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映出朝霞的点点金光,春色在眉间翠钿处徜徉。斜倚在凤凰枕畔,凝视锦被上的鸳鸯。帘外晓莺唱着幽婉的歌,似知我思君的一片情肠。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风蝶令“。《金奁集》入“仙吕宫”。以温庭筠词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
金霞:指帐中的妆饰物灿烂生辉,光彩照人。一说指两颊妆色匀称,有光泽,若彩霞状。又说指额头之饰物,即额黄。细:清淡。古代女妆有浓淡二种。
翠钿(diàn):唐宋女子的一种面饰,用绿色花钿粘在眉心,或制成小圆形贴在嘴边酒窝的地方。钿,即花钿,用极薄的金属、彩纸等剪成各种小花、小鸟、小鸭等形状的饰物。
欹(qī)枕:斜靠在枕头上。欹,一作“倚”。鸳衾(qīn):绣有鸳鸯鸟图形的彩色锦被。
帘:一作“俨”。百啭(zhuàn):形容声音宛转动听。啭,一作“转”。
这首词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词人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把相思之情写得非常含蓄,极尽深婉缠绵之风格。
起拍两句,写女主人公卧于金帐中的神情,通过对面部的刻画表现出来,看似平淡闲适。接着“倚枕”句笔锋暗转,写女主人公倚枕独眠,烘染感情,透出她的孤寂与思恋。“隔帘”二句,写闻莺而惜春,闻莺而思人,再次拉大反差,加重女主人公女主人公的悲哀。时已暮春,黄莺百啭,引起了女主人公的惜春怀春之情,更感念情人的深情厚意。“感君心”三字,将相思之情点明。从“覆鸳衾”到“莺百啭”,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恐此期间,相思正苦。
此词前两句抒情不露痕迹,次两句若隐若现,末句直吐衷肠。全词除运用象征、触景生情的手法来表达深婉的相思之情外,还有直接剖白“感君”的心曲,但此“感君”之心依旧隐约,不可捉摸,达到一种欲露不露、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无限联想的空间。
中年灯火读,阅遍汗简青。岁晚得奥境,领略在六经。
肯薰班马馥,要续丘轲灯。只今未康济,斯人尚郊坰。
倦态惺忪,向雕栏艳糁,红妆微褪。薄醉乍醒,娟娟另饶丰韵。
无端碎却秋心,正一片雨陪烟衬。空阶,梦魂凉、又是疏蛩几阵。
芳影弄娇嫩。背墙阴睡起,西风扶隐。幽媚自怜,思妇泪痕还晕。
簪来细贴云鬓,怕添了、玉钗离恨。残粉。付徐娘、断肠诗本。
白云南望雪漫漫,遥想亲闱夜正寒。安得西风生两翼,一樽春酒奉清欢。
露含雨蕊一枝擎,逸韵翩翩自有情。芳草竞姿余味永,幽香分握袖风清。
撷英连理人多媚,纫佩同心语不争。好友相思共晨夕,灵根双秀豁双明。
番湖水落秋容冷,碧色澄鲜三万顷。楼船嗷嘈何处来,十幅蒲帆弄秋影。
霜晴九月葭苇枯,芙蓉著花秋满湖。吴兴巳远郭熙老,谁为写此秋江图。
汀洲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康山一发天际横,传是先皇洗兵处。
当年血战湖水黄,日月照耀旌旗光。鼎湖龙去不复返,只有雁鹜飞茫茫。
天开大泽雄今古,气撼东吴及南楚。巴陵洞庭何处边,目断浔阳送楼橹。
北风猎猎握双旌,此行奇绝如登瀛。风波平地不须起,向来魂梦今犹惊。
浩歌蓬底还搔首,却忆同行信州守。萍水飘零尽白头,相逢且醉馀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