤亡,血痕一处接着一处,有多少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我也到了老年之期了,死神正向我走来,不知道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机会。


我知道你生性胆小怕事,要回到西京来是不可能的,我年老力衰要到你那儿去也是遥遥无期。

看来乌鹊报喜,只是空喜一场,我也深负鶺鴒之意,兄弟二人只能心心相印,而人却不能相见。

面对生活上的困境,心中羞愧难言,一年到头无时无刻不在被忧伤愁绪困扰着。

东京西京两家人口已有三十口,不但我们兄弟两人难保,全家人都命如悬丝,危在旦夕。

注释

平阴:县名,隋属济州,天宝十三载(754年)州废,县属郓州。

舍弟:指杜颖。舍,谦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年纪小辈分低的亲属。

侧身:言避寇不敢正行。

寄食:依附别人生活。一家村:指平阴荒僻之乡。

烽举:举起烽火,表示有敌情。酣战:战斗激烈。酣战曰新,见杀伐未休。

“不知”两句:此用《楚辞·招魂》典,表示死期将至,人难相见,魂可招。人,一作“时”。

未期:无期。谓不知何日。

浪传:空传;妄传。乌鹊喜:《两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随笔》云:北人以乌声为喜,鹊声为非。南人闻鹊噪则喜,闻乌声则唾而逐之。

鶺(jí)鴒(líng)诗:喻指为兄弟危难而着急。《诗经·小雅·常棣》:“脊令(鶺鴒)在原,兄弟急难。”鶺鴒,鸟类的一属。

生理:生计。何颜面:谓穷困而惭。

忧端:愁绪

三十口:当合杜甫和杜颖两家而言。张远注:两京,公在西京,弟在东京也。三十口,合公与弟家属而言,公《赴奉先》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止言十口,可明征矣。

赏析

  这两首诗传递了诗人无限复杂的感情,对兄弟的关爱之情充溢诗间。第一首写初得消息,怜弟而复自伤;第二首叙兄弟远离,而叹资生无计,不但兄弟两人难保,且家人命如悬丝。全诗语言精练,情感真挚,不事夸张与渲染,充分体现了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两首诗非常真切地道出了兄弟二人的手足之情,可以说句句是血,字字是泪。让人边读边为之心动。特别是最后四句,“不知临老日,招得几时魂”,“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从这诗句中,几乎能听到诗人的哀泣声,这不是夸张,也不是渲染,这是诗人真实心情的写照。

  历史造成了兄弟之间相隔千里的局面,从而,也垒成了兄弟之情的坚实台阶。与其说,诗人在开展对弟弟的关怀,不如说,诗的主题在于“消息”的描绘到底怎样才能尽情。在诗的启程之际,已有书信的铺垫,不一定有热烈的问候,但骨肉联系的桥梁令人放心。作为隐私的“消息”,可以在诗的放大镜前,转化为公共事件的考察,从而,在勾勒兄弟之情与展露时局变化之间找到共同点。他的回函可以只装下这两首诗,而不必用散文体的书札:这两首诗兼顾了确切读者与理想读者的需要——即使是他的弟弟打开信札读到它们,也不会嫌弃其中载有的危言耸听,按照他所理解的文化传统,他能接听到他的哥哥诗与信合二为一的决心,以及当初哥哥耳畔响起的种种天籁。简言之,作为家人,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定能理解诗人给诗下的一个定义:诗是信念。

  信,可谓对生存的禀告与报答;而诗,不妨理解为人生的筹划与安慰。正因为凭借诗的广阔胸怀,他在一种私密的二人对话中勇敢地涉及政局的动态。他不仅是要求亲人分享或分担他对时局的敏感,而且他假定了这种敏感一经装入诗的怀抱,就会变成认知世界的能力,从而与广袤历史并驾齐驱,赢得不朽。由不得他在回复中介绍异乡趣闻或者对一只乌鸦的十三种观察方式,他提笔之际,抬眼望去,就是烽烟的缭绕,竖耳听去,那边就有不绝的涕泣。他要在三种诉求上谋取平衡点:一是诗的体制,二是作为信仰的答复,三是因时制宜地参与现实的认知。随着笔墨的铺展,“弟弟”作为这两首诗的确切读者的惟一性被稀释了,他意识到了他人目光正流连其中,渐渐地,措辞摆脱了对信的服从或服务,更多地听命于诗的理想理想读者的召唤。其中作为支撑信息的兄弟之情在兼顾中体现出惜墨如金的效果。

  于是,当他直接指明弟弟的懦弱时,看似一反常态,但依靠对偶装置——那种能迅速擦拭言辞锋芒的设施,他顺利地促成了懦夫形象的合理化及其对情义的有增无损的奉献。在“吾衰”的表白之余,“汝懦”不再是丝毫的贬抑,反而像撬起诗人形象的一根杠杆。承认二人之间的共性,拉拢了词与词之间的缝隙,同时,也合乎诗历来所倡导的一事与另一事相辅相成的审美原则。可以说,通过诗的铺排,“弟弟”的懦弱变成了“哥哥”呵护的义务,以及为了承担这一义务他开展的内心斗争,尤其是个体的懦弱被置入一种宏大的时代背景中,使得读者有理由相信造成一个人懦弱的起因来自外部世界,而非这个人的天性。

  事实上,探讨人的懦弱、衰老,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也不容易谈出新意,不如当它们是时局在人身上形成的缩影,或者谓之诗人对生存时间的意识混淆了希望与怅望的边界,之后,借助诗的体制,他果断地从中摆脱出来,立即唤出两只鸟雀,擦着兄弟之情的古典波纹或者烽烟中隐隐约约的鼓点,飞跃了这一可能形成险情的话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黄鹤注:诗云“两京三十口”,又云“烽举新酣战”,当是天宝十五年。杜甫得知其弟杜颖逃亡到平阴后捎来的信,知道他尚在人世,就写了这两首诗抒发乱离悲苦之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呼童忙为卷暇须。试问中情几句。
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嫦娥无语谩踌躇。飞过画栏西去。
今岁腊未破,明年春尚赊。
天教催朔气,先作塞南花。

沙老犹生觜,江寒已伏槽。长烟分聚落,短日下亭皋。

木脱曾巢见,潮生小艇高。幽怀谁与悟,不见酒中豪。

域中前辈尽颓颜,混迹刘伶尚闭关。孤艇著书江水上,百年阅世酒尊閒。

天边落木流杨子,秋尽寒云出蒋山。若忆团亭旧渔钓,挂帆明月共君还。

河济江淮血不流,中原万马一时收。黄金未散成功士,白纛先枭败将头。

庭前云盖碧巉岩,堂上先生雪满髯。
说药客来聊下榻,谒斋僧去便垂帘。
种时法好花难谢,买处钱多石易添。
子舍光荣身壮健,只将香火事华严。

不见丹丘四五年,幽篁古木更苍然。蒹葭霜露风连海,翡翠兰苕月在川。

忆昔画图天上作,每题诗句世间传。前村深雪谁高卧,亦有晴虹贯夜船。

狐裘骝马谁家子,往来驰骤尘沙起。右撚羽箭左把弓,仰射忽堕双飞鸿。

野寒日昏惨惨风,下马揖我立我东。一箭直西贯杨树,抽身上马入城去。

善舞吾闻霓裳曲,□□音有陶朱公。
长袖多钱世岂少,铁鞭难得尉迟恭。
四世东南保太平,有君无相庙堂轻。
具知人眼识朱子,独赵汝愚陈俊卿。

封禺之山仙所京,石室金堂秘璚封。当涂丈人居其中,乘彼白云朝帝乡。

上陈唐虞登俊良,浃以厚泽覃遐荒。善实斯积流斯滂,诸孙济济承馀庆。

构堂崇冈脩中黄,服食太和饮天浆。灵台虚明道日充,日华曜英澈八窗。

谁其主之曰汝阳,佩苍龙精冠芙蓉。天君泰然体凯康,稽首山立歌洞章。

岳祗川后翼两旁,千秋万年镇兹堂。

祖龙帝六合,不暇谈黄虞。且复求神仙,入海窥方壶。

置酒阜乡亭,起然忘故都。空留赤玉舄,安期今有无。

天恩洽骑十二闲,短策不知行路难。漠漠空川望不尽,电光掣过须臾间。

蹄高高屈污沟出,骏骨隐隐隆于山。窟泉沙草不得足,劳多食薄心知惭。

十年瓮牖间书瑟,展卷见图真太息。女真年少面如盘,华屋平生隔风日。

青骢肉破拥尻脽,黄金校具褒缓拂。三品刍豆空自多,行见火花绕铜历。

五杂组,庆云发。往复还,经天月。不获已,生胡越。

忆君持酒别,初月出东城。溪艇几时到,春潮日夜生。

白沙眠翡翠,青竹下鵁鶄。遥想汪徵士,题诗慰逸情。

夜寒孤笛水边栖,忆着西风古塞头。
一曲落梅吹得苦,吹人不管听人愁。

茫茫大道接琅琊,齐鲁遗风纪世家。山到南徐如勒马,水连东海尽盘蛇。

鄫城麦秀朝飞雉,蒙顶云开夜采茶。千里穷原多古意,空随节物惜年华。

甘入烟波伍老渔,拂衣长啸别飞舻。举头明月黄泥坂,落手扁舟青草湖。

流涕凭轩仍似杜,得鱼携酒不如苏。茫茫身世今何著,剩欲呼天问左徒。

闷雨和愁坠。生把花时废。近来整日下帘栊,睡。睡。

睡。香冷银囊,绣闲钿尺,只供憔悴。

醒梦难回避。凄凉刚一味。从今真正不思量,谇。谇。

谇。心系教枯,泪痕成积,枉然空费。

沙河二水交流中,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

羌儿走马应辞苦,胡女逢人不解羞。使节直从西域去,岸花堤草莫相留。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