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秦太虚书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至今。递中复辱教,感愧益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此书到日,恐已不及,然亦不须用冬至也。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如我辈亦不劳逼也。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此书若成,聊复相示,当有知君者,想喻此意也。

  公择近过此,相聚数日,说太虚不离口。莘老未尝得书,知未暇通问。程公辟须其子履中哀词,轼本自求作,今岂可食言。但得罪以来,不复作文字,自持颇严,若复一作,则决坏藩墙,今后仍复衮衮多言矣。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柑桔椑柿极多,大芋长尺余,不减蜀中。外县米斗二十,有水路可致。羊肉如北方,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欲与太虚言者无穷,但纸尽耳。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子骏固吾所畏,其子亦可喜,曾与相见否?此中有黄冈少府张舜臣者,其兄尧臣,皆云与太虚相熟。儿子每蒙批问,适会葬老乳母,今勾当作坟,未暇拜书。晚岁苦寒,惟万万自重。李端叔一书,托为达之。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苏轼启:五月末,我弟弟来,带来了你写给我的信,劳你在信中情意深厚地慰问我。我每天都想写回信致谢,一直拖到今天。现在又收到你通过驿车寄给我的信,让我更加感激和惭愧。最近已进入初寒天气,你的生活、身体好吗?我寄居在这里,大致上还过得去。但我弟弟刚到筠州,就死去一个女儿,我的老奶妈也去世了。哀悼之情还未消去,又收到家里来的信,信中说我的堂兄太子中舍苏不欺也在九月中旬去世。我在异乡既老又病,看到的都是些凄凉的事物,想到人的生命就这样脆弱!又蒙你(在信中)告诉我,你有段时间病得很重,令我高兴的是你现在康复了。

  我们都慢慢变老了,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对待自己了。应赶紧用道家书上说的方术,好好保养、锻炼自己的身体。我在谪居之地闲来无事,了解了(道家修炼的)一些方法。已经向本州的天庆观借好了三间道堂,冬至后就搬去,住满四十九天才出来。要不是被贬、被流放,怎么能这样做呢?你以后一被官务束缚,想要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哪里能得到?应该现在抓紧时间进行。只要选择你平时所谓的简明扼要、容易实施的方法日夜修炼,除了睡觉、吃饭之外,不做其他事情,只要满了(四十九天的)期限,养身的根本就建立了。从此以后你即使再出来处理人间事务,事情一做完心思就返回(到那种境界里去了),自然就不会停止修炼的事了。你收到这封信时,恐怕已过冬至日,但你也不必从冬至日开始修炼。

  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写得十分高超,美妙到了极点,娓娓道来,有一种逼人的才华。像我这样的人也用不着逼了。你以后免不了要求官、求俸禄,要通过科举考试求官俸,参加科举考试不一定能够中举,我私下里为你考虑过,可以多写些书。像你寄示的论兵和论盗贼的这些文章都写得很好,只要像这样的写它数十篇,有明显的实用价值,不一定要触及现在的事。但你这些时日写这类书时,也不能忘记了做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备。这本书要是写好了,最好也给我看看,肯定有人明白你的用心。想来你会了解这个意思的吧。

  李公择最近从此路过与我相聚了几天,他一直说到你,简直不离口。未曾得到孙莘老的信,我知道他没时间写信。程公辟等着我为他儿子履中写的悼念文章,这本来是我自己要求写的,现在怎么能不履行诺言呢?然而自从我获罪以来,不再写文章,自已控制得很严格,如果再一写,就会冲破限制,从此以后又会滔滔不绝地多嘴了。

  我刚到黄州,薪俸已断,家中人口不少,我自己很为此事担忧,只好厉行节约之法,每天的费用不能够超过一百五十钱,每个月初一就取出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把它们悬挂到屋梁上,每天清晨用把挂书画的长柄叉子挑下一份来,就把叉子藏过,把那些每天用不完的钱仍旧放到大竹简里贮存起来,用来招待客人。这是贾耘想出来的老办法。我计算了一下,钱囊中的钱还可以用一年多的时间,到时候另外筹划。水到渠成,不用预先考虑。这样一来,我心中记挂的事就一件也没有了。

  我所住的江对岸就是武昌,山水美到极致,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去了以后)经常被江中风涛阻隔,不能立刻回来,那王生就为我杀鸡做饭,有时在他那里住几天,他一点也不厌烦。又有一个姓潘的年轻人,在樊口开了家酒店,我常常乘小船径直到他的酒店旁,那里有乡村酿的酒,味道很醇酽。这里柑子、橘子、椑子、柿子很多,芋头大得长达一尺多,不比蜀地的差。外县的米一斗二十钱,从水路可以运来,这里的羊肉价格和北方一样,猪肉、牛肉、獐肉、鹿肉价格贱得如同泥土一样,鱼、蟹根本就不计算价钱了。歧亭的监酒胡定之,随车载有万卷书,喜欢借给别人看。黄州官署里的几个官员,家里人都善于做菜,喜欢举行宴会。太虚你看看这些事,我的生活不是还过得去吗?我想与你说的话无穷无尽,但纸用完了。你打开信读到这里,可以想见我掀起胡子呵呵一笑。

  鲜于子骏一直是我敬畏的人,他的儿子也十分可爱,你曾与他见过面了吗?这里有位黄冈少府张舜臣,还有他的哥哥尧臣,都说和你熟悉。每次蒙你问及我的儿子,这次恰巧遇上埋葬我老奶妈的事,他现在正料理做坟墓的事,来不及给你写信。又快到年末岁尾了,天气非常寒冷,请你千万自己保重。我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麻烦你转交给他。晚上我喝酒稍稍过量,字写得很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别的不一一细说了。苏轼再拜。

注释

秦太虚: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由苏轼推荐为太学博士,善诗文。苏门四学士之一,著有《淮海集》。

舍弟:在别人面前对弟弟的谦称,这里指苏辙。

得手书:得到亲笔信。秦观的信是由苏辙带来的。

日欲裁谢:每天都想要裁笺写信答谢。

因循:照旧不改,引申为拖沓,疲塌。

递中复辱教:驿车又送来你的书信。递,驿车。复、又,再次。辱教,承蒙您指教,指来信。辱,承蒙,谦词。

益:更加。

比日履兹初寒:比日,近日。比,近来。履兹初寒,进入今年初寒的天气,苏轼写信时已是初冬。履,踏入、经受。兹,今年。

粗遣:大体上过得去。

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县。元丰三年,苏辙就任筠州盐酒务。

乳母:指苏轼的乳母任采莲,八月死于黄州临皋亭寓所。

堂兄中舍:苏轼的堂兄苏不欺,字子正,官太子中舍,人称“苏中舍”,同年九月死于成都。

承见喻:承蒙告知。

吾侪(chái):我们这一辈人。侪,辈,类。

不可复作少年调度:不能再象年轻时那样调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调度:调理安排。

“当速”句:应当马上采用道家的法术,加强养身练性。方士,古代讲求神仙方术的人,以修炼成仙和不死之药自我欺骗或欺骗别人。

窥:观看。

“已借”句:借道堂事,苏轼在《与王定国书》中也提到:“非久冬至,已借得天庆观道堂三间,燕居其中,谢客四十九日。”本州,指黄州。观,道教的庙宇。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大雪后十五日,阴历十一月中,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北半球冬季开始。

废放:废官远放,指贬官黄州。

安得:怎么能够。

縻(mí):牛缰绳。引申为牵系,束缚。

根本立矣:指为养身打下了基础。

根本:基础。

纵:纵然,即使。

事已则心返:办完事情后就会心静如初。已,止,完了。

超然胜绝:超脱人世,绝妙无比。

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如我”句:象我等这些不求仕禄的人,用不着催逼去努力追求高官了。

未免求禄仕:未免,不免,免不了。禄,俸禄,指官吏的报酬。仕,做官。

方应举求之,正在用参加科举考试的途径去追求它。方,正。之,代词,它,指禄、仕。

应举不可必:应举不一定都成功如愿。

窃为君谋:我私下为你考虑。

宜:适宜,应该。

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卓然,高超的样子。《汉书·成帝纪》:“使卓然可观”。颜师古注:“卓然,高远之貌也”。有可用之实,即切合实用。

及:涉及。

旋:随后,不久。

废:废除,停止。

聊:姑且。

公择:李公择,于同年十月由舒州(今安徽省安庆市)顺便来黄州探访苏轼。

莘老:即孙莘老,名孙觉,官至龙图阁学士。苏轼的朋友。

未暇通问:没有时间写信问候。通问,互通问讯,即写信。

“程公”句:程公辟要苏轼为他的儿子程履中写哀词。哀词,悼念死者的文字。

食言:言而无信,不履行诺言。

得罪:指“乌台诗案”系狱及被贬。经过这场文字狱后,苏轼限令自己不再作诗文。

若复:如果再。

决坏藩墙:比喻冲破了不再作诗文的约束。

衮衮(gǔn):形容说话连续不断。

廪(lǐn)入既绝:伙食费用断绝来源。

断为三十块:分为三十份(每天一份)。

平旦:平明,早晨。

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把每天节省下来的钱单独存放在一个大竹筒里,作为款待客人的费用。

此贾耘老法也:这是贾收用过的方法。贾耘老,即贾收,苏轼的朋友。

度:估量,计算。

别作经画:另想办法。

水到渠成:成语,水一流到渠就会成,比喻到条件成熟的时候,事情就好办了。

武昌:黄州对面长江南岸的武昌,是现在的鄂城县。

蜀人王生:四川人王齐愈、王齐万兄弟,寓居鄂城,常同苏轼来往。

潘生:潘大临,在樊口(鄂城西北江边)开了个小酒店,苏轼被贬黄州后,二人交为朋友。

棹(zhào)小舟径至店下:划小船一直划到潘生在樊口的酒店。棹,摇船用的工具,这里用作动词,摇船。

醇酽(chún yàn):酒味浓烈。酽,液汁浓。

椑(bēi):水果名,似柿而色青,汁可制漆。

大芋:芋艿,俗叫“芋头”。

不减蜀中:不比蜀中差。

米斗二十:一斗米二十个钱。

有水路可致:从长江水路可以运到。

羊肉如北方:羊肉的价格如同北方一样。

如土:象土一样多而不值钱。

不论钱:价格低,不用议价。

胡定之:黄州人,苏轼的朋友,时任歧亭(镇名,在今湖北省麻城县西南)监酒。

曹官数人:黄州所属官员有好几个。如黄州太守徐大受、黄冈令何长官、主簿段玙、武昌令李观、主薄吴壳等,都同苏轼友善交往。

皆家善庖馔(páo zhuàn):各家都很会做饭菜。庖,厨房。馔,安排食品。

喜作会:喜欢举行宴会。

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意思是我的生活不是满过得去吗。既济,已经成功,完事。

掀髯(rán):开口张须大笑的样子。髯,胡须。

子骏:复姓“鲜于”,苏轼的朋友。

张舜臣:黄冈县尉。唐宋时,县尉也可称“少府”。

儿子每蒙批问:秦太虚来信问到苏轼的儿子,所以回信这么说。

适会:正好遇到。

勾当作坟:勾当,办理。作坟,筑造坟墓。

未暇拜书:没有空闲时间写信问候。

李端叔一书:指苏轼《答李端叔书》。

不罪不罪:不会怪罪吧。

不宣:不尽,书不尽意,书信结尾套语。

赏析

  这封书信开头尽述“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可见作者在谪居中遭遇的种种不幸。然而在随后的叙述中,苏轼乐观豁达的性情渐渐显露,虽异乡谪居、生活清苦,连遭痛失亲人的打击,但他仍然自得其乐,入道观养炼,与山水为伴,与友人同乐,时时“掀髯一笑”,其安之若素的豪情令人肃然起敬。全文行语亲切自然,内容琐碎平凡,而琐碎之中显示了作者超凡的洒脱和博大的胸襟。

  信中以亲切省净的口语去写家常琐事,尤其是中间一段,作者向对方倾谈黄州的山水、与居民的友谊、当地的物产、饮馔等等,写得从容自然,津津有味,娓娓动听,可见其心态的从容和安然。特别是写他如何对付没有收入的穷日子一段,苏轼到黄州后面临三大问题:贬谪余悸、贫病交加、家门破败。他曾在《谢量移汝州表》中追述初到黄州时的心态:“ 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照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又在《答李端叔》中说:“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但前两者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最重要的是二十多口人每天必须要吃饭。

  万般无奈之下,苏轼灵机一动,启动了严格的定量配给制:把每月开支限定于四千五百钱,每天一百五十文钱;又怕超支,使用时控制不住,于是把钱挂到房梁上,每天取下一百五十文后就又把叉子藏起来,即使想取也毫无办法了;剩下的节余则另贮入竹简,作为招待宾客之用。一个平日旷达而潇洒的大诗人,竟拮据到如此地步,让人扼腕而叹,但即使这样还是有难以维持的时候,他只好求人:“然轼平生未尝作活计,子厚所知之。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子由有七女,债负山积,贱累皆在渠处,未知何日到此。”(《与章子厚书》)若不是弟弟子由经常救济,苏轼的家恐怕早就揭不开锅了。而作者把这种穷对付的生活居然写得如此津津有味、娓娓动听,不得不让人佩服作者心胸的豁达和性格的开朗。就像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形容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那样,一个如光风霁月般的伟大人格形象,矗立在人们眼前。

  秦观是苏轼的门生,有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又是苏轼政治上的同道,一生因苏轼牵连四处颠沛,刚值盛年就死于流放之中。面对这位在政治上亦遭坎坷且又非常关心自己的门人,苏轼把自己的流放生活说得安定又有乐趣,这固然反映了作者坦荡的襟怀和履险如夷的开朗性格,但如《送沈逵赴广南》和《别黄州》等另外反映黄州贬居生活的写实诗篇,就可以看到这封信中将实情是大打折扣了。在给这位门生的信中,苏轼宽慰多于自诉,对对方的关心也多于自身感慨的抒发,从中又可看到苏轼对友谊、对后辈的尊重和关怀。所以这封信无论是对研究苏轼的生平、思想,还是给人们在困窘之中如何去对待生活、对待友谊以启示,都是很有价值的。

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十一月,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谪黄州(今湖北黄冈)。他的弟子秦观写信宽慰他,信中这样讲:“以先生之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内不愧于心,某虽至愚,亦知无足忧者。”苏轼看完后写了这封回信。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四壁垣衣钓具腥,已甘衡泌号沉冥。
伶伦近日无侯白,奴仆当时有卫青。
花月病怀近酒谱,云萝幽信寄茶经。
茅君使者萧闲甚,独理丛毛向户庭。

或行或坐水边亭,处处春风户不扃。飞絮伴人衰鬓白,远山学我道衣青。

迢遥更入烟霏去,髣髴如曾梦寐经。恐是前生林处士,晚年不饮至今醒。

惆怅天涯私自怜,锦囊有句愧重编。
忍心宽作青梅约,眩眼俄惊丹荔燃。
浩荡修途今几驿,纷纭归思日如年。
不因煤颖相料理,何以遣怀风月前。

流银嘉币上方琛,昼锡骈蕃雨露深。朽质何堪施绮縠,虚名元自愧南金。

敢忘珍重酬千载,图补丝毫有寸心。白发茂恩何所自,三年供奉忝词林。

小小园池尽自清,不曾誇大命新名。看花看竹多佳客,竹与追陪花送迎。

天地开明运,风云各有人。道回千古泰,气统一元春。

合乐来仪凤,编诗咏瑞麟。杞楠求伟器,瑚琏重奇珍。

窃抱风霜志,荣瞻日月新。缪膺三凤薛,敢比八龙荀。

早岁心虽壮,中年学未醇。上书希贾谊,著论过嬴秦。

迹忝鳌头客,官为豸角臣。忆从簪白笔,宁敢愧苍旻。

持节南荒外,悬旌北海滨。几看星转斗,频见月飞轮。

疾恶宁留枉,存心但有仁。股肱恢汉道,耳目广虞询。

沅澧时清岁,衡巫景宴辰。骄阳嗟久亢,膏泽仰惟均。

使者应无色,官曹想未循。黎元疲畎亩,巫觋走村邻。

偪侧忧群志,安荣愧此身。灵幽宁可必,衷曲谩潜陈。

帝德深涵物,天心远爱民。化机回顷刻,沛泽匝群伦。

妇子皆宜室,儿童总孝亲。甄陶归广大,笑语极详谆。

已卜年皆有,还应俗尽淳。尪羸跻寿域,苗獠变儒绅。

沴气全知歇,休徵屡觉臻。商羊方罢舞,尺蠖会求伸。

鱼目难容伪,明珠赖倚真。积虔才旷日,志喜不逾旬。

野遍秋前绿,衢㳙霁后尘。亨丰原有数,贞胜岂无因。

荆俗犹钦鬼,黔灵早降神。华风人共靡,大道子能遵。

时誉难称实,佳章枉见申。功因篑土积,学比大田畇。

物备应知富,神充不累贫。词华兼问晋,风雅独传豳。

自顾心如杂,相期德在纯。从容江汉日,行见起垂纶。

每报家书至,心如喜惧何。
欲开疑有故,已读幸无他。
典粥赀财罄,寒饥幼稚多。
衰门真可叹,两世误儒科。

杖藤为笔沙为纸,閒立庭前试草书。无奈春风犹掣肘,等閒撩乱入衣裾。

海上天然浪结堆,倚空楼阁似翚飞。刹那好景都收拾,醉带祥云满地归。

于皇先王,经启九有。有州惟雍,居京之右。土载奥区,山包神薮。

嘉生惟繁,庶类伊阜。悠悠州域,有华有戎。外接皮服,内含岐丰。

周馀既没,夷德未终。莫不慕义,易俗移风。

炎炎白日长,窅窅孤云去。身縻心久归,别至情更苦。

良时难骤得,异县不同聚。名都亲友并,并翔文窎羽。

处独忽多闻,至乐欣所遇。拆理挹清风,吟诗看疏雨。

鸣琴挽幽听,评帖劣前武。有时纵登览,江山见吞吐。

行襟浦草青,解带湖柳舞。兹游岂不佳,归来胡遽赋。

顾兹山林姿,终非城市侣。故园芙蓉华,绿池照茅宇。

我怀讵能忘,宁为倦羁旅。长歌招隐诗,诸君果何许?

他夜宿山邮,明月照去住。

栖栖徒旅中,美酒不常得。偶得弗为饮,人将嘲我惑。

天运恒往还,人道有通塞。伊洛与瀍嘲,几度吊亡国。

酒至且尽觞,馀事付默默。

交趾同星坐,龙泉佩斗文。
烧香翠羽帐,看舞郁金裙。
鹢首冲泷浪,犀渠拂岭云。
莫教铜柱北,只说马将军。

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发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

忽作閒心同倦鸟,俄焉长揖别高云。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

窈窕珠宫付劫灰,玲珑金刹杂苔莓。洞门烟冷龙何处,桧树风悲鹤不来。

草满尽迷飞锡地,尘深难认译经台。空馀寺下寒潭水,怅望何僧更度杯。

弦绝秦筝镜任尘。细腰休舞凤凰茵。
一枝浓艳埋香土,万颗珍珠泾袖巾。
行雨不归魂梦断,落花难伴绮罗春。
汉皇甲帐当年意,纵有芳魂不似真。

岂少柔肠念藁砧,却无细语泥情深。少年我愧细扬性,良佐君多劝勉心。

肯对牛衣同掩泣,教藏龙剑待知音。闺中琴瑟兼师友,长使黔娄泪满襟。

有物是何物,周流泄妙机。春晴山鸟语,日暮洞云归。

指是马还是,心非佛亦非。谁能同彼此,携手入玄微。

裘敝不支晓,寒威仗酒攻。村荒鸡唱月,野旷马嘶风。

客梦摇征铎,行踪笑转蓬。谁家酣睡里,炉火尚埋红。

昔人造墨烧古松,今之焚膏毋乃同。板屋松阴跨幽涧,下有流水鸣淙淙。

壁如蜂窠纸如幔,参差镫影纱笼中。承镫以碗碗注水,水与火济凝烟浓。

液融鹿角香喷麝,阴房疑捣红守宫。涂脂从印燥不滓,枪金细字蟠虬龙。

程方遗制效奚李,厥贡后数曹家工。家传古井清且冽,云与易水灵源通。

烟轻胶旧井华孕,紫玉一笏隃麋空。荒唐谁说十万杵,杵以万杵坚于铜。

尤其伪者渗以漆,光则黝然不可砻。罗家银墨广陵散,色如碧叶秋来红。

紫雪之精郁灵气,西陂小景模吴淞。再和之法亦一瞬,几人犹弆吴绫封。

龙宾十二落谁手,磨人磨墨俱匆匆。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