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雨后初晴燕子在池沼边衔泥筑巢。沈郎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

在沙上没有收到鸿雁传来的书信,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悲啼。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晓了。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双调,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轻云:本指轻薄飘浮的白云。

贴水:紧挨近水面。

乍晴:雨后初晴。乍:初,刚。

池馆:池沼馆阁。这里主要指池沼。燕争泥:燕子趁着天晴衔泥筑巢。

沈郎:即沈约,字休文,南朝梁诗人。他在《与徐勉书》中说:“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意思是说因多病而腰围消瘦。后遂以“沈腰”作多病的代称。不胜衣:形容消瘦无力,连衣服的重量都难以承受。胜,承受。

沙上:指沙渚、沙滩之上。

鸿雁信: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汉书·苏武传》: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流于北海。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请求匈奴归还苏武。匈奴诈言苏武已死。后汉派使者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苏武等在某沼泽中。匈奴单于大惊,致歉汉使。

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听到鹧鸪的叫声会感到凄凉。鹧鸪,禽名,善啼。

赏析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感染力很强,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按理说,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也应该心情振奋、逸兴遄飞了,但紧接着一句却是“沈郎多病不胜衣”。作者竟自比多病的沈约,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把时、空交互在一起写:季节是春天(由燕争泥可推知),天气是初晴,地点在池馆内外。这两句色彩明快。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一扬、一抑,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更增加了词的动态美。诗意到此出现了巨大转折,为过渡到下片做好了准备。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鸿雁传书,用《汉书·苏武传》中典故,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鸿雁不捎个信来,而鹧鸪啼声,更是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举目所见之景。作者谪居黄州期间所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落花本无知;但由于作者的移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其中含蕴的“韵外之致”(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就耐人寻味了。唐代皎然《诗式》说:“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这句则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一、“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作者的心情都不明了;二、落花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是由于作者与落花的命运相似;三、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慰

  全词仅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实后虚的手法。下片则虚实结合,情中见景。在苏轼笔下,不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而且于情语中也往往见景物。这是一种很高妙的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约作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春。东坡迎春景而春情动,思念妻子,作此词以怀念之。一说此词是李璟的作品,见《李璟李煜词补遗》。因明代所刊《类编草堂诗余》署为李璟所作,故《补遗》误收。应据元刻本定为东坡词。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问君何所适,暮暮逢烟水。独与不系舟,往来楚云里。
钓鱼非一岁,终日只如此。日落江清桂楫迟,
纤鳞百尺深可窥。沈钩垂饵不在得,白首沧浪空自知。

金鸡山顶邓家园,乘兴来游坐水边。柿叶染霜围锦帐,菊花承露散金钱。

溪头怪石如人立,洞口苍苔待我眠。何日再同三二友,一壶浊酒送残年。

有物吞食月轮尽,凤翥龙骧紫光隐。雨前已见纤云从,雪意犹在浑沦中。

忽带天香堕吾箧,自有同干欣相逢。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

禅翁初起宴坐间,接见陶公方解颜。颐指长须运金碾,未白眉毛且须转。

为我对啜延高谈,亦使色味超尘凡。破闷通灵此何取,两腋风生岂须御。

昔云木马能嘶风,今看茶龙解行雨。

泮宫深闭绛帷空,遥想佳人照绮栊。
闲倚画屏怜永夜,懒摇纨扇引凉风。
直疑令史归天上,犹想阳台入梦中。
展转觉来无一事,日摇槐影到窗东。

涉秋苦多阴,婵娟喜见乍。天巧竟作难,借此三五夜。

屯云滃四面,如骛俗士驾。宝坊盍朋簪,尊酒共清话。

诸君读书眼,明不失纤罅。天眼物昏之,谁为弯弓射。

连宵耿孤吟,虚窗自高挂。竹风静逾爽,露叶灿可画。

梦踏市桥去,醉眠僧榻借。阴晴且勿言,幽赏可能罢。

恨欠截老龙,三弄倚风榭。酒酣歌慨慷,四坐勿渠诧。

边尘日澒洞,志士惜閒暇。君看古圣贤,忧乐以天下。

持此阅人多,何但如传舍。短气吐复吞,欲言恐遭骂。

径思投绂去,甘老渔樵社。世论熟脂韦,人物叹衰谢。

相期崇令猷,兰鲍观所化。

六陵饶荆榛,白日愁春雨。山原互起伏,井邑犹成聚。

偃折冬青枝,哀哀叫杜宇。海水再桑田,江头动金鼓。

蹑屩一迁逡,泪洒攒宫土。

千古高风一日还,摩挲尘眼对清颜。且烦元亮为彭泽,终使羊公重岘山。

渤海未容蠡瓣测,女萝犹许兔丝攀。劳君乞与山阴谱,借取仁言此谕顽。

飞尽浮云荡紫烟,我来搔首问青天。嵩山月似寥阳月,一夜开门河汉边。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大道岂分贵贱,人人个个圆成。休教方寸万缘生。念念常归清静。达了这番消息,不须屈体劳形。灵台皎洁胜冰轮。照破无明种性。
曾在蓬壶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几时奉宴瑶台下,
何日移荣玉砌前。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
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朱陆当年此讲闻,晓然义利一时分。要知义利真消息,物我心生胜火焚。

新染罗衣窣地红,喜迎天仗宴春风。
歌词若入君王听,不惜新声教六宫。

旱云飞火燎长空,白日浑如堕甑中。不到广寒冰雪窟,扇头能有几多风。

汉坻开绣阁,萧然似渚宫。晴江华楯外,列岫绮钱中。

树色芳樽绿,荷花粉脸红。贤王敬爱客,乐宴意何终。

君子佩明信,相期湖水滨。时欣宿雨霁,画舸送游人。

轻鸥集兰渚,佳树变莺晨。山远烟容淡,日出水光新。

美人含丽思,艳曲歌阳春。暌携会弥欢,酣适趣益真。

兹游敦德谊,况乃及芳辰。

客里秋光又一年,拈题分韵坐镫前。风敲霜叶漏初永,月上窗纱夜未眠。

骂鬼诗成删草稿,惊人句欲写花笺。谁家砧杵惊寒起,况是南楼雁过天。

去年同作南迁客,今日更持刺史权。
推挽试知民吏意,无因谈会向尊前。

兴尽其如返棹何,牵衣暂乞罢耕蓑。一瓢春酒孤怀壮,万里青山放眼多。

岸帻且吟豪士赋,隔墙初奏雪儿歌。风光如此不成醉,辜负新条挂薜萝。

蓑衣箬笠更无华,蓼岸蘋洲亦有家。风雨满天愁不动,隔江犹唱后庭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