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
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
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
于公白首大梁野,使人怅望何可论?
即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
秦赵虎争血中原,当去抱关救公子。
裴生览千古,龙鸾炳天章。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劝尔一杯酒,拂尔裘上霜。
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耻作易水别,临歧泪滂沱。
诗的前半是用典,先写世间旧事,继写现在,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拂尔裘上霜”表明是冬季。“劝尔一杯酒”表明是在言别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向正要离去人们告别的情景,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即知朱亥为壮士,且愿束心秋毫里”,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
在对古人的一番追思之后,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此刻的人生:“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接下来就写送行者,“尔为我楚舞,吾为尔楚歌”,这句用了直叙,只说歌与舞。一人歌唱,一人跳舞,互相在饯别送行。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语及其幽州之行,仅末四句而已。“且探虎穴”四字很值得探究。前曾言“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赠何七判官昌浩》),直到此诗最后一联迸出“耻作易水别”,以用典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临歧泪滂沱”,此句耐人寻味,且“临歧”二字又妙极,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用典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既赞美了对朋友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与于、裴二位的深厚情谊。
该诗反映了李白北上幽州心情从一时冲动到疑虑微妙之变化,在用韵上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天宝年间(公元742年正月—公元756年七月),唐玄宗对安禄山深信不疑,倚其为国之栋梁,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暮秋,李白往幽州至安禄山麾下谋求出路,在汴州(今开封市)稍作停留,将要再次启程时作此诗向于逖、裴十三这两位他的好友告别,倾诉离情别绪。
天高不碍眼,矫首见尧云。况复烟雾清,八荒静无尘。
垂空不可状,变化何轮囷。摇知五色光,上下藏北辰。
我今在人世,怅望那得亲。
三度来登多景楼,妙高台上始能游。长江如练山如画,独倚阑干笑白头。
苏李接风骚,继作代有人。伊余无他好,嗜此如饮醇。
溯源风骚前,步趋汉魏尘。于晋得彭泽,徐庾非同伦。
于唐李杜韩,瓣香谨为焚。诗本六经一,于道讵非尊。
世人誇淫靡,我情非所存。俯仰今古同,徒此挹清芬。
青青云外山,烱烱松下石。顾此山中人,风神照松色。
人物盛东南,莫如吴郡陆。汉季逮唐来,班班闻史牍。
门庭迭辉赫,龙虎争驰逐。风流郁兰桂,气象鲜车服。
鲁望乃其裔,清标映宗族。文章及者鲜,意趣超然独。
宁从一瓢饮,不枉万钟禄。云烟蔼巾袖,星斗粲胸腹。
来居笠泽旁,萧萧数间屋。厨中甑起尘,笔下珠盈斛。
吟须僧舍题,醉就友人宿。醒将太玄解,卧把离骚读。
心惟近渔钓,迹亦混樵牧。韵高谁可听,皮子往还熟。
唱酬数百篇,名流必雌伏。业书类有道,不赋长沙鵩。
晚泊松江上,遗图见眉目。分明孤鹤姿,轩昂骇鸡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