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这首诗意境很像唐代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相通之处。
然而二诗的意境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又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别。
常建写的是一个落第的举子羁留帝京的心情,具体情事交代得过于落实、真切,使诗情受到一些局限。比较而言,倒是这位无名诗人的“杂诗”,手法高妙,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旧山虽在不关身”,也就是“家园好在尚留秦”。常诗既说到“长安”又说“留秦”,不免有重复之累;此诗说“不关身”也是因“留秦”之故,却多表现了某种遗憾的意味,用字洗炼。
“且向长安过暮春”与“且向长安过一春”,意思差不多,都是有家难归。常诗却把那原委一古脑儿和盘托出,对家园的思念反而表现不多,使人感到他的心情主要集中在落第后的沮丧;这首《杂诗》作法正好相对。诗人抛开了那切实的具体情事,而把篇幅让给那种较空灵的思想情绪的刻画。
“一树梨花一溪月。”那是旧山的景色、故乡的花。故乡的梨花,虽然没有娇娆富贵之态,却朴实亲切,在饱经世态炎凉者的心目中会得到不同寻常的珍视。虽然只是“一树”,却幽雅高洁,具备一种静美。尤其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三句不仅意象美,同时形式美 。“一树梨花”与“一溪月”的句中 排比,形成往复回环的节律,对表达一种回肠荡气的依恋怀缅之情有积极作用 。从修辞角度看 ,写月用“一溪”,比用“一轮”更为新奇,它不但同时写到溪水 ,有一箭双雕的效果,而且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非常生动。
这里所写的美景,只是游子对旧山片断的记忆,而非现实身历之境。眼下又是暮春时节,旧山的梨花怕又开了吧,她沐浴着月光,静听溪水潺溪,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然而这一切都“虽在不关身”了。“不知今夜属何人?”总之,是不属于“我”了。这是非常苦涩难受的心情。花月本无情,诗人却从“无情翻出有情”。这种手法也为许多唐诗人喜用。苏頲的“可惜东园树,无人也著花”(《将赴益州题小园壁》)、岑参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都是著例。此诗后联与苏、岑句不同者,一是非写眼前景,乃是写想象回忆之境,境界较为空灵;一是不用陈述语气,而出以设问,有一唱三叹之音。
这首《杂诗》不涉及具体情事,但它所表现的情感,比常建诗更细微,更带普遍性,更具有兴发感动的力量,能在更大范围引起共鸣。这恰如清人吴乔所说:“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做,风、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风、骚,所以灵妙。”(《围炉诗话》)。
从诗境看,这首诗应是作者科举落第后身在长安有感之作。
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
来往绮罗,喧阗箫鼓,达旦何曾歇。少年当此,风光真是殊绝。
遥想二十年前,此时此夜,共绾同心结。窗外冰轮依旧在,玉貌已成长别。
旧著罗衣,不堪触目,洒泪都成血。细思往事,只添镜里华发。
钟鼓宁乐鴳,文绣讵饰豨。近随扶摇翔,何似抢榆飞。
劳者恒思息,游者恒思归。达生贵止足,君子当知几。
宦途类婴网,䅋驾真解徽。阳阿可晞发,高岗堪振衣。
亹亹时过中,戚戚何歔欷。相期保耋齿,逍遥敬良晖。
卖饧天气,恰春光娇到,九分时节。城下小园围绿水,无数画廊周折。
蝶翅憨红,蜂须园暖,满院繁英缬。君如不醉,花时枉诩豪杰。
记否二十年前,襄王筵上,众里香曾窃。金缕衫边桃叶泪,多少细怜轻阅。
柳絮帘栊,花枝年纪,事去和谁说。凭阑一梦,帽檐糁遍晴雪。
太史公疑张子房,状貌不称如女郎。如何运筹帷幄里,儿抚丸转诸侯王。
今喜萧郎来画我,雄伟魁梧无一可。只许双瞳傲月华,祥云丽曰春风坐。
粲然一笑笔生花,香云合沓霏红霞。谓予眉宇照今古,鸳鸯岂羡为乌鸦。
我感此言因叹息,此言只许邹轲识。凌烟功臣褒鄂奇,房杜癯然乃无敌。
萧郎胸怀亦光霁,脱略形神有真秘。请君更写英雄人,笔健如山挟真气。
树色迷寒渚,江流没石梁。惊风孤雁下,听雨一灯长。
蟋蟀夜堪赋,薜萝秋可裳。相看爱容鬓,时序有新霜。
春色三分有尚多,且饶芳草占高坡。门前柳色如彭泽,争奈陶君止酒何。
昆仑一脉来夜郎,东流直下万里长。包络滇黔汇交桂,中乃混一漓与湘。
浔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归大洋。端州城外石矶石,屹此四瞰为遮防。
三面皆山一面水,水又襟带山之旁。初看七岩排北牖,金天逦迤腾光芒。
诸峰渐西势渐阔,远如两扇枨闑张。一丝袅袅下天际,纡徐浩淼趋中央。
忽然斗起跑空立,一门万马争奋骧。强弓迅矢发不及,白浪倒射苍崖苍。
束以孤亭受以峡,峡三十里皆羚羊。建瓴屋下复有屋,崧台址本层层方。
因台拓扉俯峡底,不知更几千丈强。大湘小湘出帆背,顶湖沥湖穿石梁。
龙湫又吐诸瀑下,峡口急斗声礌硠。千岩树逼水关绿,万壑风溅山窗凉。
自此南江北江合,滔滔浩浩仍悠扬。百里千里注海去,复接横浦浈含洭。
斜阳极天逆远翠,顷刻四壁皆江光。云岚咫尺在几席,大书磨墨神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