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曲·答李公择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光明媚的济南城,雪后的天色刚刚放晴。骑行到龙山镇中,顿觉马蹄轻盈。李太守千万不要忘记霅溪畔的歌女,她曾不时地唱出令人肠断的《阳关》歌声。

注释

阳关曲:词牌名。创自王维(依《词谱》说),由“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而得名(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后入乐府,用为送行之歌,反复诵唱,称为“阳关三迭”)。单调小令,平韵格。

李公择:即李常,时任齐州(今济南)知州。

龙山:济南郡城东七十里的龙山镇。

霅(zhá)溪:水名,在今浙江湖州境内。

阳关肠断声:引用李商隐《赠歌妓二首》之一:“断肠声里唱阳关”。

赏析

  一、二句写雪后初霁,济南在望时的心情。将到济南时,见到大雪之后初次放晴,苏轼心中豁然开朗,不由赞叹济南的春光美好。苏轼刚到济南城东六十里处的龙山镇,便感到马蹄轻快了。这两句是即景而兼即事,并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以及旅况的叙述,传达出轻松、欢快的心情,而这同即将与友人李常相见是分不开的。“马足轻”,应是从王维《观猎》诗“雪尽马蹄轻”一句变化而来,既关合自己风雪载途的旅况,与前句“雪初晴”相照应,又是借物写人,体现出人的轻快的心情,所以显得自然入妙。

  三、四句重提旧事,写当年湖州歌女送别的深情,并提醒李常不要忘怀。其所以如此着笔,一是因为李常来齐州前,曾任湖州知州,而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由杭州赴密州任时,又曾过访李常于湖州,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第二,此处写歌女(其社会身份是歌妓)送别,与唐、宋时代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关。写歌女临别时极度伤心(“肠断声”),带有夸张的成分,因而又成为苏轼、李常二人之间的戏谑之辞。第三,苏轼借写湖州歌女伤别,来表达自己的怀友之情。这是一种“请客对主”的写法,歌女尚且如此,何况苏轼别后怀思。而且提到湖州歌女,也会勾起李常对旧日会面与交往的联想,而使友谊的温馨油然而生。

  全词,以夸张、引用的写作手法,记录了苏轼要与友人李常重逢时的喜悦之情,和对过去苏轼、李常二人离别时情景的追思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十二月,苏轼罢密州任,赴河中(今山西永济),任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途中遇大雪,停留潍州(今山东潍坊市)。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元旦,苏轼再从潍州出发赴任,到达河中后,苏轼的朋友李常以诗相迎,苏轼以该词作答。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
不知何故翻骧首,牵过关门妄一鸣。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理兵于朔方。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晚喜獾郎学,前知杜宇声。乃知常处士,不及邵先生。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光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谢脁怀西府,单车触火云。野蕉依戍客,庙竹映湘君。
梦渚巴山断,长沙楚路分。一杯从别后,风月不相闻。
送人南浦。日日客亭风又雨。相见如何。梅子枝头春已多。
真成别去。酒病明朝知几许。淋损宫袍。都是人人醉后娇。

客愁殊未央,春日去何驶。乐彼幽人招,快此风雨止。

移舟转近郭,着屐寻旧里。邻园梅萧疏,城上山迤逦。

伊蒲出香饭,开士同法喜。归子平生欢,契阔情具迩。

二张臭味人,倾盖可尔汝。岂徒浪诗酒,会欲了生死。

去年狂饮徒,奄忽丧予美。悠悠百年中,刹那安可恃。

空华岂眼见,标月非手指。庶以目击存,窗风吹破纸。

一载鄞江上,波平尘不飞。
屡成横槊句,密运若神机。
弓影盈秋月,剑光摇夕晖。
起身黄石地,成梦黑山薇。
府帅曾前席,君王拟解衣。
专鲈休在念,草木亦知威。
骨相封似贵,家乡衣锦归。
柳高戎壁峻,花近宅堂煇。
二妓吟霜竹,千金买宝鞿。
好文佳士致,起舞丽人围。
庭果丹顋润,官醪蜡脚肥。
胡琴音屈律,香篆气粉霏。
辅汉终成绩,逢刘亦有依。
儿男当富贵,得意似君稀。

山翁卧听溪风急,夜半筛珠落窗隙。千岩浩荡失故态,万径荒寒灭人迹。

拿舟欲访戴安道,截岸层冰正堆积。翩然清兴不可遏,侧望招提无咫尺。

摄衣便挈蛮童去,秃袖抱琴龟手漆。长桥蜡屐拄枯藤,卓破横江玉龙脊。

粥鱼晨磬声未了,扣门唤起弥天释。开轩对榻谁宾主,呵手续弦坐摇膝。

从来支许事幽寻,放意茶颠恣诗癖。虎溪相送尚迟留,更待林梢挂苍璧。

李公白发已如丝,肯惜忠言负主知。
事大不应回一语,知君不作上官仪。

平湖十顷水汪洋,得意茅斋且屈藏。园种小桃今结子,池栽翠芰更闻香。

六龟已兆千年瑞,双鹤看呈八月祥。居此倏然忘世味,此心尤懒去龙阳。

昔在暇日,妙寻通理。尤彼意气,狭是节士。情以体生,感以情起。

趣舍同要,穷达斯已。

我昔游蓬莱,道过昆崙山。青壁峭千仞,中分两径前。

上径险且难,行可求神仙。下径极夷易,蛇虺交蜿蜒。

毫釐一殊轨,安危异千年。弃之从上征,高步追飞鸾。

勿谓下途易,下途前更艰。

献岁饶佳气,千官向紫宸。谁擎金掌露,最惜岭头春。

濡滞瞻云日,艰危报主身。旁人休错解,张翰忆鲈莼。

落日矫乌云,疾风豗白浪。
雨声西南来,势剧万马壮。
檐雨轻敲夜夜,墙云低度朝朝。
日长天气已无聊。何况洞房人悄。
眉共新荷不展,心随垂柳频摇。
午眠见金翘。惊觉数声啼鸟。
日日郊亭启竹扉,论桑劝穑是常机。
山城要得牛羊下,方与农人分背归。
西园飞盖月中游,随意登攀自可留。
门径近连驰道树,池塘遥接汉宫流。
坐看虚牖明朱絺,行见深松间画楼。
一自王孙开别第,凤台花鸟不知秋。

此心甘与岫云侔,殊性还从逸品求。敢谓孤芳能傲世,自知老气独宜秋。

疏篱曲槛境逾寂,故枕遗囊思更幽。冷到极时亲绮语,閒情作赋亦风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