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还是暖的,炉中的香烧的所剩不多了。爱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宝钗把那点残余未尽的香翻动,使它全部燃烧完毕。再嗅那里,余留的香还存在。
趁着别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进香炉中,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再偷偷地把香炉的盖子盖上,想让香气飘的更久一些。这么做因为两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没有烧完就会熄灭。
翻香令:词牌名,创于苏轼,因词中有“惜香更把宝钗翻”,故名。《词式》卷二说“全调只有此一词,无别词可较”。
金炉:金属铸的香炉。
麝煤:即麝(shè)墨。
惜香:珍惜麝香、供香。
宝钗: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重闻:再嗅。
余熏:余留的香味。
背人:趁人不知道,躲避着人。
偷盖:暗暗地盖上。
小蓬山:相传为仙人居地,这里代指香炉。
沈水:即沉水、沉香木。
然:“燃”的本字。
氤氲(yīn yūn):弥漫的浓烈的香气。
嫌怕:厌弃而害怕。
断头烟:断头香,谓未燃烧完就熄灭的香。俗谓以断头香供佛,来生会得与亲人离散的果报。
上片,写灵柩前的烧香忆旧情景。第一句用了主谓语忆旧。忆当年,每天祝福的烧香的“金炉”暖气犹存,伴读时的“麝煤”已是所剩无几了。第二句用递进句忆旧。忆当年,君“借香”希望香气长留身边。更为可贵的是,用“宝钗”将那残余未尽的香翻动,让它全部燃烧完毕。最后四句用叙述的语言写现实。“重闻”那个地方,“余熏”还存在。“这一番气味”远远超过了从前的烧香祝福。整个上片饱含着浓烈香气,以象征着苏轼与王弗昔日幸福绵绵。
下片,描叙殡仪式上精心添香及其忠诚心态。第一、二句写感情上的隐私:“背人偷盖”着小蓬山式的香炉,再把沉香木加进去,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这是为了什么,最后几句,从两层意思上作了回答:一是“且图得,氤氲久”;二是“为情深,嫌怕断头烟”。尽管“嫌怕断头烟”是陈旧习俗,但反映了苏轼对妻子王弗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
全词,从表面上来看是咏一个妇女焚香,羞怯的希望香气溜得更长久,以象征幸福绵绵。实则是苏轼从妻子王弗平日生活里的习惯角度,表达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就香炉焚香、今昔对比之景来怀念王弗。“背人偷盖小蓬山”,这一举动,虽极微小,但典型地刻画了苏轼的虔诚专一爱情。“嫌怕断头烟”,不免含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从一个侧面更加强化了苏轼与王弗的深挚的生死之情。
朱藤花堕影,罨画因名溪。林壑莽参错,鹈鴂挟春啼。
刺船未云久,眼明古招提。入门赤泥亭,石梁亦可跻。
佛殿制淳古,凌空飞拱枅。凄其念陈祖,此境尝幽栖。
虾滩弄竿线,龙卧聊蟠泥。一朝风云会,起舞随荒鸡。
兴王岂细事,荒陵出金犀。贤愚同一丘,莫厌青鞋胝。
玉河六月河水长,朝廷旧典赐洗象。昆明不见旧楼船,太液何来新甲仗。
倾都观者皆欢娱,宣武门外铺氍毹。公子踏花红叱拨,佳人障日锦屠苏。
须臾前导执金吾,二十四象天街趋。龙旂送出千门柳,羽骑迎过万岁湖。
花牙润洁体雄诡,横行郁若丘山徙。自是瑶光星降精,惟有神龙力可比。
夜郎蛮奴驯习者,手握银钩左右下。骑入洪波走巨鱼,突出平沙惊万马。
水花澒洞溅浮云,两边金鼓鸣虎贲。似逢光武昆阳战,如破吴王水犀军。
万人喧呼动城阙,一片红尘污冰雪。争道骅骝拥御桥,两行灯火侵宫月。
白头中使偶相逢,三朝腰玉赐穿宫。谓余此象养天厩,当年俸与将军同。
晓披璎珞朝皇极,秋驾銮舆出喜峰。去岁云南师败绩,象兮曾与沮渠敌。
周王八骏去何之,夏后两龙归未得。可怜巀嵲虎豹姿,虽饱膏粱泪沾臆。
四百八周天甲子,小阳春信又从头。梅林皎皎三更月,鹤发潇潇两鬓秋。
百岁瑟琴清调合,满庭兰桂异香浮。陶然锦绣丛中坐,笑看频添海屋筹。
普救姻缘西洛客说姻缘,普救寺寻方便。佳人才子,一见情牵。
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人掩梨花闲庭院,粉墙儿高似青天。
颠不刺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罕见,引动人意马心猿。
遥指红云望正阳,祥风飞捲九衢霜。洞开方丈三千界,高拱神尧十二章。
圣学渐看随日进,皇图应祝与天长。小臣何幸联鹓鹭,抖擞寒依日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