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蛮侵入成都时,蜀将多次立下战功。
十年前的秋天与您在剑门关分别,十年后的现在万事都随着锦江水东流不复返。
在南诏入侵时您已经用战功表明了志气节操,可至今仍功名不就未能封侯显贵。
在沉重的寒云下射雕并辨认自己的箭,马上听着胡笳似乎塞草也笼罩着悲愁。
今天与君重逢惆怅之意更加的深了,可知道出身微贱的灌婴韩信也都已经封侯。
蛮:指南诏国。频:一作“颇”。
剑关:即剑门关,为蜀地著名关隘。
随:一本作“从”。
锦水:即锦江,在蜀地。
志:一本作“心”。
汉节:指蜀将效忠国家的气节。此用西汉苏武典故。
自:一本作“尚”。
滞吴钩:指未能封侯显贵。滞,一本作“带”。吴钩,泛指利剑,喻指从军立功之志。
雕边:即边雕,边关之雕。
认箭:指雕被射下,蜀将在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
灌婴韩信:灌婴、韩信皆为西汉开国功臣,但二人出身贫贱。
此诗写一位在抗击南诏入侵战争中建立赫赫战功但十年不得封赏的蜀将,诗中饱含对这位蜀将的同情和惋惜,也隐含着对朝廷忽视功臣的不满。全诗从忠心耿耿、文武双全和出身高贵等不同角度刻画了蜀将的形象。
全诗四联八句。首联“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首句点明自己与蜀将十年前剑关分别,次句写十年中世事变迁,反托“滞”字。“万事”表明经历沧桑,下文就是承“万事”展开。
颔联“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两句是一篇之主,谓蜀将在南诏入侵时已用“频着功劳”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忠于朝廷的志气节概,但十年后功名不立,“犹自”滞居下位。“已曾”与“犹自”构成转折关系。著一“滞”字,突出了蜀将的有功无赏。
颈联“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写蜀将的文采武功,出句形容蜀将箭法如神,对句表现蜀将文采风流。“寒云重”“塞草愁”写出蜀将闲置冷落景况,承“滞吴钩”而申言之。
尾联“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今日逢君”点明今日重逢,遥应首句“十年分散”;“倍惆怅”者,他人才能功绩不及蜀将者均得封赏,独君犹自留滞不迁也。结句似谓昔日出身、功业不如蜀将者如今居然都已封侯显贵,而唯独蜀将一直得不到封赏。
此诗中二联均贴“蜀将”而言,仅首尾点明昔别今逢。其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从不同角度塑造了蜀将忠勇双全的形象。颔联突出表现蜀将的忠心耿耿,颔联表现蜀将的文武双全,结句还说明了蜀将还有高贵的出身。如此将领不得封赏,诗中为蜀将鸣不平的主旨不言而喻。
此诗原题下有小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蛮入成都”指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南诏入侵成都之事。蜀将抗击南诏有功。根据刘学锴的观点,此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此时或蜀将在边地军中供职。十年后二人重逢在西北边塞之地,蜀将犹迟迟未得升迁官职,故作者作此诗以赠。
忆昔长安昼闭门,胡兵四面如云屯。嗣皇明圣日月出,尽刬宿蠹清妖氛。
黄门急诏忽夜下,驿骑四出争驰奔。明朝都人看传首,贺客纵横各持酒。
利剑空膏六贵人,富贵回头信何有。一身成粉骨成尘,当时近前丞相嗔。
高台曲池已荆棘,援琴谁作雍门吟。
孟轲去齐魏,贾谊之长沙。圣贤良巳矣,吾道空咨嗟。
徒言青松枝,不如桃李花。太息安陵子,知时为世誇。
孤臣泽畔自行歌,烂熳篇章费折磨。似隐似俳还似谶,非狂非醉又非魔。
呕心自笑才华尽,扪腹其如倔强何?二祖历宗恩养士,几人吟咀泪痕多?
一片清光流远色,千般愁照止窗阴。窗外何人能玩月,颇疑窗月为谁临。
庭树摇风长飒飒,寒娟浥露转沉沉。可怜此夜徘徊月,比似千年情倍深。
千年月色终如古,此夜人心独异今。若道山河仍旧彩,且从关笛听新音。
玉堆久绝征人望,金屋空存汉女心。并作凄凉羁客绪,不可高歌不忍吟。
而翁我同门,卓焉号先达。一体分殊理,自翁亦足发。
我乘飞云车,访翁茶园庐。子年等中军,我始向立馀。
嗣晤国华寺,题诗见真意。于今四十年,相见如梦寐。
我酌为君歌,君为我婆娑。
遥遥紫霞境,皓皓白玉京。仰瞻上帝居,飞观森太清。
凤采焕丹扆,豹尾罗霓旌。琅珰风中森,要眇云间笙。
缤纷宝花堕,窈窕仙姝迎。璚函降金箓,宿契符端诚。
真人跽已受,一悟超长生。默然守元静,贞如保黄宁。
元气融太和,神光蔼阳精。九灵体至妙,八景澄虚明。
以兹性命理,遂藉丹台名。回念属下土,垂悯诸苦情。
能以刀圭药,济度埃下氓。稽首大道尊,永践昆崙庭。
空庭修竹响琅琅,夜坐高斋语对床。茶灶有泉分古涧,寺门无树掩寒塘。
禅心不动千峰暝,旅梦将归百里长。岁晚荆南听风雨,故园何日守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