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先写天意留客。“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西湖上的晴雨变化是常见的现象,离任的太守陈襄将要远行,却被风雨留住。这是天从人意的美事,老天爷仿佛被送别的人们所感动,所以才特意以“萧萧雨”“留住”客人,满足了大家的心愿,这是老天有情。接下来苏轼笔锋陡然一转,“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为何这样写。接下去苏轼又把笔锋收回来,申述了一个使人信服的理由,“明朝愁杀人”原来是离情再经过一夜的酝酿和蓄积,会变得更深更浓,到明天送别时一下子爆发出来,会把人“愁”死的!可见老天有情,人更有情。经过这一纵一擒,心理上或情感上的回旋跌宕,苏轼将离情推向了纵深。
下片转换角度,写动人的送别场景。“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这两句写“佳人”泣别,“佳人”是指送别陈襄的一群官妓,同“长河水”联系起来,一方面是由于陈襄乘官船,从水程赴任,另一方面暗用了江淹《别赋》中的词语,“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水。” “佳人”泣别是情重怨深的表现,这就把离情推向了一个高潮。“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这两句又峰回路转,别开境界。苏轼像是对“佳人”们说,你们还是收住眼泪吧,且看站立在大路两旁的杭州百姓,他们哭得比你们还要伤心呢!广大百姓自愿前来送别一位离任的地方官,尽情挥洒泪水,离别场面庄严、感人。可以说,这是百姓对一位官员的最高褒奖。苏轼这样写,非溢美之辞。是苏轼从侧面写出了陈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在把离情推向极顶的同时,也暗含着对陈襄流惠于民的赞颂。
全词无一处直接抒写苏轼自己当前的离愁,苏轼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已。但又无处不渗透了苏轼浓重的离情别绪。苏轼在对实际生活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选取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出奇制胜,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八月,陈襄罢杭州知州任,将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任知府,该词是苏轼在西湖送别陈襄时所作。
蓬莱渺何许,仙侣泛仙舟。海天寥阔,千里万里御风游。
左右青童玉女,上下霓旌翠盖,花雨散中洲。合奏钧天乐,王母驾灵虬。
松为篷,桂为楫,破云流。翔龙翥凤,盘曲古节几春秋。
恍若轻身遐举,泛览十洲三岛,对此可忘忧。欲借长风便,吹我到杭州。
元戎拥貔虎,开阃镇朱方。勇锐知无敌,骁腾孰可当。
阴谋周吕望,决胜汉张良。坐使风尘息,论功宴未央。
琳馆优闲禄隐郎,高怀存旧宠吾乡。观梁共且希鱼乐,巢阁终应待凤翔。
囊疏一时惊慄慄,殿楹常记日堂堂。忠言非久回宸虑,坐见无为拱舜廊。
随风杂霰落萧骚,破屋难禁一尺高。翻忆少年歌舞梦,美人金盏进羊羔。
轩辕道士素狡狯,使我不见轩辕庵。长安轻易走万里,故林何不停飞骖。
忆昔天街承秘旨,道是金盘白鹊死。更令老夫射覆乎,上笑先生蚤知矣。
傍侍美女千桃花,道士怪丑一笑差。慌忙谢过面兀突,人人涕泣鸠盘茶。
忽忆罗浮旧有宅,豆蔻离支荐新碧。草草书成四十年,拂袖归来山月白。
月白山青一举卮,发垂沥沥酒如丝。即今何物为刍狗,皮陆空传七字诗。
缕缕丝牵别绪真,布衣一袭赠离人。前途冷暖原难料,借得斯名要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