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
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柔美。
夜空明月高悬,照耀着幽深寂静的山林。夜空中月光皎洁,群星稀疏。
梁武帝诗:“慅慅孤月帷。”
何逊诗:“寒江复寂寥。”庾肩吾诗:“高楼开夜扉。”
《月赋》:“委照而吴业昌。”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
《六韬》:“纣时以绮为席。”邹阳《酒赋》:“绡绮为席。”“绮逾依”:(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释名》:“月缺也,满则缺也。”陶弘景诗:“空山霜满高烟平。”"未缺“:指月圆。
《淮南子》:“高悬大镜。”《月赋》:“列宿掩缛,长河韬映。””列宿“:指众星。
何逊诗:“独守故园秋。”《杜臆》:松桂发,犹言松菊犹存。张正见诗:“松桂此真风。”
傅玄诗:“皎皎濯清辉。”《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结联本之。”胡应麟曰:杜有太巧类初唐者,如“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有太纤近晚唐者,如“雨深荒院菊,霜倒半池莲”。
全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廖,抒发了作者面对明月时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真切的思念。
首联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
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
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接着诗人又仰望星空。
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这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全诗意境宏大、清冷寂静,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但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作者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然无法团聚,才会有万里共清辉的愿望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删。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此其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成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必。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凤凰起北海,少留南岳巅。梧桐有馀音,乌鹊相回旋。
耳闻和声乐,目怪文采鲜。虽知非俦匹,慕用亦欣然。
祥飙卷层云,迅羽凌九天。卑飞忽如絷,绝迹不可攀。
徘徊故林下,叹息高风前。愿及夔作韶,率舞如舜年。
朝浣浣此灵,暮浣浣此灵。汤铭此谁后,得见当涂英。
发脱冠欹衰态多,日长犹赖饮无何。阿对泉头布衣老,谢公墩上美人过。
青松岂代麈尾柄,如意莫击珊瑚柯。挍书天禄馀事耳,迟子考槃同涧阿。
一恸对几筵,旧事感历历。吾舅官均州,十载多政绩。
棠阴俨然在,樵牧勤护惜。斯时况多故,剽掠纷盗贼。
孚信能足兵,清野在坚壁。捍御何辛劳,昕宵忘寝食。
催科拙甘任,逋赋日已积。空馀利济怀,宁免司牧责。
改官赴信阳,捧檄嗟行役。能无折腰叹,感此暮景迫。
引疾聊息肩,就养足怡悦。堂构喜克承,循良有贻则。
武邑与蔡坡,弦诵同一辙。奈何爱日驰,五载去飘瞥。
欢悰杳难追,兰寝断行迹。再歌《蓼莪》篇,呼吁亦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