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们争着看我这黑色的头巾,是因为我这个平民,曾有过官职在身。
而如今,溪边路口人独立,看夕阳西沉,数过路行人。
乌角巾:隐士之冠。
宰官:泛指官吏。作者因作宰官,借此自喻。
这首诗描写诗人处境的寂寞。组诗的前一首从寂寞写到热闹,这一首则从热闹写到寂寞。起二句说诗人出门时,有许多“父老”围着看他。他此时虽然像隐者、普通书生那样戴着“乌角巾”,但“父老”们知道他是一个曾经做过“宰官”的不平常人。角巾是隐士们喜戴的头巾,屡见于《晋书》记载。乌是黑色,杜甫《南邻》诗有“锦里先生乌角巾”之句。“现宰官身”,语出《法华经》,宰官,泛指官吏,用典无痕。苏轼虽然在政治上屡遭打击,屡受贬谪,但他才名极大,贬谪时经常有人欢迎他。他在黄州时如此,在惠州时也是如此,他诗中就有“到处聚观香案吏”、“父老相携迎此翁”之句。在儋州,“父老争观”,不只是“曾现宰言身”之故,而是他的文章、气节之名,也略传到海南中来。父老的亲近足以自豪,但诗人说“缘”(因为)的是“宰官身”,又足自悲。这二句写的是热闹中的寂寞,自豪中的悲凉。后二句专写寂寞,弥见悲凉。一阵的热闹过去之后,“路人”少到可“数”,环境的荒僻寂寞可知。诗人闲着无事在“数”这些“路人”,加以“斜旧”、“古路”,只身“独立”,显得悲凉之至。但诗句只写物象,不着议论,不抒情感,不露“寂寞”与“悲凉”的字样,而寂寞与悲凉自在物象中见出。一个才高一世,在文坛、政坛都能大显身手的苏轼,落到这种境地,就其自身来说,是不幸,就国家来说,又是十分不公平。但诗人却不自嗟叹,而用自我欣赏、自我回味的心境来对待它。他的旷达胸怀盖着内心的不平,但这种旷达只会把不平保持得更深微、更长久。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是能用恬淡的笔触,不露痕迹地来反映悲凉情境,蕴蓄着身世的不幸和社会的不平,高情远韵,余味悠然,而客观上却会引起读者极大的同情和为之产生愤慨。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
夜来风雨晓来晴,万里无尘海岳清。白日共看骢马色,青天不负使君名。
颐春阁里春岁月,但有天伦罕尘迹。缅怀孝子与乡贤,昆季绳绳绵世泽。
爽垲遥觇几度更,园林犹傍晏婴宅。偶闻乐事纪新正,南极光明齐手额。
有酒无诗座不欢,遂开莲社尊诗伯。千秋俯仰一渊明,合座倾尊三大白。
倡始高吟属主人,笔花五彩间苍赤。一时和者若而人,淩厉清风奋六翮。
我似老饕属餍来,嘉殽旨酒充筵席。将军负腹可奈何,搜遍枯肠空著力。
晏罢归来发愤多,儗偿诗债烛先刻。初经哦咏苦支离,词谈不吐乃格格。
君才再接仍不衰,三战辟易期有获。我谓同室且鸣金,请以旗鼓当嘉客。
若论才思君适仙,斗酒奚止篇盈百。况是诗魔愈病魔,耽吟能使忧消释。
惭予尘事苦悤悤,辜负心期数晨夕。但冀名园社早开,苏黄元白诗盈尺。
斯文绝绩起将衰,扢雅扬风此天责。可怜几辈走终南,犹是热中甘役役。
种桑长江边,开荒南野际。星纪奄将终,风雨纵横至。
既耕亦已种,及时当勉励。收敛不盈廛,冬日凄且厉。
时还读我书,竟此岁月驶。缅焉起深情,怀役不遑寐。
守拙归田园,鵔䴊安足恃。
近有平安使,新诗得尽传。深怀行役苦,更忆弟昆贤。
笠水鸱夷子,荆溪玉局仙。经行如有访,小为系归船。
生平宫阁里,出入侍丹墀。开笥方罗縠,窥镜比蛾眉。
初别意未解,去久日生悲。憔悴不自识,娇羞馀故姿。
梦中忽仿佛,犹言承宴私。
前陵阳,后秋浦,此间诸山植如堵。丹霞委兮素霓敷,郁郁乎天阙地肺之名区。
鼓蠡东迤走奇峰,直饮新安江水中。珠林翠崿影芙蓉,颇有乳泉石池流淙淙。
或悬一发于碍风回日之高标,或藏一缕于停云隐雾之深松。
猛兽斑而驯伏,翔鸾碧而裔容。黄山内外别有天,潜与匡庐句曲通云烟。
昔人放鱼得放龙,龙去山空心悠然。报以素书盈一卷,教以服食蚤学仙。
自是其身有仙骨,龙来迎上陵阳山。山下旧樵侣,遥从山半语。
为问钓车今安在,依然昔时予共女。情昵起长叹,伫立久盘桓。
欲及浮丘偕子晋,毛褐金策白云间。凡体尘心将不去,黄鹤千龄呼子安。
岭头竦绝望八荒,心愉悦兮目苍茫。扪取斗牛接飞星,缥缈数峰横东溟。
苔梁一别,石门幽绝。柏实岩古,松风响辍。俄顷髓凝,他年冶裂。
涧花著雨焚,天香向晴爇。君行至此欲何为,何事春风祇骚屑。