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布裘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洁白的桂布好似白雪,柔软的吴绵赛过轻云。

桂布多么结实,吴绵多么松厚,做一件袍子穿,身上有余温。

早晨披着坐,直至夜晚;夜晚盖着睡,又到早晨。

谁知道在这最冷的寒冬腊月,全身竟暖得如在阳春。

半夜里忽然有一些感想,抚摸着棉袍,起身逡巡。

啊,男子汉看重的是救济天下,怎么能仅仅照顾自身!

哪里有长达万里的大袍,把四方全都覆盖,无边无垠。

个个都像我一样安稳温暖,天下再没有受寒挨冻的人。

注释

布裘(qiú):布制的绵衣。

桂布:即唐代“桂管”地区(今广西一带)所产木棉织成的布,尚不普遍,十分珍贵。

吴绵:当时吴郡苏州产的丝绵,非常著名。

余温:温暖不尽的意思。

拥:抱,指披在身上。

眠:睡。达晨:到早晨。

严冬:极冷的冬天。

支体:支同“肢”,支体即四肢与身体,意谓全身。

中夕:半夜。

逡(qūn)巡:走来走去,思考忖度的样子。

兼济: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

独善:注重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安得:如何得到,期望马上得到。万里裘:长达万里的大袍。

周:遍。四垠,四边,即全国以内,普天之下。

稳暖:安稳和暖。

天下:全国。

赏析

  白居易主张诗文“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又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首诗完全体现了他的这种理论主张,既不为艺术而艺术,又不为自我而艺术。诗中反映出他能跨越自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爱民“如我”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封建社会开明官吏乐施“仁政”、惠及百姓的进步思想,激动人心。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是全诗的警句,反映了白居易的思想: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不能只顾独善一身。白居易《与元九书》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白居易自谦称)虽不肖,常师此语……志在兼济,行在独善。”这两句可视为白居易的抱负和志向,也可视为他希望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处世哲学。这是古代正直的、欲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

  作品结尾四句“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源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它表明,两位伟大诗人的博爱情怀都是一致的。宋代黄澈在《巩溪诗话》中曾对两诗的优劣进行了论述。其实这大可不必区分优劣。两人都是面对自我处境的一种超越,只不过老杜并未愁苦于个人饥寒、白氏并未沉溺于个人饱暖而已,皆为难能可贵。无论自身寒暖,诗人心中念念不忘、重重忧虑的都是天下百姓

  作品艺术的高明之处在于,表面写的是“稳暖”,实质写的是“仁政”。或者说,“稳暖”只是其写实,“仁政”才是其虚拟,即意象创造。白居易在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被任命为河南尹,辖区就是洛阳城。后来,他又写了一首内容相近的诗《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其中写道:“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同样表达了他的爱民激情,同时也蕴含着他的“仁政”理想。他在《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中说得异常明确:“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此裘非缯(古代丝织品总名)亦非纩(细丝绵),裁以法度絮以仁。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若令在郡得五考(唐制:经五次考绩才可转官。意谓任满),与君展覆杭州人。”显然,白氏所谓“裘”,实乃“法度”、“仁政”的一种象征。不管是“盖裹周四垠”,还是“都盖洛阳城”,均要实施“法度”、推行“仁政”。作为封建官吏,他要维护的当然是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也给平民百姓带来一定益处。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元和元年(806年),是年冬天,作者新制布裘,一时有感,写了这首诗;另一说此诗约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八年(813年)之间,当时作者为母守孝居渭河北岸的渭村,经常与劳动人民接近,严冬时,由自己过着舒适的生活而想到广大人民的无衣无食,产生同情而作此诗。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一朵木犀花,珍重玉纤新摘。插向远山深处,占十分秋色。满园桃李闹春风,漫红红白白。争似淡妆娇面,伴蓬莱仙客。
去去灵川境,晴岚带暮烟。
槟榔新满市,榕树老参天。
舂委工於水,犁资手以佃。
凄凉海天角,何事羽书传。
窈窕奇峰叠古苔,望秦岭外势徘徊。
巨灵非疋休期刻,毛女为邻合往来。
傅粉微茫春雪在,堕鬟浮动晓云开。
好邀上雒王常侍,时就岩前饮一杯。

牡丹一株开绝伦,二十四枝娇娥颦。天下唯洛十分春,邵家独得七八分。

令尹才高寺为空,岁时行乐与民同。
旋开小坞藏春色,更制新声写土风。
客向樽前忘尔汝,路穿花去失西东。
无言妫女今焉在,桃李相传恨未穷。
古剑蟠双蛟,瑞景腾丰城。
耿耿涵义气,凛凛无俗情。
尘世三十载,世事嗟冥冥。
当道舞狐鼠,白昼嘷山精。
秋风清夜发,匣内铿然鸣。
故人耿介士,有砥静且平。
寄语善持保,功用真难轻。
莫授刀锥銛,耗蚀徒欹倾。
许我砺英芒,一抹霜花月。
北扫京洛暗,南击猩鼯腥。
弹铗倚霄汉,掌上风云惊。
物莫不有用,时兮非人能。

忆数年间,为汗漫游,轻去其乡。正城楼入夜,无边草白,关河放溜,极目沙黄。

广武山夜,碻磝路隘,何必愁人始断肠。风吹尽,是三河侠少,六郡名王。

牛衣仍卧王章。笑病马依然恋战场。恰何来同调,金荃一卷,重逢高会,红烛千行。

风刮琵琶,霜枯筚篥,又惹归帆带雨张。频回首,是难忘官阁,酒绿茶香。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长安门开鼓声死,贼骑如云走天子。西来从辇无一人,万乘苍茫草间止。

行间杀气何纷纷,侍中独拜车前尘。马前飞矢着龙节,侍中独溅衣上血。

侍中血,中散琴,琴声欲绝日欲沉,有子乃不传广陵。

二月已破三月来,青春白日映楼台。劝君更饮一杯酒,一月人生笑几回。

前日河梁修禊罢。闲庭未拆秋千架。萱草堂深飞寿?。香满把。彩衣兰玉森如画。海堂麻姑亲命驾。玄霜乞得宜春夏。快约伯鸾冠早挂。筠窗下。团栾共说无生话。

我行神州久,世运叹衰叔。四海尽穷途,曰归食周粟。

希望既断绝,不复修边幅。常恐信陵君,醇妇了残局。

风雨听鸡鸣,引为夫子勖。忠规继以泣,言言皆金玉。

令我大悔悟,奋起遏人欲。苟非内助贤,坠行终身辱。

摇荡春光湖上路,多情偏识倡条。画船系在赤阑桥。花飞人别处,绿暗雨休朝。恼乱在风扶不起,空怜燕姹莺娇。舞衣香冷董娇娆。相思无限恨,犹似旧宫腰。
父老一杯酒,争劝史君留。可怜桃李千树,无语送归舟。听得拈笙玉指,都把万家遗爱,吹作许离愁。倚醉袖红湿,生怕夕阳流。
问君侯,今几日,还东州。还家时候,次第梅已暗香浮。只恐道间驿使,先寄调羹消息,归去总无由。鼎铉功名了,徐赴赤松游。
万花明曲水,车马动秦川。
此日不得意,青春徒少年。
晴沙下鸥鹭,幽沚生兰荃。
向晚积归念,江湖心渺然。

最喜桃花春雨足。晓来手自分篱菊。流水潺瑗鸣涧曲。

惊飞瀑。荷钱叠水纹成縠。

一院落红飞燕蹴。迸泥笋长琅矸竹。好鸟看看来布谷。

声声促。樱桃豌豆同时熟。

摩天鸩鸟九头毒,护世那吒八臂长。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每忆相邀共啸吟,白云生处老松阴。宁知别后相思意,汉水东流日夜深。

梧桐碧。满院秋声萧瑟。斜掩银屏灯暗泣。小炉香欲爇。

窗外芭蕉露滴。欲上玉楼无力。倚栏只有玲珑月。天淡秋河直。

节序忽惊心。重九将临。四时悲乐总由人。若使椿萱今健在,佳节堪欣。

椿树又凋零。一载悲生。黄花开处最伤神。从此莫将佳节唤,唤作萧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