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传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疕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者众矣。“市道交”岂可少耶?或曰:“清,非市道人也。”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宋清是在长安商街西部药市的卖药的商人。他囤积了很多好的药材。有从山地、湖河等地来的药农,一定要把药送到宋清的药店让他去卖,宋清对他们是很优厚的。长安的医生用宋清那里的良药来制成自己的药方,很容易就能卖出去,所以他们都称赞宋清。有生各种疮病的人,也都爱去宋清开的药店买药,希望能够快速的康复。宋清总是很热情地接待客人,就算有的人没有带钱,宋清也会把药先赊给他们,欠钱债券就在家里积攒了很多,上门索取药钱的事情他从来不做。有些素不相识的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打欠条买药,宋清也同样把药卖给他。每到年末的时候,估计账是没法还上了,他就把债券全部烧光,再也不说这些事情。其他的商人都觉得宋清的这种举动很是令人费解,就嘲讽他:“宋清是个蠢人。”同时也有人认为:“宋清大概是那种有高尚道德的人吧!”宋清听过了这些议论,说:“我经商赚钱养活妻子儿女,道德高尚还谈不上,但要说我是蠢人,也是不对的。”

  宋清从事卖药的生意四十年,焚烧了一百多人的债券,其中有后来做大官的,有管辖州郡的,享受着丰厚的俸禄待遇,他们派人给宋清送礼物,一个接一个快快把门槛都踏破了。尽管有些人当时没有足够的钱去偿还药费,甚至赊欠至死的也有上千人,但是这些都没有阻碍宋清最终成为一个富翁。宋清获得的利益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是因为长时间的等待,才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哪里像那些目光短浅的小商人呢?只要有一次没有拿到药钱,就会勃然大怒,甚至破口大骂与人为敌。这些小的商人唯利是图,心胸狭隘。在他们的身上,我才真正看到了愚人傻瓜的样子。宋清凭借着诚实守信最终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从不胡乱做事,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自己的经商之道,最终得以致富。需要购买药的人越多,他满足别人需求的面也就越广。遇到遭贬谪的官员,他也同样地以诚相待;遇到生活极其贫困的,宋清也同样地热情接待,及时地给予良药。受到他恩惠的人来日只要重新获得重用,带给宋清的报答就会十分丰厚。宋清有长远的赚钱眼光,和上面讲的都是一样的。

  现在这些和人交往的人们,趋炎附势地巴结上层官员,背叛离弃原来的亲朋,能够像宋清这样与人交往的实在太少了。世俗的人们只讲“市侩手段之下的交往”。哎,宋清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而今天的人们与人交往都要求回报,有像宋清这样具有长远目标的吗?假如有人能够像宋清一样,那么天下穷困潦倒的人能够免于死亡的就会很多了,那些“市侩手段之下的交往”能够减少吗?有人这样说:“宋清不是市侩一类的人。”我这样说道:宋清作为商人却不去运用那些市侩的手段,而那些居庙堂之高或者官衙和学校,并且以士大夫自居的人,反而争先恐后地去使用那些市侩的手段,真是让人感到可悲可叹啊!如此说来,宋清并不只是有别于一般的商人了。

注释

西部:唐朝时的长安商业区分东部的市场和西部的市场,文中指的是西部的市场。

药市人:在市场上卖药的商人。

居:囤积、储藏。

优主之:给他们优惠。主:名词活用为动词,主持、对待的意思。

雠(chóu):销售、售出。

疕(bǐ):指的是头疮,文中是疮肿产生的疼痛。

疡(yáng):痈(yōng)疮。

冀(jì)速已:希望能够早日康复。已:消除伤痛、康复。

券:债券、借据。’

诣(yì)取直:前去讨取药钱。

度:推断、认为、估计。

报:偿还。

异:不同于常人。

蚩(chī)妄人:痴傻蠢笨的人。

博:多。

馈(kuì)遗:馈赠、赠送。

相属: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

小市人:没有道德、利欲熏心的庸俗商人。

怫(fú)然:变色愤怒的样子。

翦(jiǎn)翦:心中容不下事情、狭隘的样子。

斥弃沉废:指被罢官贬斥的官吏。

落然者:流落、破落的人。

柄用:受到重用,掌管大权。

炎而附(fù):趋炎附势地巴结上层官员。

寒而弃:背叛离弃原来的亲朋。

鲜(xiǎn):少。

市道交:势力上的交往,以有利可图为标准。

庶(shù)几:差不多、几乎接近。

居市:在街市上开店。

庠(xiáng)塾(shú):古代学校。

赏析

  文章以身为“市人”却没有市侩小人附炎弃寒之为的宋清与虽为朝廷官员、士大夫却争相做附炎弃寒的势利小人相对比,尖锐地讽刺了官场中盛行的势利之交的恶劣风气,抒发了作者在政治失意而长期、处处受冷遇、遭漠视的郁闷之气。全文思路清晰,脉络分明,文字简洁,内蕴深刻。

  第一段叙述宋清的为人处事。开门见山,指出宋清是长安市中一名普通的卖药商人。因为善待四方药农,所以来京城售药的药农,都来投奔宋清,以致能多积良药。故医师得宋清之药配方,往往容易奏效;患者为求赶快治愈疾病,也愿意向宋清求药。宋清对患者无论是否认识,是否有钱,一律都给予良药,是故累积不少借券,但是从不上门索取。年终岁尾,估计欠者无力偿还,就将债券焚烧。以上叙宋清行事,层次渐进,简练而条畅。随后又以市人议论生出波澜,意在进一步强调,宋清如此行事,既非有道之士,也非愚蠢荒唐之辈,的的确确是个“逐利以活妻子”的普通市人。

  第二段阐述宋清既如此行事,何以还能“逐利以活妻子”。一是被他勾销债务的人,有的后来做了大官,有的当了连州跨郡的节度,他们俸禄多了,想起宋清的恩德,于是馈赠不绝。二是宋清待人,不以对方穷通而变化态度,即使斥弃沉沦、落魄十一的人,都照常善待。这些人一旦被起用,顾念宋清的知遇之恩,也要重重报答。总之是目光放得远,不斤斤计较于眼前得失,而其“逐利以活妻子”则与市人无异。

  第三段在叙事的基础上发挥议论。作者再次表明宋清只是市井中的普通人,而一般世人所为,尽管全从势利二字出发,很少能与宋清相比,却口唱高调,徒然视宋清之所为为以利相交。作者对此深为感慨,认为世上如幸而有类似宋清之“市道交”的,那天下间限于困境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能够获救。由此看来,这种“市道交”正不可少。然后又反跌一笔说,如果宋清不是市井中人,即是身居市井而不为市井之交的有道之士;而那些身居朝廷、官府、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命的官绅,本当是守道之人,却偏为市道之交;那么宋清非独高于市井细民,也远出于这些“正人君于”之上了。这段文字抑扬往复,感情强烈,凡激越之处,语言亦慷慨淋漓,有力地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凡史传文字,皆须备述传主毕生事迹,加以褒贬,内容务求翔实。作者则仅取人物之一时一事,一言一行,就其与社会人生有关之处加以发挥,形成一种短小精悍、内容集中、思想深刻、介乎寓言之间的文学散文,是传记之变体。该文章于宋清生平,仅记卖药一事,称扬其虽为市井细人却能超乎市井之道的优良品质,从而达到立传的目的。同时又由此引发出对炎凉世态的抨击,且寄寓自己谪宦以来饱尝人情冷暖的无穷感慨

  就文章笔法而言,该文章突出的特点是先叙后议。叙述中根据议论的需要进行剪裁,只突出宋清作为市井细民而能急人之难的材料,其它一律删汰。议论时则紧紧扣住这一点,与上层人物反复比较,充分揭示出他们的卑屑恶浊,因此文章上下脉络贯通,前后浑然一体。

创作背景

  《宋清传》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作者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创作的。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十一月,作者来到永州任司马。作为遭贬的“罪人”,在偏僻荒凉的远州,一呆就是十年。这期间,生活上的困苦,命运的渺茫不测,亲朋好友的音讯断绝,以及疾病和忧愤、苦闷的心情,都摧残折磨着他。作为一个文人,作者只好借助笔墨来呼唤自己的心灵。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猜你喜欢
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
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干一点愁。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寂寞长亭人别后。一把垂丝,乱拂闲轩牖。三月春光浓似酒。传杯莫放纤纤手。
金缕依依红日透。舞彻东风,不减蛮腰秀。扑鬓杨花如白首。少年张绪心如旧。
卢龙已复两河平,烽火楼边处处耕。
何事书生走羸马,原州城下又添兵。

元正不贺自清衷,睿札频颁念两宫。天相吉音来自北,便知孝悌与天通。

鸾鸟高翔时来仪。应治归德合望规。啄食楝实饮华池。

英英直气验操存,夜夜群书日灌园。
嫩不到城三十载,老犹落笔数千言。
吴公何敢轻招贾,徐穉兹来特访蕃。
衰拙迩来逢盛事,德星远远照朱轓。

凌穹巀嶪翠江边,佳气氤氲素练缠。势若游龙真造化,油然缥缈似飞绵。

开国主,颜如婆婆形取嗤。杨阿摩,投床顾欲拯舅氏,宫中反出奇男子。

往时慕游侠,尚友追昔贤。
乃兹颇超逸,举世同所天。
况我肝胆交,惜别能无怜。
余归向吴会,君行入幽燕。
烹莼脍鲈鱼,白马西翩翩。
挥手各有期,江水闻此言。

右辖辞荣重寄分,却趋召节造天阍。表仪八座方尊德,悃愊连章乞偃藩。

将见辨严离凤阙,忽传感疾自鸰原。公薨不及期颐寿,至理冥冥岂易论。

由来东海百川尊,呼吸风云日月昏。隐隐三泉盘地轴,迢迢一水上天门。

萧疏篱落谁家圃,寻芳信逐游蜂去。眼前荆棘少人行,马蹄直到香来处。

怕愁贪睡独开迟,瘦损春寒鹤膝枝。可是东君苦留客,斜风细雨不堪诗。

寺如蜂舍挂崔嵬,尊酒偏宜向暮开。
春雨灯前僧共话,麻姑道上客初回。
窗蕉叶响时清耳,林橘花香夜到杯。
不是吾曹耽胜事,杉关竹院冷苍苔。

雨止鸠频唤,雨来鸠暂停。愁怀惟惨惨,望极更冥冥。

鹭举青林破,牛行白水经。浑忘峻岭在,便拟午钟听。

风流谁自谢家安,不爱苍生只爱闲。
今日云孙仍不恶,一间茅屋尚东山。

嬴氏乱天纪,酷虐难具陈。苦欲愚黔首,《诗》《书》遭坑焚。

群籍付烈焰,六艺已灰尘。孤危念吾道,一发引千钧。

汉祖起丰沛,马上除暴秦。未暇求遗书,绛、灌祇武人。

迁延及六、景,此事遂因循。虽除挟书律,大义惜未伸。

卓哉河间王,所好匪世珍。日华启高馆,文采照河滨。

雅乐献天子,儒术被厥身。茫茫寻坠绪,独悲古籍湮。

千金购善本,传写留其真。因之得书多,在汉无等伦。

《周官》《毛公诗》,响绝忽复闻。《春秋》《左氏传》,一一皆古文。

聚残补其缺,说记本先民。煌煌前圣典,呵护信有神。

譬犹长夜暗,杲日出大昕。祖龙虽已厄,于今辉千春。

朅来历旧邦,遗躅尚未沦。停骖访耆老,经完道亦振。

陋彼《淮南子》,八公徒纷纭。箧中《鸿宝》书,荒唐何足论。

昔日曾闻洗马池,悠然此景在西溪。
风生水面波纹细,日上堤边树影低。
水底青天沈翡翠,波中明月浸琉璃。
何如花下退朝去,喜看鸳鸯戏石矶。

曾掌丝纶侍内廷,忍闻銮辂入苍冥。地官下校踰双日,天极中尊坠一星。

鬼蜮未剿先帝恨,神龙难附小臣停。成王绍治周公辅,应定东征慰庙灵。

丹台瑶室敞词坛,笔扫文星宇宙寒。堂构落成仍补衮,金莲学士在长安。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