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兄字文甫说

  洵读《易》,至《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曰:嗟夫,群者,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盖余仲兄名涣,而字公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乎?他日以告,兄曰:“子可无为我易之?”洵曰:“唯。”既而曰:请以文甫易之,如何?

  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油然而行,渊然而留,渟洄汪洋,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而风实起之。蓬蓬然而发乎太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徐逶迤,蜿蜒沦涟,安而相推,怒而相凌,舒而如云,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徐而如缅,揖让旋辟,相顾而不前,其繁如縠,其乱如雾,纷纭郁扰,百里若一。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磅礴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濆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跃者如鲤,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曰:“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

  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 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曰,此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 刻缕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

  昔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 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著,则天下以为口实。呜呼! 此不可与他人道之,唯吾兄可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读《周易》看到《涣》的六四卦,卦辞说:“消除群众的灾害,大吉大利。”我说:“唉!群众,这是圣人想要消除他们的灾害,以便统一天下的。”我的二哥名叫涣,表字公群。那他就是以圣人所要解散、消除的各种祸害自许了,可以这样做么?有一天,我把这些告诉二哥。二哥说:“你可不可以替我改改表字?”我说好。过了一会儿又说:“请用文甫来代替原来的表字,可以么?”

  二哥曾见到那水跟风相互作用么?自然而然地流着,停下来就显得很深很深,风平浪静、一片汪洋,涨得满满、浮动前行的,这是水啊!实际上是风激起它。呼呼风声来自太空,不到一天就已走遍四方,摇摇荡荡没有形状,飘飘然从远方走来。已经走了,但是找不到它留下的遗迹。这是风啊!可是水能显现它。如今风和水在一个大湖里相遇。水浪曲曲折折,波纹蜿蜒弯曲,平静时就相互推动,发怒时就相互冲犯,舒缓时就像云朵,收缩时就像鱼鳞,快速波动时就像马在奔驰,缓慢时就像在远处,彼此以礼相让、旋转回避,相互对视、谁也不敢前进,繁密的样子像绉纱,混乱的样子像弥漫的大雾,纷纷连连。有时停滞,有时波起,百里以内都是一样。风急流速、顺流而下到了沧海边,波澜壮阔、澎湃汹涌、怒号相压,水波纵横交错,相互连结,在天空里放纵恣肆、在无边无际的海上摆荡,横着流过去又倒着折回来。大水喷涌回旋,翻起倾倒。水浪宛转回环,曲曲折折,旋转的像车轮,环绕的像带子,波浪矗立的像烽烟,奔涌向前的像火苗,跳动的像白鹭,腾跃的像鲤鱼,奇形怪状、姿态万千,风和水最值得观赏的景象全都展现了。所以卦辞说风在水上吹行就是涣,这也是天下最好的文章啊!

  然而风和水,难道有意要形成文章么?他们无意中形成文章,事先没有约定就互相遭遇了,那么文章就产生了。这里的文章,不是水面的文章也不是风吹的文章。这两样东西,不能形成文章,可是不得不形成文章。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文章就在他们中间产生了,所以说这是天下最好的文章。如今的玉,颜色柔和润泽,并不是不美丽啊!可是它不能形成文章。雕刻刺绣之类的花纹,并非不是花纹,却不能把这样的花纹和自然产生的花纹相提并论。因此,天下没有刻意追求而产生文章的,只有水和风而已。

  以前,君子生活在世上,不要求有什么功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功成名就了。天下人就认为他是个贤人。不要求有什么言论流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言论就流传了。天下人就把这些作为立论的资料。唉!这种道理是不能对别人讲的,只有我的哥哥可以。

注释

仲兄:二哥,指苏涣。

字:取表字。古人有名有字,“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甫:古代男子的美称。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涣:《周易》中的卦名。

六四:指涣卦第四爻的爻辞。

涣其群元吉:这是涣卦第四爻爻辞。元吉,大福,大吉利。

混一:统一。

涤荡:洗荡、清除。

油然:水流舒缓的样子。

渊然:水深而静止的样子。

渟洄(tíng huí):水积聚而不流通。

蓬蓬然:风初起的样子。

水实行之:意谓风的形貌实际是由水的动态表现出来。

泽:聚水的洼地。

陂(bēi):堤岸。

纡徐逶迤:曲折向前的样子。

蜿蜒:弯曲的样子。

沦涟:风吹水面所激起的波纹。

凌:侵犯,引申为交错。

蹙:急迫,密集。

徐:慢。缅:遥远。

旋辟:逡巡、退让不前。

縠(hú):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郁扰:丛聚纷乱。

汩(yù)乎:水流迅疾的样子。

绸缪:连结,紧密缠缚。

掉乎无垠:掉,摆动。垠,边际。

横流逆折:横流,水行不由河道,指泛滥。逆,逆流。折,折流,水流转弯。

濆(fén)旋:大水涌起旋转。濆,水波涌起的地方。

胶戾:环旋的样子。

萦:缠绕。

燧:古代告警的烽烟,烟很直。

风行水上涣:这是涣卦的象辞。

至文:语意双关,既指风吹水面而形成的最美的波纹,又指天下最好的文章。

温然:玉色温润柔和。

刻镂:雕刻。

组绣:编织刺绣。

无营:不刻意经营,谓其自然而生。

口实:话柄,谈话的资料。

赏析

  这是一篇文论。文章首段叙述仲兄苏涣易字“文甫”的故事;第二段里,作者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水与风各自的形状,进而述说风水相遇的情景;第三四段里,作者紧密联系水风相遭的景观,论述二物相遭,无意而成文,表面是评论水的波纹,实际是在品评文章,借自然景观的美与丑来论述文章的高下,在轻松自然中论述了严肃的写作理论。文章词藻华美,描写穷形尽相。刻画水之态、风之状,以及风水相激的壮观,铺陈夸张,妙喻连篇,绘声绘色,气势磅礴。

  作者首段从仲兄易字“文甫”谈起,借题发挥,用“风水相遭而成文”作比喻,详尽述说了他对文章写作过程的认识。文章开头是叙述“易字”的原委。作者读到《周易》“涣六四”时,看见“涣其群,元吉。”于是想到仲兄名涣,字公群,正好与《周易》中的这句话相应。作者就把自己的想法对仲兄说了,仲兄要求作者替自己换一个字,作者允诺,并且将字“公群”换成“文甫”,问仲兄同意否。于是作者就这个“文”字展开了一番精彩的论说。

  文章的第二段,作者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水与风各自的形状。作者给风与水的形状作过描述之后,进而述说风水相遇的情景。“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而风水之极观备矣。”“纡馀委蛇”“蜿蜒沦涟”这两个四字句都形容水流的样子。下文的三对四字句则是两两相对。“安而相推”对“怒丽相凌”;“舒而如云”对“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对“徐而如缅”这三个四字对句,文字工整,内容充实,并非为对而对,描述了水与风相遇时可能出现的六种状态,是不可多得的佳句。作者用了几个对句之后,笔锋一转,又换成另外一种句式,不再用对句的形式:“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磅礴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渍旋倾侧,宛转胶戾”,用过这些一般的四字句之后,又转换了句式:“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跃者如鲤”,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多方面展示了水与风“相遭”的景观。在这段“风水之极观备矣”的生动描述中,作者基本用了四字句,但“一定”之中又有“不定”,句式多次变换,一会儿是四字对句,一会儿是四字句的比喻句,使这段描述从形式上看是整齐而不呆板,静中有动,读来趣味横生,引人入胜。

  作者在文中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水与风相交的各种景观,也是“意在言外”。“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可见求“文”生之源才是作者的真实用意。作者认为风水的波纹,既不是水造成的,也不是风造成的,而是风水相遇,偶然得之。作者还认为这种文堪称“天下之至文也。”文章中,“文”既指水的波纹,又指文章。至文,实际就指最好的文章。作者还说:“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与论乎自然。故失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意思是玉没有内在的美,不能成为文;雕刻刺绣的工艺品,也失去了自然之美,也不能称之为文。世上没有经过雕琢的东西就只有风与水,也只有这二物相遭才能形成真正的“文”。言外之意,最好的文章则是出于自然的文章。这段文字,作者紧密联系水风相遭的景观,论述二物相遭,无意而成文,表面是评论水的波纹,实际是在品评文章,借自然景观的美与丑来论述文章的高下,在轻松自然中论述了严肃的写作理论,这本身就是“自然天成”,匠心独运。

  这篇文章借为仲兄易字,阐发了作者对文章的审美观。在描绘风水相遭的自然景观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四字句及四字对句和四字句的比喻句,使文章形式产生一种动静相和的美感。另外,文章在描述风水相交的自然景观时,融进了作者对文章写作过程的看法,二者结合紧密。作者崇尚自然、反对雕琢的思想在文中得到充分体现。这篇文章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展示作者文章理论的佳作。

创作背景

  苏洵的仲兄即苏涣,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进士及第。官至都官郎中、利州路提点刑狱。为官谨正,有“循吏”之称。苏涣初字“公群”,后由苏洵易为“文甫”。为了说明替兄改字的来由和意义,苏洵特作此文。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八月悲风九月霜,蓼花红淡苇条黄。石头城下波摇影,
星子湾西云间行。惊散渔家城短笛,失群征戍锁残阳。
故乡闻尔亦惆怅,何况扁舟非故乡。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
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
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访友时。青眼主人偶不在,白头老叟还空归。

几家大第主斜照,一片残春啼子规。独往独来还独坐,尧夫非是爱吟诗。

怜君庭下木芙蓉,袅袅纤枝淡淡红。晓吐芳心零宿露,
晚摇娇影媚清风。似含情态愁秋雨,暗减馨香借菊丛。
默饮数杯应未称,不知歌管与谁同。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沅水南来几千里,乱石激涛蹴空起。急捎官舫上巉岩,閒倚驿楼看山水。

隔江万叠云峰稠,一峰平立名壶头。云是伏波驻兵处,至今石室留山陬。

忆昔炎纲断如缕,草窃纷然㩀寰宇。宁知田牧隐奇才,挥斥奸庸识真主。

西征实藉聚米忠,南伐谁比铜柱功。中兴诸将数筹略,直与贾邓争豪雄。

老身甘向边陲殁,誓扫群蛮静坤轴。壶头战死非无情,天遣英灵镇南服。

跳梁小丑胡为哉,竟因遗算稽颡来。虽云未雪薏苡谤,白璧本自无纤埃。

昔于青史叹高识,今向荒山访遗迹。怒涛犹带薄伐声,愁云似是忠愤积。

马侯马侯真丈夫,大器自与凡材殊。庙食勋名几千古,英风激我章句徒。

草芥萧然十阁珍,车中妆具不时新。
留犁服匿谁供给,台阁悠悠食肉人。

九日当年菊蕊迟,今年庭下半芳菲。禾收原野将成廪,枫落江湖欲授衣。

何处好山饶胜概,拟携家酿趁晴晖。病衰不复能搜句,聊插红萸满帽归。

未必春申有怒魂,江豚吹浪拍云昏。天留三户亡秦族,莫向方城怨李园。

纪郢有通逵。
通逵并轩车。
帟帟雕轮驰。
轩轩翠盖舒。
撰策之五尹。
振辔从三闾。
推剑冯前轼。
鸣佩专后舆。

突死孤坟在,千年恨尚新。荆蛮非偶国,盘瓠愧吾人。

踯躅春啼血,狐狸夜得邻。营丘无霸业,吴沼更伤神。

环中风物有谁争,即日诗情取次生。
云倦竟依檐际宿,雉驯时下竹根行。

晏岁冲寒指帝京,菰芦思慰倚闾情。编排梨枣谋遗集,孝养陔华急远征。

台阁大仪绵世德,风流水部继诗名。鞭丝帽影冲寒去,到及春明听早莺。

十里平沙路,人行晚霁间。水光涵远树,云影度空山。

吹浪江豚怒,摩霄野鹤闲。渔翁醉吹笛,小艇泊前湾。

解遣愁人,能添喜气。些儿好事先施力。画堂深处伴妖娆,绛纱笼里丹砂赤。
有艳难留,无根怎觅。几回不忍轻轻别。玉人曾向耳边言,花有信、人无的。
犹怜膝下竞儿嬉,岁月光阴去若驰。
闲倚阑干思旧事,却如故老话淳熙。
门前桑柘枝,中有千锦机。
游人不乃雇,桃李独成蹊。

鍊成真气发双华,还向囊中秘玉霞。咒水夜潭龙怖剑,弄云秋岭鹤看家。

皇实法之,配道无作。始则以宽,终靡庸度。呜呼下民,亦孔之莫。

皇鉴下土,将安将乐。皇视四方,匪丑匪恶。法尔天永,民祷斯恪。

北禅夜分岁,特地巧安排。
维那出只手,线去又丝来。
田郎催拍板,鲍老舞三台。
若教行正令,活作一坑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